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的由来和历史?高境庙的由来?

2023-11-23
34 阅读

高境庙的由来

史载,600多年前的南宋建炎年间,这一带的田间南侧有一条乡间小路,一直往东逢张溪宅西。过一小木桥往南,便见一座占地五六亩、门前有两只石狮子、坐北朝南的古道观“高境庙”。只因域内有一座古道观,故得此名。

高境庙初为道教场所,1924年后成为道、佛共祀庙宇,于是,名声大振,方圆十几里区域、近百个村落的善男信女烧香参拜,络绎不绝。高境庙一跃成为江湾地区规模较大、香火旺盛的庙宇之一。

圣姑庙的由来

圣姑庙是指位于四川乐山市金口河与岷江交汇处的乐山大佛旁边的一座道教庙宇。它是为纪念唐代时期的唐朝公主娄圣君而建立的。

娄圣君,名不详,唐代皇族娄昭君之孙女,唐肃宗时期的公主。据传娄圣君性格纯朴无私,具有虔诚的信仰和慈悲的行为,被尊奉为“娄圣君”或“圣姑”。

据传,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牧曾在其诗作《金口即事》中提到了娄圣君和修建庙宇的事情。杜牧在诗中写道:“遗迹多如掌上线。金吾健兮招娄圣,幽苔绿竹成青冢。倚天呜呼天竺语。”这些诗句使得乐山周边的山谷被赋予了神性。

圣姑庙的建立时间已经无从考究,可能可以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庙宇内供奉着娄圣君的神像,并成为当地信仰的圣地之一。每年的11月16日是庙宇的庙会活动日,吸引着许多朝拜者和游客前来观光和祈福。

乐山大佛与圣姑庙共同构成了乐山市著名的景观,也是四川省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关帝庙的由来介绍

历史由来

唐总章3年,陈政、陈元光奉旨开发闽南,带来了家乡所奉祀的关羽神像香火入闽,作为战士们心灵依托。后来,历代帝王为了颂扬关羽的忠义精神,不断加封,由侯而公而王而帝,宋祥符年间,赵恒皇帝召颁天下崇祀关公。当时,东山设置四铺,驻铺兵,并奉祀关公。明大祖还下令天下郡县,建武庙以崇拜,春秋二祭。

明洪武20年(1387)建铜山城时,以防倭寇,刻像祀之,以护官兵。明正德3年(1508)扩建,至正德7年(1512)落成。在庙大殿石柱镌刻着“大明正德吴子约敬送”字句。

潭城庙的由来

潭城庙是位于中国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的一座古老庙宇,也被称为鹏飞庙。它的由来与当地的传说和历史有关。

传说中,潭城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相传当时有一位名叫鹏飞的渔民,他捕鱼的船只时常受到风浪的困扰,无法获得丰收。一天,鹏飞在潭城附近的海域遇到了一位仙人,这位仙人授予了他一种神奇的法术,使他能够控制风和海浪。鹏飞因此成为了一位众人敬仰的英雄,人们为了感谢他的帮助,便修建了潭城庙来供奉他。

潭城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据说该庙最初只是一座简陋的小庙,后来经过多次的修建和扩建,逐渐发展成为现在规模较大的庙宇。潭城庙是当地的信仰中心,每年有许多人前来祈福和参观。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传说,与实际历史可能存在差异。确切的潭城庙的由来可能因历史记载的缺失或传承上的模糊而难以确定。

庙会的由来简短

1.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也是中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庙会是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