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原文及译文?)
君子和而不同原文及译文
原文:
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 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
译文: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和,是指心中不去比斗相争;所谓不同,是指每个人的志向都能不一样。天下君子千千万万,大家的心都是人一样,而所学、所立的志向不一样;至於说“小人同而不和”,是因为小人都干坏事,因此说是“同”;喜欢互相争斗,因此说是不和。
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啥意思
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句名言,表达了君子和小人发展自己的人格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不同处境和态度。
故事的出处是《论语·中庸篇》中的一段话:“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句话意指君子要保持中庸的状态,不偏不倚地处事,而小人则以反中庸的行为表现出自己的卑劣和狡诈;君子和小人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同,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具体地说,君子同而不和,是指君子在与人交往时讲究礼仪、尊重对方、与人和谐相处,但不同流合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原则。君子之间保持合作和团结,但不会为了迎合他人而推崇别人的错误行为。
而小人和而不同,则是指小人之间相互合谋,共同达到自己的私利目的,却仍然互相攀比、争斗,没有团结一致的真正合作。小人们的价值观往往受狭隘的个人利益左右,容易为了获得个人益处而牺牲团队利益。
总之,这句话表达了君子和小人在人格、处事、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君子要保持自己的个性独立和原则,同其他君子和谐相处,而不同于小人;小人则往往为了私利达成共识,和其他小人站在一起,但彼此之间却缺乏真正的合作和团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什么意思
君子和而不同,最核心要理解什么是和,这里的和是应和的意思,应和是根据具体情况依据道德进行回应,而不是无原则的附和。所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说君子针对具体事情进行有礼有节的应和,而不简单的附和赞同;小人只根据利益关系,无原则的附和自己的小圈子,而不是根据事实进行判断,然后针对性的应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很容易理解了。君子的道德是浩然正气,就像和风,吹绿万木,教化众生;小人的道德是不坚定的,就像风中的草,随风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