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姬活了几岁(薄姬活了多少岁)
历史上薄姬什么时候死的
真正的历史上薄姬是个怎样的人?
但是的说“薄姬”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不太认识吧,但是如果仔细的分析的话你会发现其实这个人还算是比较的有名气的,因为她是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说到这想必大家都应该清楚了这个人好像并不简单啊,那么她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简单来说,薄姬是个低调的人,但在当时,这种低调却成了她和刘恒母子得以幸存并最终逆袭的一大原因。
1、平凡的出身 薄姬是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她的母亲魏媪是魏国的宗室之女,不过母亲是和父亲私通生下她的(可见薄姬父亲地位不高),再加上魏国很快就被秦国灭亡,薄姬的地位完全来源于父亲,是个很普通的女子。
普通的人也是有朋友的,薄姬和年纪相当的管夫人、赵子儿十分要好,三人以姐妹相称,还相约"
富贵莫相忘"
。
秦朝只存在了十来年,基本上是薄姬刚刚长大,天下就乱起来了。
当时六国宗室纷纷复起,原来魏国的贵族魏豹就自立为魏王。
魏媪应该还有点关系,为了谋出路,她将女儿薄姬送进魏王宫中。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薄姬还是挺受魏豹重视的。
据说魏媪曾请许负给女儿看相,许负说薄姬会生下天子。
魏豹听说后,以为自己会当天子,就不跟刘邦混了,自立门户,并且跟项羽联合,结果分分钟被刘邦派人灭了。
魏豹死后,薄姬被送到刘邦宫中织布的工房工作,有一次刘邦到织布工房视察,看见薄姬有姿色,就将其纳入后宫。
2、幸运与能力 刘邦可不是不近女色之人,他后宫之中美女无数,薄姬并不算拔尖,也没有出头,进宫一年多都没得到刘邦的宠幸。
不过跟薄姬关系很好的管夫人和赵子儿都先后受到刘邦的宠幸,她们没有忘记当初的约定,却并不打算信守,想想也是,后宫争宠激烈,谁会想多一个竞争对手呢。
薄姬的幸运之处在于管夫人和赵子儿在一次陪刘邦的时候,将当年的约定当成笑料说了出来,两人笑得花枝招展,刘邦觉得莫名其妙,就追问缘由。
得知此事的刘邦想起了薄姬,顿时来了兴趣,当天就把薄姬召来。
薄姬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她说昨晚梦见有苍龙盘踞在肚子上,刘邦笑着说这是吉兆,我帮你促成。
当晚,刘邦就临幸了薄姬,很巧合的,这一次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生下儿子刘恒。
这一次人生逆袭的机会多少有些偶然成分,但似乎又是必然,管夫人和赵子儿不知是无意还是有意,反正是勾起了刘邦对薄姬的兴趣,薄姬又非常准确地抓住这次机会,从这里可以看出,薄姬并不是一个无能之人,她对机遇的把控,是非常准确的。
3、培养儿子 自从那一次临幸后,刘邦又仿佛忘记了薄姬,很少再来找她,在后宫中失去皇帝的宠爱,这几乎是致命的,所幸薄姬生下了儿子刘恒,她还有另一条路可走。
所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没有刘邦宠爱的薄姬自己是不可能贵了,只能依靠儿子刘恒。
薄姬对刘恒的培养重点就是低调,在险象环生的后宫中,即便不受宠,她也是刘邦八个儿子中的一个,必然受人瞩目,也容易遭受危险,如果没有过硬的保护,能不张扬就不张扬,一定要低调。
八岁的刘恒按例被封为代王,这是个又偏又小的封地,别说跟齐王、赵王两个哥哥相比,就是梁王、淮南王这两个弟弟,封地也比刘恒要好得多。
但薄姬和刘恒没说什么,事实上,他们也不能说什么,多说就是找死。
4、低调的代王 薄姬和刘恒母子一向保持着低调朴素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像得宠的戚夫人那样飞扬跋扈。
最后的结果也很明了,刘邦一死,刘盈继位,吕后掌权,戚夫人死得很惨,其子刘如意不久后也被毒死,刘盈还因此受到了惊吓。
刘邦剩下的六个儿子中,刘肥也险遭吕后毒手,憋屈地认妹妹鲁阳公主为母才得以活命,最后郁郁而终;
刘恢、刘友死于吕后之手;
刘建死于意外,但独子被吕后所杀,绝后;
只有刘长和刘恒安然无恙。
刘长是吕后的养子,没事很正常,但刘恒能够幸存,靠的就是低调,吕后以为这个儿子(她是正妻,刘邦的儿子也是她的儿子)很老实,就放他们母子到代国。
代王刘恒和王太后薄姬在代地很老实,该干什么干什么,在吕后疯狂压制刘氏家族的时候,刘恒却依然完好无损,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母子的手段,真是小心谨慎到了极点,这才得以屡屡躲过吕后的猜疑。
薄姬的低调还影响到了她的家人,她的弟弟薄昭也在代地,但并没有获得代国多大权力,这个情况,给刘恒的逆袭带来机会。
刘恒被封代王的第十七年,即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齐王刘襄起兵西进,试图铲除吕氏,并争夺帝位,但齐军尚未进入长安,吕氏已经被周勃等大臣铲除。
事后,具有吕后血脉的少帝刘泓被废,大臣们商议拥立新的皇帝,主要候选人就是刘恒和刘襄,但刘襄外戚势力强大,而刘恒外戚几无势力,且一向低调,再加上刘襄手握重兵,不好控制,刘恒势力小,更好操控,于是大臣们迎立刘恒,是为汉文帝,薄姬也由王太后改称为皇太后。
