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谷传历史背景(将适乡闾解释?)
将适乡闾解释
马上要回到故乡了。
乡闾:
1. 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 《管子?幼官》:闲男女之畜,修乡闾之什伍。
? 《南齐书?礼志上》:郡县有学,乡闾立教。
? 宋王安石《原教》:夫妇者无失其为夫妇也,率是也有赏,不然则罪,乡闾之师,族酂之长。
?2. 家乡;故里。
? 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少称乡闾,长闻邦国。
? 宋曾巩《应举启》:足迹不游于场屋,姓名不署于乡闾。
? 元秦竹村《行香子·知足》曲:壮岁乡闾,养志闲居。
? 清朱彝尊《题张上舍劭竹林独坐图》诗:十年不对乡闾竹,垞北垞南思杀人。
?3. 乡亲;同乡。
? 《后汉书?朱俊传》:俊以孝致名,为县门下书佐,好义轻财,乡闾敬之。
? 《旧唐书?高季辅传》:丑言过行,见嗤于乡闾;忘义私昵,取摈于亲族。
? 宋苏辙《巢谷传》: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
? 明无名氏《白兔记·祭赛》:乡闾来朝贺,社户保灾非。
素字是什么意思
素读音sù,在文言文中具体解释如下:
1、白色,雪白〖white〗
秦伯素服郊次,乡向而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服尚素玄。——班固《东都赋》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元·关汉卿《窦娥冤》
2、质朴;不加装饰〖simple;plain〗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唐·刘禹锡《陋室铭》
众人皆以奢靡为贵,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void〗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诗·魏风·伐檀》
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汉·王充《论衡超奇》
4、平素,往常,旧时〖ordinary;old〗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1]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明史·海瑞传》
5、寒素,低微〖poor〗。
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
已。——《三国志·贾诩传》
又如:素士(布衣之士;贫寒的读书人);素姓(平民,百姓);素品(低微的门第);素室(寒门)。
6、诚心的,真情的〖honest〗
夫公孙鞅事孝公,极身毋二……竭智能,示情素。——《战国策》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曹植《洛神赋》
7、预先〖inadvance〗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国语·吴语》
8、向来;从来就〖atall〗。
谷素多力。——《巢谷传》
如:素不相识;素不通信。
扩展资料
常见词组:
1、素不相能sùbùxiāngnéng
英文:cannotgetalongwell
解释:一向合不来
例句:其实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在理本不能有“共患难”的情谊。——《阿Q正传》
2、素不相识sùbùxiāngshí
英文:didnotknowsb.before;beneveracquaintedwitheachother
解释:向来不认识
例句:他们俩素不相识,一见面竟成了好朋友。
3、素材sùcái
英文:sourcematerialofliteratureandart
解释实际生活中未经总结提炼的形象,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
例句:为完整性的传记找到丰富的素材。
4、素菜sùcài
英文:vegetabledish
解释:不用鱼肉等,只用蔬菜、瓜果等做的菜,素菜有种说法叫”素千益“,所谓的“素”是指没
有鱼肉等,只有瓜果、蔬菜等的饭食。所谓的“千益”是指素菜有千种对人体的益处。
5、素常sùcháng
英文:usually;awaysordinarily
解释:平素;平常
例句:素常他到十二点钟才睡觉。
予以乡闾故 意思
意思是:我因为(与巢谷)是同乡的缘故。
苏辙《巢谷传》: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洲,自筠徙循.”
译文:我因为与巢谷是同乡的缘故,所以小时候就认识他,知道他的志向节操,是可以托付危急之事的人.我入朝当官,巢谷杂处于乡民之中,未曾见过一次面.绍圣年初,我因为获罪被贬职到筠州,然后从筠州调到雷州,再调到循州.
苏辙与巢果的故事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桀,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可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今至梅州矣。不旬日必见,死不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
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没者三板,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 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谷,始名榖,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