诵读经典文章,二年级诵读经典文章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诵读国学经典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1 伴随着时光老人的脚步,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过去了,我们跨进新的一年——猴年,又迎来了新学期。
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学校用金钥匙为我们开启了新知识的大门。
新学期、新起点、新气象,我们的国学诵读课也换上了新装,为了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让我们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国学,我们的国学诵读课安排在了大课间活动中,大课间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国学诵读课的内容也由原来的《三字经》、《弟子规》换为了《新三字经》。
为什么要传承国学文化呢?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那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现在我们手中捧得这本《新三字经》,是一部人人能看的懂的三字经、是一部符合时代精神的三字经、是一部尊重中国传统道德的三字经。
听!国学老师张老师、邵老师带领同学们的诵读:春日暖,秋水长,和风吹。
百花香。
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
我们在朗读这些朗朗上口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看,我读懂的东西还不少吧!《国学经典》让我收获人生智慧,踏上绚丽多姿的人生之旅。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2 今天是传统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兴高采烈地来到奶奶家。
奶奶家里聚集了很多亲戚,大人们都在帮忙准备饭菜,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爷爷奶奶在一边看着笑得更是合不拢嘴。
吃完晚饭我和表姐就迫不及待地把月饼和饮料搬到了阳台的桌子上,打算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然后再到天府广场上去观花灯。
这时月亮隐隐约约地出现了,慢慢地越来越圆,越来越亮,就像一块圆润的宝玉挂在了天上,皎洁的月光如清水般洒向大地。
我们凝神望着月亮,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涌现出苏轼的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月亮里面真的有宫殿住着仙人吗?正想着,妈妈就走过来给我们讲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边听边想:嫦娥一直住在月宫里多孤单啊!人间就是她的故乡,她会思念亲人吗?月宫里也有月亮吗?她会不会像李白一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不知她那里有没有电脑呢?我多想发QQ信息邀请她到我家来玩呀。
听说嫦娥的舞姿很美,我们可以一起唱歌跳舞;
我还可以带她去看咱们四川可爱的大熊猫;
我们还可以畅游美丽的府南河,参观壮观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正在想得开心的时候,就听到表弟在大喊:“姐姐,广场上好热闹啊!我们赶快去玩吧!” 果然,天府广场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广场上到处都挂着一排排色彩绚丽的纸灯笼,装扮得五彩缤纷。
丰富多彩的灯谜令人大开眼界,大伙儿都猜得兴趣盎然。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这样团聚的日子里,看着身边的亲人,看着身边与亲人共欢笑的人群,我感到幸福的月光温柔地拥抱着我,还有什么能和亲人相依更幸福的呢?真心祝愿所有思念故乡的游子们和亲人早日团聚,长伴此时。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3 10月10日的下午,学校在多媒体会议室举行“祖国伴我成长的朗诵比赛”。
我是代表三(2)班来参加这次的比赛,(.)心中充满了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不会辜负老师、同学对我的期望。
比赛开始了,看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的精彩朗诵,我也迫不及待的想冲上去朗诵,可是班长抽到34号才上场,而且又是倒数第三呢!所以我只能在下面耐心等待,等啊!等啊!终于轮到我出场了,当主持人说:请三(2)班的同学做好准备,我激动万分、信心十足的走上了朗诵台,我向领导、老师、同学们行了队礼。
开始朗诵了,我有感情朗诵对国旗的敬爱的诗篇,虽然不是很大声,但是我已经尽力了。
朗诵完了,我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当主持人要公布分数时,我既紧张又害怕,主持人说:三(2)班最后得分9.44分,得了优秀奖。
我听了很伤心,因为 我没有获得前三名而感到遗憾。
这时,老师鼓励我,妈妈安慰我,我的心情慢慢恢复了平静。
虽然这次我获得优秀奖,但我并不灰心,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嘛!我一定会努力的,请同学们相信我。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4 文化乃民族之本,国学乃文化之基。
国学可以开启一个人的智慧,培养一个人的性格,给予一个人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
我近期读的国学是《唐宋八大家》。
翻开这本厚厚的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韩愈的《马说》。
看着这字字珠玑,我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手拿马鞭,洋洋自得的人。
而在他身边被抽打的一匹马,却在不停地哀鸣。
这可是一匹千里马啊!可是,它为何看起来却显得瘦弱无比呢?原来是马夫没有给它充足的食料,千里马吃不饱,力气不足,越发被当作了普通的马来对待。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是千里马何时能等来伯乐?又何时才能盼来脱颖而出的机会呢?假如世上已无伯乐,已无擅于洞察的慧眼,那么世上的千里马也会随之“消失”。
我领悟到了,韩愈所讲的千里马,是暗喻世上的人才。
而伯乐,是暗喻发现和挖掘人才的眼睛。
名家的古文,并不是高深得让人难以企及,直到今天,也仍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再看下面这篇《师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了老师们经常嘱咐的:“如果课上有不懂的地方,下课再问老师”。
