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例中国(人物事例中国现代260字)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有哪些?
1、王珏王珏(1970年3月—2017年10月),化名“兰小草”,温州洞头区大门镇岙面村乡村医生,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从2002年11月,《温州晚报》记者袁寿省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有个包裹。
打开一看,是2万元现金,皱皱巴巴,有零有整,还有一封署名“农民的儿子兰小草”的信。
信中写道:“这两万元是我们辛苦挣来的,捐给那些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
”还有个纸条:“希望用33年时间,每年捐献2万元‘星雨心愿’善款,以报答国家社会的培养之恩,报答农民‘粒粒皆辛苦’的养育之情。
”此后连续14年,每年11月中下旬,“兰小草”都会雷打不动地送来2万元钱。
为了揭晓“兰小草”的身份,媒体、慈善机构等用过派人盯守、安装摄像头等方法追查,但善于“游击”的“兰小草”总是一闪而过、无从辨认,或者干脆辗转请人代送。
那些年,尽管“兰小草”的身份仍未确定,但他的爱心和诚信感动了无数市民。
2、刘传健刘传健,男,汉族,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人,四川航空副总飞行师,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2018年5月14日7时08分,刘传健驾驶3U8633航班飞行在9800米的成都上空,驾驶舱右风挡玻璃突然出现裂纹。
刘传健发现后立即向地面管制部门发出备降信息,并让副驾驶发出7700遇险信号。
此时,玻璃碎裂向外四散,驾驶舱门自动打开,座舱失压,自动驾驶设备故障,飞机剧烈抖动,情况万分危急。
刘传健忍受着极端低温、缺氧、强风和巨大噪音的恶劣条件,实施全手动操作飞机。
他左手紧握操纵杆,尽力控制飞机状态,右手竭力去拉位于左侧的氧气面罩,飞机迅速左转飞向成都双流机场,并开始紧急下降。
由于设备损坏和风噪,他无法得知飞行数据,无法通过耳机与地面建立正常双向联系。
刘传健凭借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在充分考虑地形和安全高度前提下控制航速和航迹,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操控飞机艰难下降。
7点46分,刘传健操纵飞机以近乎完美的曲线安全降落成都双流机场。
面对34分钟的极限考验,刘传健以无一失误的手动操作,与机组有序配合,无惧生死,力挽狂澜,确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3、张玉滚张玉滚,出生于1980年12月,河南南阳人,毕业于南阳第二师范学校,现任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2001年8月,刚刚从南阳第二师范学校毕业的张玉滚,跟着老校长来到学校,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
而当下最困难的是,没有老师教这些“土孩子”。
看着孩子们清澈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神,张玉滚鼻子陡地一酸。
从那以后,张玉滚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坚守着一份淳朴与清贫,用无私的爱浇灌山村的教育之花。
尽管尝尽了山村教学的酸甜苦辣,但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家长们常说:“有了玉滚,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
”听闻此言,张玉滚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坚守放飞孩子们的梦想 。
感动中国人物有哪些?
感动中国人物有:2021年2月17日20:00,《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为张定宇、陈陆、张桂梅、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王海、汪勇、谢军、叶嘉莹、毛相林、国测一大队。
特别致敬所有抗疫英雄。
具体介绍以下几位:1、张定宇【人物事迹】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他说:“虽然有愧疚,但当时不需要做取舍,能帮助到别人,觉得很幸福!”2、陈陆【人物事迹】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
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
当天,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带领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
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年仅36岁的陈陆英勇牺牲。
“放心,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3、张桂梅【人物事迹】2002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
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
经多方努力,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
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4、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人物事迹】从肿瘤医院旁小巷里的油条摊位到炒1个菜收1元的“抗癌厨房”,18年来,江西南昌夫妇万佐成和熊庚香与癌症病人相伴,用爱心守护他们。
如今,已近70的他们,依然凌晨四点起床备好炉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365天从不离开。
这对夫妻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让病人吃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
”5、王海【人物事迹】抗美援朝时,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击伤敌机9架。
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仍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歼击机,这就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
中国敬业的人物事迹有哪些?
