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节日的古诗,讲节日的古诗有哪些

2023-07-13
38 阅读

传统节日的古诗20首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颗璀璨的珠宝,历经时代的洗礼,显得越发的珍贵,作为中国人,学好中国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我们也要认真学习,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看看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一、春节:1、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除夜(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3、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田家元日(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丰年。

5、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清明节:1、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寒食野望吟(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3、清明夜(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4、清明即事(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5、长安清明(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三、端午节:1、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2、乙卯重五诗(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表夏十首(其十)(元稹)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5、端午日赐衣(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四、重阳节: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4、蜀中九日(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韦安石)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五、中秋节: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阳关曲·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中秋(司空图)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5、望月怀古(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以上就是和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传统节日的古诗20首?

1.描写春节的——《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①描写元宵节的——《生查子》——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 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②描写元宵节的——诗曰——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3.描写寒食节的——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附注:此节后来并入清明节)4.描写清明节的——《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描写端午节的——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6.描写七夕节的——长恨歌——唐·白居易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7.描写七夕节的——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8.描写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关于节日的古诗?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乞巧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3、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4、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
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5、端午唐代: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译文: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

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

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

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一,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关于节日的古诗有哪些

1清明和寒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清明日对酒》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高翥《清明日对酒》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黄庭坚《清明》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张先《青门引·春思》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白居易《清明夜》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李冠《蝶恋花·春暮》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清明》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孟浩然《清明即事》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黄庭坚《清明》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程颢《郊行即事》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孟浩然《清明即事》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张继《闾门即事》清明时节雨声哗。

潮拥渡头沙。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残杏枝头花几许。

啼红正恨清明雨。

——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

——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高翥《清明日对酒》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拆桐花烂 熳,乍疏雨、洗清明。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 熳》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屈大均《壬戌清明作》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 春草绿。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清明天气。

永日愁如醉。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韦庄《长安清明》日斜无计更留 连,归路草和烟。

——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春节元日王安石 〔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

月在杯中。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中秋月。

月到中秋偏皎洁。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醒世恒言·卷十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梅定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苏轼《念奴娇·中秋》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苏轼《念奴娇·中秋》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慧霖《闰中秋玩月》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高适《送魏八》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琼楼玉宇。

分明不受人间暑。

寻常岂是无三五。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中秋佳月最端圆。

老痴顽。

见多番。

——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慧霖《闰中秋玩月》重阳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

——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苏轼《定风波·重阳》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慧霖《闰中秋玩月》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丘浚《咏菊》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文森《九日》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王逊《西夏重阳》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韦应物《闲居寄端及重阳》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

——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徐灿《菩萨蛮·秋闺》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
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暗凝伫。

近重阳、满城风雨。

——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一年最好,偏是重阳。

——吴文英《惜黄花慢·菊》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苏轼《定风波·重阳》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张养浩《殿前欢·对菊自叹》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杨万里《野菊》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