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奇考古,经典传奇考古大发现全集古墓

2023-07-12
30 阅读

辛追夫人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辛追夫人的真实历史如下:传说辛追十六岁出嫁,夫家是江夏王府,那时韩信率领重兵围城,辛追的丈夫自杀了。

对此辛追直面质问韩信,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反而让韩信爱上了这个果敢的女子。

随后辛追为了跟韩信在一起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并为了保住韩信而答应刘邦进宫并怀有龙种。

因为刘邦杀了韩信,所以辛追又跟着钟惺逃了,在逃亡过程中生下的孩子被刘邦的妃子骗走。

走投无路的钟惺将辛追托付给了利苍,两人成亲后,辛追为利苍生下了两个孩子,却无比想念自己的大儿子汉文帝,后来与汉文帝相认,利苍被封为长沙国丞相,辛追就是丞相夫人。

公元前202年,还是16岁的的辛追,并在风华并茂的年龄,就在她将要嫁给江夏王府的那一天,正好赶上韩信的围城。

不愿投降的江夏王府,全家都自尽,唯独辛追,她还不想死,对生命充满着渴望,她勇敢地打开城门,走到不可一世的韩信面前,说:“你为什么会在一个女人要出嫁的当天,然后让她连带着死呢?”韩信面对她,无言以对,他被这个少女的美貌所镇住。

但是所做之事跟想法不一样,辛追还是沦落为女俘,韩信却喜欢上这个美丽和倔强并存的女子。

他用自己的真心去追求这个女子,正当两个人处于热恋的时候,被刘邦所发现,他也喜欢上了辛追,认为辛追此等尤物,应该是自己所拥有。

正当两个人都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辛追的时候,被楚国的旧臣钟离昧所设计,使辛追进入一个惊天大阴谋中。

钟离昧激发两个对辛追的追求,在旁煽风点火,使情势搅得不可收拾。

韩信失去辛追,开始对权利充满欲望,极度追逐权力,最终被阴毒的吕后来编织陷阱,处死了韩信。

然而辛追不知道,认为这是刘邦所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正当此时,韩信的手下钟惺冲入宫中,救出了辛追。

可是辛追此时已经怀孕,这就是日后的汉文帝。

在辛追50那年去世的时候,文帝以帝王般的葬礼厚葬了自己的母亲。

辛追夫人出土的情况辛追夫人是1972年1月16日在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内棺出土的一具死了两千多年,却依旧没有腐烂的女尸,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完整女尸,辛追夫人的发现可谓是震惊了世界,因而还得了一个美誉“东方睡美人”。

辛追夫人刚出土的时候,就像刚刚死去的新尸,全身的皮肤依旧柔软,皮肤呈现出来的是淡淡的褐黄色。

除了她死后肚子里的腐败菌形成强大的气压造成了眼珠子是凸出来的、舌头向外吐着、直肠脱落等身体表面的变形外。

辛追夫人的皮下组织仍然柔软且有弹性,身体上的部分关节还可以活动,在鼻子仍旧存在着鼻毛,眼睑上的眼睫毛也尚未全部脱落,左边耳朵的裹鼓膜完好无缺,她的手指和脚趾上的纹路很清晰。

出土时,辛追夫人的身高为一米五四,身体重量是三十四公斤。

辛追夫人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辛追夫人的真实历史:历史上辛追夫人生于秦始皇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17年,死于汉文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终年50岁,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

辛追和韩信属于是爱人关系,两个人彼此都互相喜欢,但是后来辛追为了保护韩信,所以就嫁给了刘邦,并怀有龙种。

刘邦杀了韩信之后,辛追又逃走了,最后和利苍成亲,还生有两个孩子。

辛追夫人一直在长沙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可是养尊处优的辛追一直都患有冠心病、胆结石、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这使得年仅50的她猝死于冠心病。

在辛追尸体出土后的肠道里发现几颗甜瓜子,可能是吃了太多的甜瓜而后引起胆绞痛,胆绞痛由引起冠心病,最后因冠心病发作而死亡。

辛追的样貌特点2002年4月,在辛追尸体出土30周年之际,四个不同年龄时期(7岁、18岁、30岁、50岁)的复原面相标准图终于被绘制出来。

辛追的面相在3个年龄阶段各有特点。

18岁的辛追面庞红润,柳叶眉,杏核眼,小尖鼻,薄唇嘴,眉宇中透着一股灵气;
30岁的辛追较18岁时略显丰满,眉毛微微上翘,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干练大气;
50岁的辛追一眼看去雍容华贵,却面带病容,鱼尾纹布满眼角,眼袋下垂,皮肉松弛。

中国历史四大考古发现

堪称该时代中国4大考古发现的,非北京原人、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和敦煌藏经洞莫属。

