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纪年法(纪年法常见的三种?)

2023-11-26
63 阅读

纪年法常见的三种

1、年号纪年,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2、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

3、星岁纪年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

岁在甲子是指哪一年

岁在甲子是指184年。

即甲子岁,公元184年。汉代以干支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地支。甲子、乙丑、丁卯,天干与地支如此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单位,称六十甲子。古代又以岁星纪年,以岁星每年运行一个星次为一岁。公元184年,岁星运行到的星次与干支相配,正好是甲子,因此称岁在甲子。

什么为岁星

岁星 [ suì xīng ]

我国古代指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年在空中绕行一周,每年移动周天的十二分之一,古人把木星所在的位置作为纪年的标准,所以叫岁星。

甲子岁什么意思

1、岁在甲子岁应该是指“木星”,即太岁。古人曾以此纪年。

2、岁在甲子出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3、黄巾起义是在灵帝中平元年(184),这年是甲子年。

4、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世还有干支纪年法。

什么时候开始纪年

我国有确切纪年开始于公元前841年。这是后人根据西方公历纪年法推算出来的。

中国古代纪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没有这种公元纪年形式,这一年司马迁记载是共和元年。十二诸侯纪年表也是开始于这一年,分别是宋釐公十八年,周厉王三十七年,齐武公十年,陈幽公十四年,蔡武侯二十三年,曹夷伯二十四年,燕惠侯二十四年,鲁真公十五年,楚熊勇七年,卫釐侯十四年,晋靖侯十八年,秦嬴仲四年。举例来说,周厉王三十七年就是公元前841年。

(司马迁)

那么,为什么公元前841年就是确切的纪年呢?为什么不是公元前842年或者是公元前840年?

史学家司马迁经过大量的梳理和查阅资料,追根溯源,发现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纪年很混乱,或者没有记载具体时间,无法准确定位,这可能是因为史料的遗失缺乏所致。同时他发现,公元前841年之后的历史纪年脉络清晰,没有中断,可以确定准确的时间,所以他把公元前841年定为共和元年,也就是共和1年。

共和元年,西周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周厉王残暴无道,国人忍无可忍,起来暴动,赶走了他,史称“国人暴动”,这样国家没有了君王,但是国家大事需要人处理,各诸侯就一致推荐周公和召公暂时接管国家,二人共同执政,史称“周召共和”。这一事件在当时是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各诸侯国史官都记载下来了,而且都有明确的纪年,从源头上来看,这一年是非常清楚的,相当于找到了混乱的纪年的最初起始点,为各诸侯国的纪年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起点,这个起点司马迁称之为“元年”。从此,中国古代的纪年就有了统一的标准。

后世的史学家也承认其合理性,并且沿用这一标准。

(国人暴动)

对于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纪年,后世也进行了研究,国家在1996年正式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确定夏朝大约开始于前2070年,商朝大约建立在公元前1600年,西周立国定为前1046年。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从而把中国历史向前推了1200年。

(耶稣剧照)

公元前841年是现行的通用公历纪年法,西方把耶稣出生的那一年称为元年,也就是说,“国人暴动”发生在耶稣诞生前的841年。那么,耶稣诞生的那一年是哪一年呢?据西方纪年来看,是罗马城建成后的743年,这是古罗马神学家们推算出来的。后来人就沿用了,尽管从科学角度看,不尽合理,但是却方便了人们的纪年,避免了混乱。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