可是在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做。
大家都弄明白了吗?不一定。
甚至有些人以主动请教他人为耻!被动接受和主动请教,都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对于我们来说,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多么一语中的的文字!真理在谁那里,谁就有资格成为老师,而不论他的地位和名气。
如果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就会“惑”到永远而一事无成。
韩愈的《马说》让我明白了伯乐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他的《师说》则让我懂得了学习求知的态度和解疑释惑的方法。
国学总是能使我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使我洗涤了心灵,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豁然开朗。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5 经典诵读,是我们年段这届读书节的重头戏。
为此,老师在班上充分地进行动员:“第一、第二拿不到,总要拿个第三回来吧!”她铿锵有力地用手比划着说。
这次国学经典要朗诵《诗经》、《礼记》里的一些篇目,它们都是含有大道理的精彩片段,比如《玉不琢不成器》,总让我想起台北故宫里的那棵“大白菜”,它的质地本身并不好,却在能工巧匠的手上变成了举世无双的杰作;
每当我弹琴的时候,就想起了“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古人话说得真精炼,又让人回味无穷! 为争取好成绩,班主任安排了两次彩排。
开始的时候,大家念得有气无力,就像电影里的机器人一样,永远只有一个声调,完全听不出感情,又因为人多,个个便拉长声调,像夏天的鸣蝉,直叫人昏昏欲睡。
黄老师一见不妙,心生“数计”,采用二重唱式、重复式、领诵式等种种办法,来调节大家的情绪。
果然,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渐入佳境,神采飞扬:念《硕鼠》的时候,听起来很是义愤填膺;
读《河广》的时候饱含深情--,总之,诵读比默读大大地加深了我们对经典的感悟。
两次排练成效立现! 当我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男生着黑色西装,女生穿白色毛衣,走上大讲台时,我们感到紧张又期待,紧张得面色严肃,但又期待能充分发挥我们的水平。
音乐响起,抑扬顿挫、整齐又富有感情变化的朗诵声回荡在大礼堂,不知道古代的孩子和我们朗读时是不是一样呢?不过,经典在哪个时候读都是魅力无穷啊! 比赛结果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比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国学的美,经典的永恒价值以及诵读的意义。
还有一个最直接的结果:我感冒了。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文化和优良美德数不胜数。
仿佛一本厚重典雅,韵味十足的书。
翻开书的扉页,我们仿佛听到了那朗朗上口的诗词,感受诗人的一颦一笑一伤悲。
我们仿佛看到了年仅四岁却懂得让梨的孔融,感受礼仪的独特魅力。
我们仿佛嗅到了那淡淡墨香,感受书法家那龙飞凤舞,苍劲有力的作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腾飞,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在一步步被人们遗忘,而第二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却唤起了我们对经典的探索,对美德的传承。
通过这次比赛,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国学的魅力。
让我们明白了不必计较得失,不必在乎成败,贵在保持对国学经典的喜爱和坚持不懈的学习。
通过国学小剧,加厚了我们的`文化底蕴,为国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感觉学习传统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乐趣地,使我们受益匪浅。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齐鲁大地物宝天华,人才辈出。
又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有开创了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有让倭寇闻风丧胆的戚继光…… 传承中华美德我们山东人有责任,我们青少年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语言在行动面前往往都是苍白无力地。
我们学习经典传承美德,要脚踏实地,付出努力。
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心社会,服务社会。
培养民族自豪感,多读书,读好书。
我们要有民族紧迫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诵读经典,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洗涤心灵的污秽。
诵读经典,能够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传承美德。
诵读经典,能够让我们放眼未来,拥抱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7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营造经典文化的学习氛围,我校响应新密市教体局的号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并于10月14日、本周五下午接受了教体局领导的验收。
此次古诗文诵读活动共分为三个篇章。
第一篇章是我们全校师生共同诵读古诗《竹石》和《梅花》,我们雄壮豪迈的声音感染了所有人,赢得了领导的阵阵掌声。
第二篇章是由各个年级分别表演。
首先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朗诵《三字经》,他们童稚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悦耳,并且个个摇头晃脑,就好像古代的学堂一样。
这时我们中高年级的同学也没闲着:中年级负责打拍子,高年级则负责变成“20xx”的队形。
然后该中年级表演了:三年级朗诵了《弟子规》,四年级则朗诵了《千字文》。
接着该高年级的同学背诵《论语》了,我们意气风发,气势磅礴。
第三篇章是由全体老师慷慨激昂的诵读我们学校自编自导的诗篇《我骄傲,我是二中专人》,随着老师的诵读,我们学生则配合着组成了新的队形----“二中专”字形。
我们师生配合默契,赢得的大家的掌声。
诵读经典,可以擦亮眼睛,可以启迪智慧。