北京人1918年瑞典人安特生首先发现(周口店)龙骨山出产动物骨骼化石。

1927年步达生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这一年是周口店遗址正式发掘的开始。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

随后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在其率领下,发现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迹,使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得到确认。

"
北京人"
第一个头骨的发现,结束了上一世纪发现的爪哇猿人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确立了以北京和爪哇猿人为代表的猿人阶段在人类发展史中的地位。

这是探索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在古人类学的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殷墟甲骨关于甲骨文的发现最为流行的说法,是清末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于1899年发现的,他在买来的药材“龙骨”上发现隐约的契刻符号,并联想到很可能是一种已经失传了的古文字。

他去世后,刘鹗购买了其大部分甲骨,并于1903年,精选出1000多片,墨拓后编成《铁云藏龟》。

之后,罗振玉和王国维的工作使甲骨文的研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并受到国际关注。

由于新的甲骨多发现于河南安阳,1928年董作宾等人前往安阳小屯(殷墟)进行调查试掘,准备大规模地展开工作。

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其中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随着对殷墟的考古发掘不断深入,出土了大批遗物,包括珍贵的甲骨卜辞、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陶器、骨角牙器等文物,为研究殷商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在“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李铁映说:“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一桩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在甲骨文研究和甲骨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安阳殷墟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殷墟科学发掘不仅推动了甲骨学研究的发展,还为今日考古学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学术界一批享誉世界的考古学家,就是在殷墟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甲骨文的发现为20世纪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提了一千年。

这对以往学术界的“东周以上无史”论和某些外国学者主张“中国文明只能上溯至公元前7、8世纪”的错误看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反驳…” 汉晋简牍1901年,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在城内获取除大批汉魏和罗马古钱币、建筑木雕、中原丝织品外,还有大量魏晋木简。

此后,在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民丰尼雅遗址和甘肃、内蒙古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相继发现汉晋简牍,尤其以1930年发现1万枚居延汉简最为重要。

汉晋简牍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汉代开通西域和设立河西四郡的新史料,由于出土简牍保持着古人书写的原始状态,是未经后人辗转抄写改撰的第一手材料,因而至为宝贵。

是研究中国秦汉、魏晋史的重要资料。

敦煌藏经洞1900年,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五万余件。

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

虽经帝国主义探险家和本国腐败官僚的盗窃掠夺,藏经洞文物大量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其学术价值也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

综上所述,北京人的发现奠定了直立人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提供了人类历史至少有50万年的令人信服的证据;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改写了商代的历史;
西北汉晋屯戍简牍档案以及居延汉简的发现,提供了汉代开通西域和设立河西四郡的新史料;
敦煌藏经洞写经和古文书的发现,使敦煌学在国际学术界成为显学。

(后三者还被王国维列入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其实我知道此题本意就是让叙述这四大发现,可是谁叫他非要问“考古”四大发现,不问“文献”四大发现呢)另外,1920年开始,安特生等人对仰韶遗址的发掘,推翻了中国无新石器时代的一般认识;
1909年起,科兹洛夫等在黑水城发掘,催生了一门新的国际学科-西夏学;
这些都是该时期重要的考古发现。

考古系和历史系的区别?

1、学习内容和方向不同。

从研究对象来说,历史学主要面对的是历史文献,即文字,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考古学则主要面对实际存在的事物,即遗迹、遗物等。

2、研究方法不同,历史学注重的是阅读、思维和总结能力;
而考古学常常需要外出发掘,需要的是分析和探索的能力,同时也要求掌握地形、气候等自然学科的有关知识。

3、毕业后工作领域不同。

考古系毕业之后,经过一段时间,需要去野外、古墓等地进行实地挖掘;
历史学只需要进行书本研究,成为讲师。

4、研究对象不同。

历史学主要面对的是历史文献,即文字,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考古学则主要面对实际存在的事物,即遗迹、遗物等。

扩展资料: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文学科。

简单地说,考古学就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

这些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多埋藏在地下。

通过发掘、鉴定、分类等复杂的工作,这些实物资料才能得以完整地收集起来。

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田野调查和发掘。

按照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具体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的不同,考古学具体划分为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及各种特殊考古学等等分支。

考古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毕业以后可以应聘到大学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博物馆、拍卖行、文物商店或海关,从事文物保护、古玩鉴定以及拍卖等工作。

历史学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不同地域社会时期的文化生活、不同民族的发展轨迹。

以及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历法、制度,通过分析研究,为今天的社会生活作借鉴。

它会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它使我们个人、社会、人类有所归依。

历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历史资料,历史学是立身的学问,不是谋生的技能。

参考资料:-考古学参考资料:-历史学。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