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的述评,伏尔泰的述评是什么

2023-07-17
72 阅读

伏尔泰简介伏尔泰的思想主张伏尔泰有什么影响?

伏尔泰简介: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伏尔泰有什么影响?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伏尔泰简介 伏尔泰(法文:Voltaire,生于公历纪元1694年11月21日—逝于公历纪元1778年5月30日,享年83岁),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ç
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伏尔泰的经历 一、家庭背景 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是家里五个孩子当中最年幼的孩子(最后只有三个孩子存活下来)。

父亲弗朗索瓦‧
阿鲁埃是一位法律公证人,后任审计院司务。

母亲玛莉‧
玛格丽特‧
杜马来自普瓦图省的一个贵族家庭。

伏尔泰先后在巴黎耶稣会和路易大帝高中接受教育。

伏尔泰中学毕业后,父亲曾送他进了法科学校,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法官。

但是,伏尔泰希望做个诗人,为捍卫真理而“面临一切伏尔泰简介,对抗一切”。

因此,他很少上学听课,却经常写一些讽刺即景诗。

他擅长于以机智的讽刺来抨击社会丑恶。

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

” 二、成长经历 在高中时期,伏尔泰便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后来更通晓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英语。

1711年至1713年间他攻读法律。

投身文学之前,伏尔泰还为法国驻荷兰大使当过秘书,并与一名法国女子堕入爱河。

两人私奔的计划被伏尔泰的父亲发现,被迫回国。

1715年,伏尔泰因写诗讽刺当时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流放到苏里。

三、创作经历 1717年,他因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 *** 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了11个月。

在狱中,伏尔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本,关于路易十五的摄政王,菲利普二世(奥尔良公爵)的悲剧《俄狄浦斯王》(Œ
dipe)。

在这部作品中,他首次使用了“伏尔泰”作为笔名,这名字来自他法国南部故乡一座城堡的名字。

1718年秋,《俄狄浦斯王》在巴黎上演引起轰动,伏尔泰赢得了“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桂冠。

1726年,伏尔泰又遭贵族德·罗昂的污辱并遭诬告,又一次被投入巴士底狱达一年。

出狱后,伏尔泰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

1726年-1728年,伏尔泰在英国流亡是他人生的一个新时期。

他在英国居住三年期间,详细考察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当地的社会习俗,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

《哲学通信》就是他在英国的观感和心得的总结,也是他第一部哲学和政治学的专著。

1729年,因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默许,伏尔泰回到法国。

以后一些年他陆续完成和发表了悲剧《布鲁特》、《扎伊尔》、以及历史著作《查理十二史》等。

1734年,伏尔泰正式发表了《哲学通信》 ,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

书信集出版后即被查禁伏尔泰简介,巴黎法院下令逮捕作者。

他逃至情妇夏特莱侯爵夫人在西雷村的庄园,隐居15年。

这期间他一度被宫廷任命为史官,并分别于174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46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隐居生活使得伏尔泰的才能得到发挥,他写下许多史诗、悲剧及历史、哲学著作。

如哲学和科学著作《形而上学》、《牛顿哲学原理》,戏剧《凯撒之死》、《 *** 》、《放荡的儿子》、《海罗普》,哲理小说《查第格》等。

这些作品的发表使得伏尔泰获得了巨大声誉。

1749年,夏特莱侯爵夫人因难产逝世。

伏尔泰短暂地回到巴黎。

1750年,伏尔泰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邀请到柏林,得到宫廷文学侍从的职位待遇。

1753年,伏尔泰与另一位国王赏识的科学家莫佩尔蒂发生争执,伏尔泰写文章讽刺莫佩尔蒂的荒谬论文。

但后者得到国王的支持。

这一事件导致了伏尔泰与国王关系的破裂,并促使他离开普鲁士。

他在居留柏林时期最重要的出版著作是《路易十四的世纪》(LE SIECLE DE LOUIS XIV)。

离开普鲁士后,伏尔泰在法国和瑞士边境上一个叫凡尔纳的地方置购房产定居下来。

此后他全心投入到火热的启蒙运动中。

一方面他用化名写作和印发了大量小册子,抨击天主教会和新教的宗教迫害专制 *** 草菅人命等罪行;
另一方面他支持年轻一代的启蒙思想家特别是全书派的斗争,积极为他们撰写条目,《哲学辞典》就是他为《全书》所写的哲学条目的汇编。

同时,除了继续创作戏剧作品外,他还完成了《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罗斯》、《议会史》等历史著作和《老实人》、《天真汉》等哲理小说。

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他本人也被人们尊称为“凡尔纳教长”。

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及影响,伏尔泰的主要思想

1.伏尔泰作为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杰出代表,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即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

2.伏尔泰思想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3.抨击天主教会。

4.主张君主立宪制。

5.主张实行法治。

6.伏尔泰的影响不只限于法国,他的思想代表了整个启蒙运动的思想,启迪了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7.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泰斗和灵魂,被启蒙思想家们公认为导师。

8.他漫长的一生几乎跨越了整个启蒙时代,他崇高的威望、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推动着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并使其影响扩展到整个欧洲,并在最终导致法国大革命的舆论变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伏尔泰的评价

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是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有:1、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倡自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自由言论。

2、反社会学。

伏尔泰是自然法学说的拥护者。

他从自然法论的立场出发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统治。

他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适用于所有人的,并且天下人都认为是公正的自然法律。

3、理性主义史学。

伏尔泰开创了理性主义史学,把对封建专制和维护其存在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批判,作为其理性主义史学的题中之意。

伏尔泰(法文:Voltaire,生于1694年11月21日—逝于1778年5月30日,享年83岁),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ç
ois-Marie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著名学者、作家。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

在当时众多的思想家中,伏尔泰是公认的领袖和导师。

他博学多识,才华横溢,著述宏富,在戏剧、诗歌、小说、政论、历史和哲学诸多领域均有卓越贡献。

他一生反对专制和封建特权,追求自由平等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并在最终导致法国大革命的舆论变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伟人。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