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译文,老马识途译文及注释
《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 原文翻译
韩非子之《老马识途 》原文及翻译,韩非子之《老马识途 》原文及翻译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译文 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
”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
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
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 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
”果然挖到了水。
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学习聪明人的知识,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 注释 管仲、隰( xí)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
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反:通“返”,返回。
放:放开,解脱羁绊让老马自己随便走。
遂:最终,终于。
得道:找到道路。
不难:不以为难,意思是愿意。
。
韩非子之《老马识途 》原文及翻译,韩非子之《老马识途 》原文及翻译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译文 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
”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
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
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 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
”果然挖到了水。
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学习聪明人的知识,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 注释 管仲、隰( xí)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
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反:通“返”,返回。
放:放开,解脱羁绊让老马自己随便走。
遂:最终,终于。
得道:找到道路。
不难:不以为难,意思是愿意。
。
《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 原文翻译
《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译文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
”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
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
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而不知道向有智慧的人的才智、知识学习,不是很大的错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