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子郁飞,郁达夫子郁飞之子郁沙

2023-07-18
70 阅读

《京华烟云》这部小说是谁翻译

林语堂先生起先属意由浪漫派诗人郁达夫先生从事中文版翻译工作,但是郁达夫先生只完成第一章便於日军入侵行动中於苏门答腊身亡。

郁达夫之子郁飞继承父亲遗愿,於1991年完成富有老北京口语的版本《瞬息京华》。

并未被读者广为接受,现在市场中流行的版本乃是张振玉翻译的《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是由作家林语堂以英文所著的历史小说,也是林语堂的首部小说,小说於1939年11月出版,以英文写成。

本书描写了1900年至1938年历经了庚子事变、辛亥革命、军阀当政、民族主义及共产主义的崛起,以及抗日战争的发端之时动荡不安的中国。

因为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个纷扰战乱不断的年代,所以林语堂先生并未掺杂太多个人评论於角色之中。

因为在那时代,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每个角色都带有一丝理智、真实,同时也含有不理性。

林先生在序言里也提到,这本小说只是个关於人们如何生存以及思考模式如何形成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如何适应世俗的大环境和反抗上帝的规则。

虽然林语堂先生没有明确的表露出对日本人的憎恶,他却透过书中角色以现实状况反应出中国人对日本入侵中国的过往感到仇恨。

本书以扣人心弦的高潮结尾,使读者希望主角能由战乱频繁的沿海地带逃亡至不受战火波及的内陆。

林语堂先生1975年以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亦获选为「每月读书会」十二月特别推荐书,为先生最自豪的作品。

本书两度经改编搬上萤幕,包括1988年由赵雅芝所主演,2004年由赵薇主演的版本。

参考资料:/
/
zh.wikipedia.org/
w/
index.php?title=%E4%BA%AC%E5%8D%8E%E7%83%9F%E4%BA%91_%28%E5%B0%8F%E8%AF%B4%29&variant=zh-tw。

林语堂的英文版《京华烟云》谁翻译成中文的?

《京华烟云》的译本,当时林先生希望由郁达夫先生来翻译,无奈郁先生已去世,现在通行的是郁达夫之子郁飞的译本。

还有一个译本,是张振玉的译本,也比较通行。

如何评价郁达夫?

郁达夫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

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创作风格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

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

郁达夫是什么派代表人物?

郁达夫被认为是中国早期浪漫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1945年8月29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1952年,新中国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