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简介(唐朝历史简介50字)

2023-07-13
68 阅读

唐朝的历史

更新1: 和唐朝的历史。

更新2: (由开国至灭亡)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

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

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

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
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 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

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

这个家族涌现过汉朝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

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

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亦是其远祖。

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

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

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唐朝为中华文化做出了许多贡献。

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
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

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 *** 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

唐朝由于经济发达,文化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北韩、日本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学习。

唐朝同 *** 地区的友好往来,使绿宝石、胡椒、 *** 教先后传入中国。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有40%是唐代的作品。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

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

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

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

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唐朝的传奇小说继承六朝笔记小说的传统并有新的发展。

从唐传奇起,小说真正开始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并开始反映社会现实。

唐朝的传奇代表作有:枕中记,莺莺传和李娃传等,这些作品为后世宋朝的话本和明清小说的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传统两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较大发展。

唐朝初年,高僧玄奘远赴天竺(现在的印度)取经657部,唐朝特此兴建了大雁塔来保存这些佛经。

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迎来空前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形成或成熟。

其他宗教如 *** 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和祆教也随着国际交流传入中国。

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法,使得除禅宗等少数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别从此一蹶不振。

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关于江南开发原因的论述   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已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孙吴建国时,又有些 进展。

西晋末大乱,黄河流域汉族人大量南迁,其中士族只是少数,极大多数 还是劳动民泷。

他们带着北方比较进步的生产技术来到南方,在南方原有的生 产基础上,加入新力量,因而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

东晋末和梁末两次祸乱以 外,南朝境内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破坏,这也是生产力得以逐渐发展的一个重 要原因。

(选自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关于江南开发原因的论述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

北方农民不断渡江南来,补 充了南方不足的劳动力,也带来了比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西晋末年 南来的郭文,隐居吴兴大涤山中,区种菽麦为生。

这样的区种法,就是南传的 一种农业技术。

南北农民的结合,北方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同南方水田种植经验 的结合,是南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选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关于江南开发原因的论述   东汉以来,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已明显呈现上升景象。

益、荆、扬州人口 增加很多,昔日地广人稀的面貌正在逐渐改变。

永嘉之际,北方大量流民渡江 南下,不仅给南方增加了许多劳动人手,而且给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带来了中 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十六国”时期,当北方由于战乱频仍,社会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时,南方印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
加之南方少数民族纷纷出山,在各族 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社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 迅速地发展起来。

(选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 参考: me 。

唐朝历史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繁荣,最发达,最开放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其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至中亚的里海与咸海;
北越外兴安岭,贝加尔湖;
东起库页岛,朝鲜半岛;
南到越南。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

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

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

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
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

这个家族涌现过汉朝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

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

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

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

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

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历史: 李渊开国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失道离德和出征高句丽失败,农民起义在各地兴起(参看隋末农民战争)。

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

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同年五月,李渊逼恭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

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

由于第三子李玄霸早死,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自动退位,让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

贞观开元 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

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

唐太宗死后,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高宗时期对外接受了新罗之请,终于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并于白江口大败日本水师援军。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氏来处理。

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

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废睿宗秸号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自称皇帝的女人,前后掌权50余年。

由于武后死后的谥号中“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

在武周十五年统治时期,武后为了制衡甚至打击高宗以来的世家大族的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

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

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

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

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

男性内侍张昌宗弟兄和薛怀义等。

不过传统男性皇帝的后宫亦很多。

武后对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
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

另外武后成了后来唐朝后宫女性争权的效法者。

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

李旦被立为相王。

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

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

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

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后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

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

同年改元开元。

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上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国力迅速上升,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

首都长安城人口达一百余万,面积84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 首都 长安为首都,洛阳为东都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 共20位 李渊 李祝 成立 (隋末农民战争) (618年) 灭亡 (白马驿之祸) (907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

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

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

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
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

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

这个家族涌现过汉朝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

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

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

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

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

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唐朝历史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繁荣,最发达,最开放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其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至中亚的里海与咸海;
北越外兴安岭,贝加尔湖;
东起库页岛,朝鲜半岛;
南到越南。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

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

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

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
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

这个家族涌现过汉朝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

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

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

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

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

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历史: 李渊开国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失道离德和出征高句丽失败,农民起义在各地兴起(参看隋末农民战争)。

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

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同年五月,李渊逼恭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

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

由于第三子李玄霸早死,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自动退位,让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

贞观开元 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

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

唐太宗死后,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高宗时期对外接受了新罗之请,终于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并于白江口大败日本水师援军。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氏来处理。

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

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废睿宗秸号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自称皇帝的女人,前后掌权50余年。

由于武后死后的谥号中“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

在武周十五年统治时期,武后为了制衡甚至打击高宗以来的世家大族的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

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

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

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

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

男性内侍张昌宗弟兄和薛怀义等。

不过传统男性皇帝的后宫亦很多。

武后对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
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

另外武后成了后来唐朝后宫女性争权的效法者。

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

李旦被立为相王。

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

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

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

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后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

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

同年改元开元。

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上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国力迅速上升,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

首都长安城人口达一百余万,面积84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 首都长安为首都,洛阳为东都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共20位 李渊 李祝 成立(隋末农民战争) (618年) 灭亡(白马驿之祸) (907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

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

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

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
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

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

这个家族涌现过汉朝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

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

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

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

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

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唐朝历史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繁荣,最发达,最开放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其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至中亚的里海与咸海;
北越外兴安岭,贝加尔湖;
东起库页岛,朝鲜半岛;
南到越南。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

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

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

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
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

这个家族涌现过汉朝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

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

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

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

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

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历史: 李渊开国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失道离德和出征高句丽失败,农民起义在各地兴起(参看隋末农民战争)。

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

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同年五月,李渊逼恭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

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

由于第三子李玄霸早死,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自动退位,让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

贞观开元 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

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

唐太宗死后,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高宗时期对外接受了新罗之请,终于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并于白江口大败日本水师援军。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氏来处理。

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

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废睿宗秸号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自称皇帝的女人,前后掌权50余年。

由于武后死后的谥号中“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

在武周十五年统治时期,武后为了制衡甚至打击高宗以来的世家大族的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

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

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

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

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

男性内侍张昌宗弟兄和薛怀义等。

不过传统男性皇帝的后宫亦很多。

武后对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
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

另外武后成了后来唐朝后宫女性争权的效法者。

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

李旦被立为相王。

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

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

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

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后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

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

同年改元开元。

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上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国力迅速上升,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

首都长安城人口达一百余万,面积84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 首都 长安为首都,洛阳为东都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 共20位 李渊 李祝 成立 (隋末农民战争) (618年) 灭亡 (白马驿之祸) (907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

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

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

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
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

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

这个家族涌现过汉朝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

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

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

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

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

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介绍唐朝历史100到150字(要重点)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

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

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

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

唐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289年。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满意请采纳。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