所有的低调,最后却成了成功的铺垫,然而在低调背后,却是刘恒隐忍十数年积聚的手腕,在中央毫无根基的他却能在数年之内,软硬兼施,最终掌控中央,功劳比天大的周勃最后被他整得服服帖帖。
汉朝历代帝王一览表
汉朝各代帝王分别如下:1、汉高祖,名邦,在位8年(前202年 - 前195年),汉始祖第三子。
2、汉惠帝,名盈,在位9年(前195年 - 前188年),汉高祖长子。
3、前少帝,名恭,在位5年(前188年 - 前184年),汉孝惠帝长子。
4、后少帝,名弘,在位5年(前184年 - 前180年),前少皇帝之弟。
5、汉文帝,名恒,在位24年(前180年 - 前157年),汉高祖第四子,汉惠帝庶弟。
前196年受封代王,都晋阳(今太原)。
6、汉景帝,名启,在位17年(前157年 - 前141年),汉文帝第五子。
7、汉武帝,名彻,在位55年(前141年 - 前87年),汉景帝第十子。
前153年受封胶东王,都即墨。
8、汉昭帝,名弗陵,在位14年(前87年 - 前74年),汉武帝少子。
9、汉废帝,名贺,在位1年(前74年,仅27天),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
前86年,嗣位昌邑王。
10、汉宣帝,名询(原名病已),在位26年(前74年 - 前49年),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11、汉元帝,名奭(shì),在位17年(前49 - 前33年),汉宣帝之子。
12、汉成帝,名骜,在位27年(前33年 - 前7年),汉元帝长子。
13、汉哀帝,名欣,在位7年(前7年 - 前1年),汉元帝之孙,汉成帝之侄,定陶康王刘康之子。
前23年,嗣位定陶王。
14、汉平帝,名衎(原名箕子),在位7年(前1年 - 6年),汉元帝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
前7年,嗣位中山王。
15、汉光武帝,名秀,在位33年(25年 - 57年),汉景帝六世孙,南顿县令刘钦之子。
16、汉明帝,名庄,在位18年(57年 - 75年),汉光武帝第四子。
39年受封东海公。
41年进封东海王。
17、汉章帝,名炟,在位13年(75年 - 88年),汉明帝第五子。
18、汉和帝,名肇,在位17年(88年 - 105年),汉章帝第四子。
19、汉殇帝,名隆,在位1年(106年,仅220天),汉和帝之子。
20、汉安帝,名祜(hù),在位20年(106年 - 125年),汉章帝之孙,清河王(追谥孝德皇)刘庆之子。
21、前少帝,名懿,在位1年(125年,仅224天),汉章帝之孙,汉和帝之侄,济北惠王刘寿之子。
22、汉顺帝,名保,在位21年(125年 - 145年),汉安帝之子。
124年被废为江阴王。
23、汉冲帝,名炳,在位2年(144年 - 145年),汉顺帝之子。
24、汉质帝,名缵,在位1年(145年),汉章帝玄孙勃海孝王刘鸿之子。
25、汉桓帝,名志,在位22年(146年 - 167年),汉章帝曾孙,蠡吾侯刘翼之子。
146年入南宫,即皇帝位。
159年诛梁冀、孙寿。
165年除内嬖。
166年行党锢之政。
26、汉灵帝,名宏,在位22年(168年 - 189年),汉章帝玄孙,解渎亭侯刘苌之子。
嗣位解渎亭侯。
168年即皇帝位。
184年黄巾起义,解除党锢。
27、后少帝,名辩,在位1年(189年),汉灵帝长子。
28、汉献帝,名协,在位31年(189年 - 220年),汉灵帝次子。
汉朝历史:汉朝(Han Dynasty 前202—公元220年),史学上分为西汉和东汉,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
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在“昭宣中兴”时达到极盛。
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
25年,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万国来朝。
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之后的唐朝合称为“强汉盛唐”。
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
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汉朝共历400多年。
220年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
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汉朝是刘邦开国的,以王莽之乱为界,分为西汉、东汉,也叫前汉、后汉,这与“汉朝”是名实相同的;
后来的三国时的蜀国,那是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王室血统”;
五胡十六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前汉、后汉”,则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可以肯定与汉室的刘姓血统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汉朝皇帝列表
薄姬是怎么死的?你认为有什么影响?
