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实验?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的实验?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的实验
奥斯特实验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
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本质——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产生的,所以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实质上是运动电荷产生的。这一现象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7月通过试验首先发现。
一百九十四年前(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上课时,无意中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他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并没有引起在场其他人的注意,而奥斯特却是个有心人,他非常兴奋,紧紧抓住这个现象,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反复做了几十次实验。
显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如果在直导线附近(导线需要南北放置),放置一枚小磁针,则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将发生偏转。这一现象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ChristianOersted,1777—1851)于1820年7月通过试验首先发现。
从判定电流周围磁场方向的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认识磁场的方向性及磁感线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了解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磁感线,以及条形磁体和马蹄形磁体磁场的磁感线,进一步认识磁场的方向性。
奥斯特法拉第分别是什么实验
你好,奥斯特法拉第分别是磁场实验和电磁感应实验。在磁场实验中,奥斯特法拉第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影响,即电流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这被称为洛伦兹力。在电磁感应实验中,奥斯特法拉第发现了变化的磁场可以引起电动势,即电磁感应。这些实验对电磁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他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奥斯特实验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1820年奥斯特做此实验前,人们对电和磁的认识一直是认为电与磁是单独孤立的,而奥斯特实验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电和磁的联系~
奥斯特实验和安培实验的区别
奥斯特实验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次发现电流磁场,解开了电与磁的关系:通电导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这是一个发现规律的实验。而安培实验是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磁场后,通电螺线管磁场跟条形磁铁磁性相似,为了判断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磁极。这是一个应用实验。二者存在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