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实际运用?

2023-11-16
13 阅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实际运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

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 人本主义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人本主义心理疗法, 这是一 种新型心理疗法。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焦点是解决存在的焦虑,解决个人因为生活没有意义而产生的惊慌、恐惧感,治疗一般包括通过强调自由选择,以及建立一种可以减轻空虚、焦虑和烦恼的生活方式,培养对人生的更加成熟的态度。

人文主义理论的心理疗法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本性、潜能、价值、经验等。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强调对人的经验,特别是对那些体现人类真正本性的特殊领域进行研究;强调问题中心,反对方法中心。他们还认为心理学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涉及了人的价值的科学。

自我实现就是指一个人力求变成他应该变成的样子,即将我们潜在的能力、天资、素质等全部发挥出来。假定我们每个人内部都先天地存在着一个应该成为的理想状态,并且我们在现实上真正的达到了这个理想状态,就说我们已经自我实现了。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指导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60年代开始形成,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和罗杰斯(1902~1987)。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有很多方面,但主要来自两个领域。一是欧洲影响广泛的存在主义哲学,一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和亚拉伯罕·马斯洛的研究。

不少治疗师如罗杰斯、马斯洛等,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

同时又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存在主义哲学的问世已有几百年,尽管它艰深难懂,特别是没有共同认可的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定义,但它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人存在的意义、自由意志的作用和人的唯一性等,后来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理论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阶段和自我实现等理论。

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

Rogers的在人本主义的治疗中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

社工中满灌疗法和厌恶疗法的区别

满灌疗法和厌恶疗法是社会工作中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1.满灌疗法:是一种基础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治疗方式,将客户置于一个强制性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反复的灌输来达到治疗效果。满灌疗法不考虑客户个体差异,忽略情感,过度依赖专业知识,容易产生压力,引起反抗和沮丧。2.厌恶疗法:是一种基础于人本主义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强调客户的个体差异和权利,倡导在平等的基础上和客户建立互信关系,通过激励和支持,预防和解决问题。厌恶疗法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帮助个体逐渐认识和发展自己的长处,并提供有助于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支持和技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最突出的研究成果就是发现了“价值条件化”对人们实现自我发展的阻碍影响。

“价值条件化”是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自身有机体的评价基础上。

因而完全偏离了每个独立个体的自我发展的正确道路。

这样的评价系统很容易让我们形成错误的认知,并进一步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长期发展下去内心冲突会不断增强。

自我内部"理智脑"和“情绪脑”发生分裂,自我感到紧张,不舒服,恐惧焦虑等。

为了阻止这些不好的感受频频发生,自我很快会自动形成防御机制,不断逃避问题,不敢面对真相,以此来维持自我造成的假象。

但是这种防御机制所造成的逃避问题,只能暂时缓解痛苦,长期发展下去会让我们越来越不能适应真实的环境,并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求助者中心疗法就是要帮助人们去掉价值的条件化,恢复自身有机体本身的评价系统。

不再信任别人的评价,而是更多的信任自己的真实经验和体验,慢慢从伪装的面具后走出来,成为真正的自己。

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