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定量观察举例(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到底是什么,举个化学上的例子解释下?)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到底是什么,举个化学上的例子解释下
定性研究一般是检验物质的成分,定量研究一般是检测物质的含量。举例来说,一包含碘盐是否合格,定性研究就是检验其中是否真的有碘元素,可以通过加酸和碘化钾溶液反应再加淀粉看是否出现蓝色。而定量研究就是检验其中碘元素的含量是否合格,不多也不少。
什么叫定性观察?什么叫定量观察
定性观察只是划定范围,而定量观察具体到数据;直接观察是没有中介的,而间接观察需要借助外在的物体。
1、 定性观察只是划定范围,而定量观察具体到数据
(1)、定性观察只是要求对物质的组成有所了解。此仅仅涉及到性质,而且只是用语言描述。定量观测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质的含量问题,需要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
(2)、定量是具体到数值,一般比较精确,定性就模糊许多。
在科学书上的观察中,什么是定量观察,什么是定性观察
定性观察只是要求对物质的组成有所了解。此仅仅涉及到性质。定量观测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质的含量问题。 定量是具体到数值,一般比较精确。 而定性就模糊许多。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缺点是什么
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描述性的数据,比如允许我们一览用户总体。但是解释它们则会遇到困难(不知道为什么)。
在研发产品的环境下,这一数据缺失会导致产品设计的严重错误。
例如,调查发现,大部分用户喜欢3D展示,这可能会导致产品团队考虑将3D展示整合进产品中。
但是,如果大部分用户只是喜欢裸眼3D,或只是在电视上观看体育赛事或动作片时才喜欢3D展示。那么,带上3D眼睛在移动设备上观看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就不是一个合理的设计方向。
此外,只有对如何使用和理解定量数据有着深刻领会的人才应当实施一项定量研究。
在定量研究中,你可以通过操纵样本量来改变p值(p值说明了你的研究发现是随机性结果的可能性),但你需要足够的样本量以获得足够的统计检验力,以确定结果是否准确。
如果因为样本量太小导致你的研究统计检验力过低,你可能没法达到统计显著性,即便结果是准确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小样本的情况下你就达到了统计显著性,你无需再增加样本量,不管怎样结果都是真实的。
通过增加样本量,你可以提高研究的统计检验力,但到一定程度,结果(统计显著性)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在这种情况看下,你需要考察效应量(effectsize)——告诉你研究变量对变异影响程度的统计量。总而言之,统计显著性告诉你研究结果是否是真实的,而效应量告诉你它们的重要性有多大。
通常情况下,如果你能够在小样本的条件下达到统计显著,这说明效应量是相当大的。解释你的数据时需要同时考虑统计显著性和效应量。
定性研究 数据收集后,研究者不是进行数据分析而是从数据中寻找趋势。
这时候,研究者会寻找在不过研究参与者之间含义相似的陈述。
一个经验法则就是,从一个参与者那里听来的话是一段轶事,从两个参与者那里听来的话可能是巧合,从三个人那里听来的话可能就是一个趋势了。
你发现的趋势可以知道产品研发、商业决策和市场策略。
由于你不能通过计算p值和效应量来验证趋势,你在应用它们时要格外小心。
而且,你应该通过不断进行的定性研究项目来继续验证这些数据。
定量定性,齐头并进 你可以使用定性研究来发现影响研究变量的因素,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构思定量研究以评价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用户偏好。
同时,你也可以通过定性研究来建立趋势,然后用定量研究来验证它。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分别是怎样的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主要区别在于所收集的资料的形式不同。
定性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来收集、分析数据,主要重点是对特定现象的表达和认识;而定量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以数字或数据的形式来收集、分析数据,主要重点是对特定现象的统计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