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古诗-中元节的宋词?
中元节的宋词
宋代关于中元节的诗词有很多,其中著名的有范仲淹的《中元夜百花洲作》和杨万里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代: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同子文、材翁、子直、萧巨、济中元夜东园望》
宋代:杨万里
杂碎轻云白锦鳞,十分圆月湿银盆。
锦鳞散尽银盆在,依旧青天无点痕。
中元节寄托哀思的诗句
中元节是一个怀念亡者的节日,古人常用诗词来寄托哀思,表达思念之情。以下3首是中元节寄托哀思的诗句:
1、《中元夜》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江南水寺观赏中元夜的月色和灯火,感受到了仙境般的美景,但同时也暗含了对故乡和亡者的思念。
2、《中元夜百花洲作》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南阳太守任上,与友人在百花洲上欣赏中元夜的月色和风景,放松心情,饮酒作乐,同时也抒发了对人间世事的感慨。
3、《中元节过长寿庵感怀》明·李之世
捣衣惊此月,乡梦起秋砧。
况值盂兰节,谁无寸草心。
金钱资佛曾,香钵趁禅林。
复想家堂荐,遥遥泪满襟。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中元节时去长寿庵参加法事,感念亡父母,流露出深深的哀思。
描写中元节的诗句中元节诗词有哪些
1、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咙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鹧鸪天》
2、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
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
忽忆三秋菊,谁锄小迳荒。
-徐集孙《中元》
3、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李郢《中元夜》
中元节的古诗四句
1、《中元见月》 边贡,明代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清代咏中元节的诗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有感》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是“倒悬”意思,盂兰与盆合起来是救器,即“救倒悬器”;另外,盂兰盆也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结束语】唐宋元明清的诗词一直是如今的文科学生们必过的一关,中元节在古代本就是鬼节不宜被提起,关于中元节的诗词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