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柑者言作品介绍(文言文卖柑者言的译文?)

2023-12-10
73 阅读

文言文卖柑者言的译文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历一整年也不溃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色。放到市场上,卖(比别人的高出)十倍的价钱。人们争相购买他的柑橘

我买到了其中的一个,切开它,像有股烟直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枯得像破败的棉絮。我很奇怪,问他说:“你卖柑子给人家,是打算让人家放在笾豆之中供祭祀用呢,还是拿去待嘉宾用呢?或者只不过用这种漂亮的外观去迷惑笨拙、盲目的人上当呢?这样欺骗人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

卖柑橘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我依赖这个用来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吗?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难道仅仅只有我一个吗?您还没有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虎皮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拥有孙武、吴起的谋略吗?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气宇轩昂的坐在朝堂之上,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盗贼四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苦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奢靡的浪费粮食却不懂得羞耻。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令人敬畏、显赫的值得人们效仿?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败得像破棉絮呢?你看不到这些现象,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我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因而假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卖柑者言注音

卖柑者言的注音是:mài gān zhe yαn。

《卖柑者言》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所写的一篇政治寓言。讲述由买卖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深刻讽刺了有名无实者的丑恶嘴脸。

这篇文章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人物,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

金玉王朝讲了什么

题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所属朝代:明代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酉农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解释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外表像金玉,瓤子却像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内里破败。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败絮”,破旧的棉絮。

典故

明初年的大臣刘基,字伯温,元代末年中过进士,担任过一些小官。后来,他劝说朱元璋脱离红巾军领袖韩林儿建立的政权,独树一帜。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他被任命为御史中丞。

夏日的一天,刘基在杭州城里漫步,只见一个小贩在卖柑子。柑子是很难保存到夏天的,但刘基发现这小贩卖的柑子金黄油亮,新鲜饱满,就像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他便去向小贩买了几个。虽然价钱是上市时的十倍,但觉得小贩能把柑子贮存到现在,也是很不容易的事,贵就贵些吧!回家后,刘基剥开柑皮,发现里面的果肉干缩得像破旧的棉絮一样,便拿着柑子,去责问小贩为何骗人钱财。

不料,卖柑子的小贩从容地笑了笑,说:“我靠卖这样的柑子为生,已经有好几年了。买的人很多,谁也没有说什么,就是先生您不满意。”接着,小贩说道:“当今世上骗人的事到处都是,岂止是我一个?请问,那些威风凛凛的武将,从装束看,比孙子、吴起还神气,可是他们真正懂得兵法吗?那些头戴高帽、身着宽大朝服、气宇轩昂的文官,难道他们真正掌握治理国家的本事吗?寇盗横行,他们不能抵御;百姓困苦,他们不能救助;贪官污吏,他们不能处置;法纪败坏,他们不能整顿。这些人一个个身居高位,住着华美的房舍,吃着山珍海味,喝着琼浆玉液,骑着高头骏马,哪一个不是装得道貌岸然、一本正经的样子?又有哪一个不像我所卖的柑子那样,表面上如金如玉,内中却像是破旧的棉絮呢?”

刘基听了小贩的一席话,哑口无言。回到家里后,就写了《卖柑者言》这篇文章。

刘基代表作什么记

刘基代表作均被收入《诚意伯文集》。

《诚意伯文集》由明代文学家、道人刘基汇编的文学作品。基有《国初礼贤录》,已著录。其诗文杂著凡《郁离子》四卷、《覆瓿集》十卷、《写情集》二卷、《春秋明经》二卷、《犁眉公集》二卷,本各自为书。

刘基(1311~1375)字伯温,谥曰文成,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道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元统元年(1333年)进士,时年二十三岁。中举后在家闲居3年。至元二年(1336年)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后辞官返回青田故乡。至正三年(1343),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

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授命为他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为诚意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其散文,《明史》本传称其“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列为一代文宗”,他也曾自谓:“文章宋濂第一,我第二,王炜第三”。

其散文以托喻刺世界的小品最为出色。文笔犀利,比喻生动,构思巧妙,从形象所具的特征中,很自然地启发人们的联想,对现实批判尖锐深刻。如《卖柑者言》就是如此。写景状物之文则在叙事描景之中寄寓人生理想,文字简练,比喻生动,艺术表现力很强,如《松风阁记》。

诗的成就也较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诗沉郁顿挫,自成一家,足与高启相抗”。新题乐府《北风行》、《筑城词》体现民生关怀,以古朴、雄放见长,歌行体《二鬼》雄奇宏丽,浪漫奇妙,构思上与屈原《离骚》相似。

刘基的五古成就较高,代表作有《感怀三十一首》、《杂诗四十一首》,客观地反映了元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律诗的成就不如古体,但也有意象雄浑、构思严谨、格调深沉含蓄之作,如《古戍》。

刘基著作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等,后人合编《诚意伯文集》20卷。今有《诚意伯文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林家骊点校本《刘基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刘伯温的著作

代表作:《郁离子》《卖柑者言》刘基有《诚意伯文集》20卷传世,收有赋、骚、诗、词1600余首,各种文体文230余篇,主要作品有:《郁离子》《复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卖柑者言》《活水源记》《百战奇略》《时务十八策》及诗词《春蚕》《五月十九日大雨》《旅兴》《薤露歌》《美人烧香图》《蜀国弦》《梁甫吟》等。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别名刘青田,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刘基在元至顺间中举进士,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1375年5月16日,刘基逝世,追赠太师,谥号文成。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