1、许振超许振超,男,汉族,1950年1月出生,山东荣成人,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
许振超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并模范地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作品牌。
他带领团队按照“泊位、船时、单机”三大效率的标准要求,深入开展比安全质量、比效率、比管理、比作风的“四比”活动,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名扬四海,“10小时保班”服务品牌享誉世界航运市场。
2、任金素任金素,女,现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见习助理,高级技师。
她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围绕生产工艺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理论培训、岗位练兵、技艺传承等活动。
劳模创新工作室拓展了弘扬劳模精神的新途径,展示劳模的时代风采,增强了劳模的感召力,让员工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她20年来一直从事制曲工作,“曲是酒之魂,有好曲才能酿好酒!”对于酒曲的重要性,任金素脱口而出,酒曲的好坏决定着茅台酒口感的好坏,但守正创新同样重要。
3、周家荣周家荣,男,汉族,1968年5月生,1987年12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工人技师。
他在股绳生产岗位上连续13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产量、质量、安全、成本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居于工段前列。
他先后参与破断拉力高使用寿命长的模拉面接触钢丝绳、CFRC等满充式钢丝绳、BK6×29Fi半模拉钢丝绳、不锈钢航空用钢丝绳、电梯钢丝绳和海军用钢丝绳等高难度、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与开发,成为特殊产品生产的“首席司机”和知识职工典范。
爱岗敬业的人物事迹有哪些?
爱岗敬业的名人有:曹雪芹,盖茨,刘备,居里夫人,陈金水等等。
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看似平凡,实则伟大, 它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保证。
“名人”可以指:著名人物,又可称作名流。
知名人士;
杰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
显要人物。
狭义上的名人,指知名人士;
杰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
显要人物。
广义上的名人,指一定范围内有高知名度的人。
这里的范围是相对的,小到邻里、单位部门,大到国家、世界,在其相对的范围为众人熟知的都可称之为名人。
名人的名气大小通常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较大的关系。
部分介绍:1、曹雪芹曹雪芹晚年贫病交困,在北京西村时,“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
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仍然勤奋写作《红楼梦》,披阅10载,增删5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问世已200余年,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光辉巨著,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
2、盖茨盖茨也许不是哈佛大学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他在计算机方面的才能却无人可以匹敌。
他的导师不仅为他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奇,更为他那旺盛而充沛的精力而赞叹。
他说道:“有些学生在一开始时便展现出在计算机行业中的远大前程,毫无疑问,盖茨会取得成功的。
在阿尔布开克创业时期,除了谈生意、出差,盖茨就是在公司里通宵达旦地工作。
有时,秘书会发现他竟然在办公室的地板上鼾声大作。
不过为了能休息一下,盖茨和他的合伙人艾伦经常光顾阿尔布开克的晚间电影院。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哪些?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莫言、袁隆平、于敏、钱三强、屠呦呦等。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中国当代作家。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
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 ,同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
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
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艺术特色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但他的创作中,更多的受到了六朝志怪、唐传奇、明清笔记小说、尤其是民间口头文学的影响,这使他的风格与魔幻现实主义有了明显的区别。
瑞典学院为他拟定的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10个当代中国脊梁人物的事迹有哪些?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朱自清、袁隆平、于敏、钱三强、屠呦呦、钱学森、莫言、林清玄、鲁迅、张金麟。
一、袁隆平。
袁隆平 (1930.9.1 -2021.5.22)。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生于北京。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二、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
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和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三、钱三强。
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
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
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于敏。
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
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五、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六、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七、林清玄。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林清玄著有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
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9年1月23日,林清玄去世,享年65岁。
八、莫言。
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中国当代作家。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
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 ,同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
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
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九、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十、张金麟。
张金麟是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是我国094战略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我国船舶核安全工程的先驱者之一。
张金麟1936年出生,距今已有81岁的高龄了,然而他还是坚持在工作,这种精神真的是很无畏的,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