让我们诵读经典,传承国学吧!让经典国学在我们二中专校园永远绽放。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8 星期三,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来到学校参加古诗经典诵读比赛。
比赛前,陈老师让我们演练几遍,并叮嘱我们比赛时不要紧张,眼睛要看前方,动作忘了,可以看小主持人怎么做。
比赛开始了,我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刷”地站了起来。
此时,我的心像一只小兔子“扑通扑通”地跳着,但是想到陈老师的叮咛,我挺直胸膛,目视前方,跟随音乐节拍,用最洪亮的声音,最浓厚的感情唱完了《相思》。
小主持人领读后,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很有感情地诵读了《清明》和《游子吟》。
比赛结束后,我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心想:我们得了第几名?当陈老师告诉我们得了一等奖,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认认真真地对待,付出辛勤的努力就会有好的回报。
这次诵读的成功,正是陈老师和同学们努力的结果。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篇9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引领我们成长,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诵读比赛。
比赛那天同学们早早地来到学校,穿着干净的校服,按照指定的位置坐好,一切准备就绪,比赛正式开始。
首先,校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小主持人闪亮登场。
伴随着一首首优美的古典乐曲,参加诵读的班级按顺序上台表演。
三年级同学稚嫩的童音和优美的舞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年级同学的《七律·长征》和《沁园春雪》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不畏限险、坚持不懈的伟大精神。
看到别的班级表演得那么出色,我开始紧张起来。
终于轮到我们班上场了,我们按要求走上舞台,站好队形,个个精神抖擞。
音乐响起我们开始诵读《长歌行》,赛前的紧张,顿时消失了,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沉浸在古诗文的意境之中。
无论是领颂还是齐诵,同学们都配合很默契。
比赛结束了,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同学们举着班旗拍照留念。
这场别开生面的诵读比赛让我受益无穷,终生难忘。
国学经典诵读有感征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学 教育 一扫往日颓式,引领着教育界的新潮流,可是有些人盲目追风,在情感和行为方面失去了应有的冷静和理性的判断。
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关于 国学经典 诵读有感征文的相关 文章 ,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有感征文篇一 儒家 文化 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
《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潭》…
…
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而 总结 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
国学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
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
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会我们如何做仁人。
《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
”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
“云中世界,静里乾坤;
冷静观人,理智处世;
水滴石穿,瓜熟蒂落。
”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
《菜根谭》,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
我觉得《菜根谭》它真的看懂了这复杂的社会,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道德经》是我体会最深的,它总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话把我们领到另一种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
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在国学中一旦看懂人生,便会使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
—
不计较得失,无论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
看轻人生的权势名利,看穿世间的繁华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这句话,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的坚守。
权势名利都看轻了,世间就安静了。
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
懂得国学,你就懂得了人生! 国学经典诵读有感征文篇二 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国学。
我也读了一本书名叫《国学经典》。
读完了这本书,我不由得发出一些感叹。
这本书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个部分。
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节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这句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 名言 。
意思是:历观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风,往往勤俭节约意味着成功,奢侈浮夸意味着失败。
是呀,这句话用于我们现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当我把第一单元读完时,我想到了我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一次,我在洗碗时,把水开得很大,妈妈看见了,提醒我说:“把水开小一点吧,一吨水可要好几块钱呢!”爸爸也在一旁也说:“节约钱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要节约水资源。
