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唐王之涣-凉州词唐王之涣?
凉州词唐王之涣
《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凉州词王之涣王翰
王之涣和王翰都写过凉州词,分别如下。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除了他们,写过凉州词的还有孟浩然和陆游。
凉州词
(唐)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
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
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
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
思杀边城游侠儿。
凉州词
(宋)陆游
垆头酒熟葡萄香,
马足春深苜蓿长。
醉听古来横吹曲,
雄心一片在西凉。
王之涣出塞凉州词
原文: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作者: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凉州词,王之涣注音
凉州词liáng zhōu cí (唐táng)王之涣wángzhīhuàn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chūn fēng bū dù yù mén guān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王之涣《凉州词》翻译
王之涣《凉州词》翻译:
译文一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译文二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拓展资料
【诗文赏析】
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