历史上的薄姬是因病去世的,成为薄太后的薄姬原本就生了一场大病,再加上儿子汉文帝走在自己的前面了,虽然有儿媳窦漪房和孙子刘彻的照顾,薄太后最终还是去世了。
历史上薄姬的生活比大多数人凄苦,年幼丧父,正值花样年华又经历丧夫之痛,虽然因为面貌甜美被刘邦纳入后宫,但备受冷落,入宫一年多一直被刘邦忽视。
一、薄姬是怎么死的薄姬最终在好友的帮助下才得到临幸,可是怀孕之后的薄姬再次受到冷落,生下儿子刘恒后,薄姬在刘邦的后宫中一直非常低调,这也让她在吕后掌权的时候幸运活了下来。
成为代王太后的薄姬还是忌惮着吕后,直到吕后去世,儿子刘恒被大臣拥立成为新皇帝,薄姬才彻底的放松下来,薄姬成为皇太后之后,汉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对母亲孝顺如初。
薄太后曾经生了一场重病,时间长达三年之久,刘恒常常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旁边,可是刘恒还是先于薄太后离开人世,两年后薄姬也安然离世,结束了自己波折的一生。
二、薄姬是什么人薄姬生于秦末,父亲薄氏与魏国宗室的一名叫魏媪(人名)的女人生下了薄姬。
由于母亲的缘故,薄姬也算是魏国宗室的后人了。
天下大乱之际,魏豹自立为王。
魏媪将自己的女儿薄姬送给了魏豹,充当魏王豹的姬妾。
魏媪还相信相士的话,曾经到著名预言家许负那为女儿看过相。
许负说薄姬将会生下天子,命贵。
实际上,刘邦把薄姬留在后方是把她作为人质,用来牵制魏豹,让他好好为自己守荥阳。
所以,这个时候没有临幸她。
薄姬肚子是争气的,仅同房了一次就怀了身孕,后来生下了儿子刘恒,但以后还是长年枯守孤灯,刘邦再没有找她。
自此,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她在掖庭一角,默默地抚养着刘恒。
许是相士的话让她有了使命感,为了儿子,她养成了谨小慎微、凡事隐忍的态度。
薄姬对当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她生下的太子成为了最后的皇帝,自己也是非常有野心的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培育出一代帝王,最终实现了全国大统一。
历史上真实的薄姬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说她是笑到最后当皇太后的?
在刘邦的老婆里,我最佩服的就是薄姬了,说话滴水不漏,明明是魏王的老婆,能转身成为刘邦的女人,当年戚夫人想跟薄姬成为盟友,被薄姬拒绝了,而且还好言相劝,到此为止,可是戚夫人不听,吕后当年也拉拢过薄姬,薄姬当时回答,永远不与吕后为敌,在无其他。
刘邦死后,那些皇子们全被派到了自己的封地,而且不让母亲跟随,只有薄姬与儿子刘恒在一起了,如此可以证明,吕后根本没把薄姬当回事,觉得她并不是威胁,薄姬跟刘邦在一起,就一次,就生了儿子,后来从不争宠,只做一件事,就是培养自己的儿子。
当年魏王去算卦,说自己的小老婆薄姬将来能生出天子来,结果魏王以为一定是自己跟薄姬的儿子,后来汉军占领了西魏国的全部土地,魏王也成为了俘虏,当时薄姬想让魏豹自杀,可魏豹天生就是个胆小的主,不敢,宁可给刘邦当奴隶,也不想自杀。
刘邦看了薄姬一眼,问了一句,跟我可好,薄姬就跟了刘邦,从此变成了刘邦的女人,她不争抢,无论当时戚夫人跟吕后怎样都跟她没有任何关系,躲起来做自己的事,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或许这就是薄姬笑到最后的原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你们争个你死我活才好,我就让我的儿子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封地,未来是王就是王,就算不是王也能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