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军令状-军令状是什么意思?
军令状是什么意思
1、“军令状”是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意军法受罚。
2、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并按周瑜意愿立下军令状。周瑜看来,诸葛亮自入圈套,到时候依军法惩治诸葛亮,他也有口难言。自己的计谋得逞,除掉心腹大患指日可待,周瑜怎么能不高兴呢?
军令状什么意思
军令状的意思军令状是一个汉语词汇,现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范围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军队。
军令状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军令状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军令状的起源和军队行军作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目的是加强指挥官的责任感,确保战斗的胜利。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立军令状是有极大风险的,因为军中无戏言,下军令状,白纸黑字,那是要兑现的。
扩展资料: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六:“ 范德孺 帅 庆州 日,忽 夏 人入寇,围城甚急……麾下有老指挥使,独来前曰:‘愿勒军令状,保无它。’”《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孔明 曰:‘如此,立下文书。’ 云长 便与了军令状。”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出山》:“ 乔光朴 仍是用缓慢平稳的语气说:‘我愿立军令状。’”亦省作“ 军状 ”。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 宋江 云:]既如此,立下军状,学究兄弟收着。”《水浒传》第五五回:“ 呼延灼 和 韩滔 、 彭玘 ,都与了必胜军状。”
军令状是什么意思啊
军令状的意思:现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范围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军队。“军令状”的介绍:军令状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军令状”的举例:立军令状是有极大风险的,因为军中无戏言,立下军令状,白纸黑字,那是要兑现的。
三国演义中军令状是怎么回事
《三国演义》里有很多立“军令状”的情节,比如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里,就有关羽以脑袋做担保上阵的情节。第四十六回“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里,诸葛亮也是预先立下了军令状的。当然最著名的是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马谡立下“军令状”的描写:
孔明大惊曰:“孟达做事不密,死固当然。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谡曰:“休道司马懿、张,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孔明曰:“军中无戏言。”谡曰:“愿立军令状。”孔明从之,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
在小说的下一回就写到了这“军令状”的无情与严峻:孔明喝退(王平),又唤马谡入帐。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汝若早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叱左右推出斩之。谡泣曰:“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言讫大哭。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将斩。
后人有诗曰:“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古代军令状长什么样子
1、军令状没有固定的格式。内容简明扼要:接受了什么任务,保证完成,如果不能完成任务,自愿承担什么后果,愿依军法治罪。
2、“军令状”,顾名思义它的起源和军人行军作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接受任务者的责任感,确保战斗的胜利。现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3、立军令状,贵在自我加压,不留后路。举例:《三国演义》中蜀将马谡为守街亭立下军令状,后街亭失守,丞相诸葛亮不得不军法从事,这就是有名的历史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