”我听了,惭愧不已,连忙关小了自来水。
节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要用心,我们就会想出节约的好办法。
你瞧,这是我和姐姐想出来的: 1、将用剩的小块肥皂收集起来,做成了大块肥皂。
2、把 雨水 收集起来,用来浇花。
3、把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合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新本子。
4、把洗完脸的水用来冲马桶。
怎么样?这些节约的办法你用过吗?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第二单元主要讲的是强自信。
“天地之性,人为贵。
”这句话选自于,《孝经。
圣治章》。
意思是: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一样的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
但只有人最为尊贵。
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有很多人自己没有发挥出来罢了。
我就把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挥出来了: 1、我把字写得很好。
2、我的 作文 常被老师称赞。
3、我的舞蹈跳得很不错哦,还获得了证书。
4、我很守时,上学,集会从不迟到。
瞧!我的优点和特长很多吧!相信你也一定有很多优点和特长,赶紧发挥出来吧! 第三单元主要讲的是智慧。
“知者创物”。
这是《周礼。
冬官。
考工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由有智慧的人设计发明。
用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人也很多,下面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贺龙同志在紧要关头让战士们扔掉草帽,使敌军自相残杀。
包公运用智慧,使用了计谋,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
还有许多的例子…
…
就不一一说明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柱和心灵家园。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国学经典诵读有感征文篇三 我对妈妈给我读国学感到非常不理解,整天背着枯燥无味的古文,什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大学》里面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皆是以修身为本”;
《弟子规》里面的“父母呼,应勿缓”…
…
为什么要学古文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妈妈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一位美国学生问中国 留学 生:“听说你们中国的《弟子规》讲了很多良好的习惯,你知道吗?” “那半部《论语》治天下又是怎么回事呢?” 可是那位中国留学生只能惭愧地用“Sorry”来回答。
美国学生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国学经典经过几千年的洗礼,仍被 完整继承下来,这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宝贵的财富,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它,热爱祖国的 传统文化 就是爱国的表现。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再反感背诵国学经典。
我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每天坚持背1-2章。
也就是花二十多分钟的时间。
我不但能背诵《弟子规》,《大学》,和《论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
《弟子规》是告诉我们每个人应做到最基本的规矩。
“入则孝,出则悌。
”;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这些告诉我们应该孝顺父母,以前骄横的我现在对家人彬彬有礼。
“亲爱我,孝何难。
亲恶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
”《弟子规》里面的“孝”我还差得很远,我很惭愧。
但我的变化家人已经非常满意了。
《大学》以修身为核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我们修身的 方法 。
我之所以能和每一个同学友好的相处,是因为我从不和同学斤斤计较,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别人考虑。
我不但未失去什么,还收获了友谊,并培养了自己良好的品质。
这的确很快乐。
《老子》让人充满智慧,《中庸》教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的结晶,是全世界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内核. 温家宝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
—
《把目光投向中国》说:“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 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了下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
…
”爷爷说:“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
这样我们的子孙就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
我坚信这样一个无限光明、无限美好的明天必将到来”。
爷爷的演讲强调了青年一代要诵读国学经典。
同学们,你们 说说 诵读国学经典难道不比看日本的卡通漫画,追求美国好莱坞明星更有意义吗? 国学经典诵读有感征文相关文章: 1. 国学经典诵读感悟作文 2. 感受国学经典诵读征文 3.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3篇 4. 国学经典诵读有感600字 5. 传承美德,诵读经典观后感3篇 6. 第二届国学经典诵读观后感3篇。
【 #二年级# 导语】诵读,读音sòng dú,汉语词语,意思是指诵读诗文时读出声音来。
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文章》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