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胜景的成语(形容胜景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春天美景的成语
形容春天美景的成语 1、李白桃红 尺树寸泓 春笋怒发 春风风人 暗香疏影 2、雨丝风片 出水芙蓉 绽红泻绿 春色满园 姹紫嫣红 3、寸草春晖 有脚阳春 春满人间 桂馥兰香 笔底春风 4、枯木逢春 春树暮云 柳暗花明 流水桃花 花红柳绿 形容春天美景的成语解释 1、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
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2、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指医生医术高明。
3、春风雨露: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4、莺歌燕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5、春色恼人:恼:撩拔,挑逗。
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6、腊尽春回: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7、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
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8、春华秋实:华:同“花”。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9、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
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10、着手成春:一着手就转成春天。
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
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11、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
泛指春秋美景。
12、漏?春光:有两种意思,第一透露春天的信息。
第二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13、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14、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15、春风雨露: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16、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
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17、莺吟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蓬勃兴旺的景象。
18、春暖花香:形容春天花开美丽的景色。
19、红情绿意:红:指红花;
绿:指绿叶。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20、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21、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
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22、双柑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23、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
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
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24、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
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25、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
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26、春意盎然:春意:春天的气象。
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
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27、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形容春天美景的成语
形容春天美景的成语有花团锦簇,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成语 花团锦簇拼音 huā tuán jǐn cù解释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簇:丛聚;
聚成一团。
指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
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
形容五彩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色。
也形容衣饰华美的人群或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例子 上下人等打扮的花团锦簇。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成语 春回大地拼音 chūn huí dà dì解释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出处 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用法 作宾语、定语;
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 春暖花开拼音 chūn nuǎn huā kāi解释 春天气候温暖;
百花盛开。
形容美丽的景色。
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例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努力学习的大好时机,用法 复句式;
作主语、分句;
比喻良好的时机,美好的时光。
形容自然风光的成语
形容自然风光的成语有: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万紫千红、湖光山色、姹紫嫣红、百花齐放、春暖花开、草长莺飞、风和日丽、春意盎然。
成语(chéngyǔ)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形容自然风光的成语
描写春日美景的成语
1、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
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2、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3、百花争妍:妍:美、艳。
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4、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象似地上铺的褥子。
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5、春风雨露: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6、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
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7、姹紫嫣红:姹、嫣:娇艳。
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8、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
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9、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10、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
泛指春秋美景。
11、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
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
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
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12、春暖花香:来源于明·无名氏《打韩通》头折:“春暖花香,和风淡荡。
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
”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
13、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
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14、春华秋实:华:花。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5、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
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16、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
簇,丛聚。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17、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
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
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18、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
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
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19、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
像春天的'
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20、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21、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22、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23、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
形容花木繁盛、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24、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
比喻狎妓。
25、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
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26、寸草春晖:寸草:小草;
春晖:春天的阳光。
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
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27、花红柳绿:像花一样的红,像柳一样的绿。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28、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
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29、绿肥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瘦:花渐凋谢。
形容暮春时节花稀而叶盛的景象。
30、春风和煦:形容春天阳光温暖而舒适。
31、春寒料峭:料峭:微寒。
形容初春的寒冷。
32、红情绿意: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33、争奇斗艳:互相争斗,以新奇艳丽来取悦于他人。
亦作“争奇斗异”。
34、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
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35、绿暗红稀:形容暮春时绿J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36、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
泛指春秋美景。
37、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38、春色恼人:恼:撩拔,挑逗。
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39、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
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40、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引伸为各色各样。
41、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
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42、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
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43、含苞欲放:指花骨朵将开而未开,形容花苞还在叶片里,很快就要开放出来。
意思是:花未开的时候包着的花骨朵的小叶片。
44、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45、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
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46、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47、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
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48、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
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49、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50、春光漏泄: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
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51、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
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52、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
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53、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
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54、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55、芬芳馥郁:芬芳:指香气;
馥:香气;
馥郁:香气浓厚。
形容香气非常浓。
描写春日胜景的诗句
宋代·朱熹《春日》译文:风和日丽之时游览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万紫千红,到处都是百花开放的春景。
原文如下: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赏析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
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
“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