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郭四铢半两(四铢半两的版别?)

2023-11-08
52 阅读

四铢半两的版别

八铢半两,吕后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86年开始铸造,规定是重八铢,俗称八铢半两。

吕后六年铸造的半两钱,钱文仍为半两但是重量仅为半两的五分之一,因此也称为五分钱

四铢半两是在文帝五年开始铸造,规定重四铢,所以称为四铢半两。

三铢版,有郭半两是在武帝建元五年开始铸造,规定中四铢,为半两的三分之,也称为三分钱

四铢半两钱币有价值吗

四铢钱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汉代初年,一次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四铢钱!四铢半两一般一般指的是汉代流通的半两钱!我就在这里给大家梳理一下有关四铢半两的知识!

一、四铢半两产生的背景

秦代灭亡后,汉代初年继续行用半两钱,并先后流通过八分半两,五分钱等形制。公元前179年刘恒继位,他继位后亲贤纳谏,倡导以农为本,注意发展生产,紧缩通货,同时取消盗铸钱令,允许自由铸造,鉴于五分钱轻小于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铸行半两钱,因朝廷法定钱重四铢故称“四铢半两”。

二、四铢半两的特点

四珠半两币质为青铜,偶有铅质和铁质。钱文“半两”,小篆,粗放,横读,偶有传型。“两”字多为“双人两”,“连山两”,书写不太规范。钱体或有内外郭。一般钱径约2.4-2.6厘米,重约2.4-3.5克,肉厚0.07-0.15厘米。版式繁多,大量存世。四铢半两重量相对统一,跟以往的钱币相比较,穿孔要小很多,钱币上的文字选择的是小篆风格。

三、四铢半两的价值

??? 那么,四铢半两目前的价格如何呢?因为这种钱币是顺应了历史发展和民众需求而发行的一种钱币,所以,在汉朝刚刚成立并且钱币并不统一的情况下都流通了四十多年,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奇迹,也因为这样,这枚钱币目前的存世量相对较大,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也相对较低,钱币等级多为十级,其中传行为八级,还有加横加竖等图的为九级和八级,价格为几元到几十不等!

直径31毫米的半两是哪个朝的

是秦朝的。

秦半两这种方孔钱,是秦始皇削平战国诸侯以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结束紊乱的币制,而统一施行的钱币。

半两这种外圆内方的钱,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从而也就奠定了我国历朝铜钱的基本形式。

这种半两钱重为古代的十二铢,古代以十黍为絫,十絫为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其实,它的重量没有那么准确。虽说货币由王室专铸,但往往随时而变,轻重无常,半两大小不一。

史书记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梁,就曾自铸秦半两大钱。秦始皇时半两钱直径为2.5-2.8厘米,重3-6克。但留传下来的实物直径也有大于4厘米的,最大的为6.8厘米。

汉半两是什么朝代的

半两钱币最早出现在秦惠文王二年(战国),汉武帝元狩五年半两钱停止铸造。半两钱币经历了战国、秦朝、汉朝,历时218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革钱币制度,将秦国原有的外圆内方的半两钱推行于天下。

钱币以重量为名称的方法,一直延续至唐朝初期。而方孔圆钱的货币制度沿袭了两千年,直至民国初年才被无孔机制铜币取代,成为了中国货币形态的主流。

西汉初期,沿袭秦制,仍然使用半两铜钱,但是名称和实重脱离了半两铜钱。吕后二年铸造了八铢半两的钱币,至吕后六年又减重,铸造五分钱。武帝建元元年铸造三铢钱,武帝建元五年推出郭半两。

武帝元年狩五年改铸五铢钱。由于五铢钱的大小轻重适宜,所以深受当时人民的喜爱,一直沿用七百余年,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货币。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钱币最早的国家,钱币品种浩如烟海,钱币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的钱币历史中,可以将钱币的主要单位分为三类,即计数单位(如贯、文)、计重单位(如两、铢)和计值单位。

汉四铢半鎏金金币是什么时候制造的

四铢半两是古老钱币,是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刘恒继位后铸造的,因朝廷法定钱重四铢故称"四铢半两".刘恒即位后亲贤纳谏,倡导以农为本,注意发展生产,紧缩通货,把从税收收来的钱储存于国库之内,不在放出,同时取消盗铸钱令,允许自由铸造,鉴于五分钱轻小于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铸行半两钱。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