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的典故-有谁知道“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出自哪里?
有谁知道“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出自哪里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我校最早前身为“自强学堂”,其名也取此意。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我校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就含此一词。 用“自强”、“弘毅”,既概括了上述含义,又体现了我校的历史纵深与校风延续。 “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拓新:开拓创新,应该没有明确出处。
关于任重道远的例子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广大;毅,坚韧。要有广大的胸怀,坚强的毅力,才可成为“士”为什么为“弘”呢“因为任重,所以需的心胸宽广,为完成任务,做成事业,容世间一切可容之事;因为成就之道远,所以需要坚毅,千金不改其志,万事不改其心,一心一意,屈折前行,终会修成下果。
有一次,曾子的几个学生去想曾子请教说:“老师,读书人应该怎样做人呢?”曾子回答说,“必须刚强而且有毅力”,学生不解的又问到:为什么要刚强而且有毅力呢?曾子说:“读书人要立志治理天下,这任务重大,道理遥远,没有坚强的毅力是完不成这个任务的,你们把施仁政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胆子能说不重吗?你们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奋斗终生,能说这条道路不远吗?”
五字名言及相关典故
1、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志当存高远,志:志向。存:怀抱。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志当存高远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2、知耻近乎勇。 —— 孔丘
知耻近乎勇是一个汉语词汇,语出《礼记·中庸》。其意思是,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德。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3、温故而知新。 ——孔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处《论语》--《为政》创作为春秋时期。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4、任重而道远——孔子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有时也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这句话出自《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意思是说,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
5、民无信不立——孔子
民无信不立是孔子说的话,意思是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引申出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的意思。从这句话,还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就必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会寸步难行。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受到一些对自己学习也是对诚信的考验。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在社会上立足,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主角是元弘毅柏梓琬小说叫什么
《代嫁王妃》
故事梗概
成亲当晚,她被冷落于新房,成为众人笑柄请安日上,她受尽侮辱,夫君被贬,流放边疆,她因为一句话,一起流放面对情深意重的三位男子,她内疚不已,却只能仿若不知她只想在异世安稳的过完一生,亦或飘然远去然而,老天却不让她如愿尘埃落定,她是选择留下,还是孤身离开?
死而后已的而的意思
死而后已
【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战国·孔子《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不辞辛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示例】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永远怀念他。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近义词】鞠躬尽瘁、全心全意、摩顶放踵、鞠躬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