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诗歌十六首-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他》的诗词是什么?

2023-12-24
17 阅读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他》的诗词是什么

1、原文叫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

2、简析这首诗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诗情画意的描绘,表达诗人身居英国伦敦,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眷念。诗中。每段开头都渲染了不同的景色.以引起感情的抒发,营造优美的诗歌意境,美丽的景色引起人们无穷的想象。

3、作者简介刘半农原名刘寿彭,改名刘复;字伴侬、瓣秾、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落叶刘半农赏析

新文学运动闯将刘半农作于“五四”时期的一首白话短诗《落叶》

整首诗在语言上完全采用质朴、清新的白话入诗,格式上又选取那种句子参差不齐、音节自然流转的自由体,使“落叶”的形象在给人一种熟悉的古典情感的审美体验的同时,更多的流露出为传统诗读者感到“陌生”的洒脱、奔放的美感,诗的结尾处诗人运用重复手法渲染的“悲秋” 情绪更透出通常只有现代人才可能具备的那种沉痛、深刻的生命体验。《落叶》一诗所拥有的崭新的审美质素和情感内容却是此前的古典诗歌所无法提供的,由此足以见出新诗不容否认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50到70年代的诗歌集

1917年2月 《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现代诗歌诞生,次年再次刊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的白话诗

1920年3月 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白话诗的创作

1921年7月 文学研究会: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社团成立,代表诗人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

1921年7月 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郭沫若等人成立创造社,前期的创造社具有唯美抒情倾向,后有冯乃超等参加

1922年3月 湖畔诗人: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诗社,形成了历史上的湖畔诗派

觉醒时代中的诗句

1.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这一句诗源自白居易的《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出现在第五集。

当时陈独秀前往北京为《新青年》筹措股金,时任北大教授的钱玄同与其神交已久,两人相约在陶然亭一聚,与钱玄同一同前去的还有文学翻译家,鸳鸯蝴蝶派报人,刘半农。

那日,北京下着大雪,钱刘二人备下花雕酒,与陈独秀在陶然亭上把酒言欢。

大雪纷飞,琴音袅袅,美酒飘香,当真是雅致极了。

刘半农情不自禁吟道“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这句诗原是白居易为刘禹锡所写,两人晚年同居洛阳,交往甚密。

在一次聚会后,白居易写下这首诗,相约重阳佳节再回,到时一醉方休,陶然共乐。

刘半农这里引用这句诗,既与“陶然亭”相契合,也表达了三人一见如故,豪爽痛饮的愉悦之情,可谓是一语双关。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一句诗源自陆游《示儿》,出现在第27集。

在巴黎和会中,山东半岛主权被移交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群情激愤。

郭心刚得知此事后,一夜白头。

他想起父亲临终一直念叨着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本以为终于可以去父亲墓前,告诉他青岛已收回的消息,没想到竟是如此结果,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

第29集时,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临终遗言,让白兰将他的骨灰带回青岛胶州湾老家,与他的父亲葬在一起,待中国收回青岛后,去他的坟前告诉他和他的父亲。

这首《示儿》可以说是郭家两代人,也是当时很多人的写照。

陆游我们都知道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致力于收复中原,无奈“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临终留下这首诗,既表达了大业未成的遗恨,同时也流露出了他的坚定信念。

剧中引用陆游此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令多少人潸然泪下。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一句词源自苏轼的《定风波》,出现在36集。

陈独秀因散发传单《北京宣言》,被北洋政府抓捕。

在狱中,面对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湘的威胁,陈独秀丝毫不肯妥协,坚持自己的信仰。

在吴炳湘离开后,他放声高歌,吟唱的正是苏轼的《定风波》。

苏轼写这首词时,正值人生低谷。

彼时的他因为一场“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

仕途受挫,漂泊异乡,其中的心酸苦闷可想而知。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灰心绝望,反而在雨中高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的豁达豪迈千百年来,感染了无数人。

陈独秀在狱中吟唱苏轼这首词,既表达了身处逆境却依然从容淡定的旷达情怀,也流露出了不畏强权,绝不妥协的无畏精神,令人钦佩。

4.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这一句诗源自杜甫的《春日怀李白》,出现在43集,也就是大结局。

陈独秀准备南下广州,临行前写信邀李大钊和胡适来上海相会。

此时三人的思想理念,政治信仰已然出现了分化,但他们依旧坦诚相待,在山间把酒临风,共吟杜甫的这首《春日忆李白》。

李杜相交是诗坛上的一大佳话,两人相差11岁,李白天下闻名,而彼时的杜甫默默无闻。

根据记载,他们一生就见了三次,自齐鲁分别后,各奔东西。

两人天涯相隔,杜甫一直惦记着这位老大哥,写下了很多怀念李白的诗歌,这首《春日忆李白》便是其中的代表。

诗歌尾联“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将诗人渴望再次相聚的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这句诗用在即将分别的三人身上也是十分恰当。

山岳相隔,世事茫茫,但他们仍希望有朝一日,还能把酒论文,三人的情谊由此可见。

当然除了这四句,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引人共鸣,为这部剧增添了不少魅力。

适合朗诵的文章,诗歌

诗歌类

1、余光中的《乡愁》;2、席慕蓉的《乡愁》;3、敖红亮的《乡愁》;4、北石的《乡愁》;5、冯至的《南方的夜》;6、刘半农教的《我如何不想她》 ;7、何其芳的《预言》 ;8、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9、徐志摩《再别康桥》;10、闻一多的《死水》11、 《送给天堂的孩子》;12、《为了那盏温暖的灯》;13、周国平的《邂逅》;14、艾青的《我爱这土地》;15、郭小川《望星空》;16、郭沫若的《地球 我的母亲》;17、周聪的《多情自古江南雨》;18、快乐的漂泊的《拥抱春天》;19、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

短诗18首朗读目录:

1、《静夜思》 李白

2、《商山早行》 温庭筠

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4、《锦瑟》 李商隐

5、《黄鹤楼》 崔颢

6、《饮酒》 陶渊明

7、《月下独酌》 李白

8、《出塞》 王昌龄

9、《登鹳雀楼》 王之涣

10、《凉州词》 王之涣

11、《行路难》 李白

12、《登高》 杜甫

13、《诗经·关雎》

14、《诗经·蒹葭》

15、《短歌行》 曹操

16、《龟虽寿》 曹操

17、《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18、《将进酒》 李白

词曲30首

1、《一剪梅》 李清照

2、《声声慢》 李清照

3、《钗头凤 》陆游

4、《钗头凤》 唐婉

5、《江城子》 苏轼

6、《雨霖铃》 柳永

7、《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8、《如梦令》 李清照

9、《水调歌头》 苏轼

10、《虞美人》 李煜

11、《鹊桥仙》 秦观

12、《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13、《木兰辞》 纳兰容若

14、《长相思》 纳兰容若

15、《蝶恋花》 欧阳修

16、《蝶恋花》 柳永

17、《浣溪沙》 晏殊

18、《踏莎行》 欧阳修

19、《唐多令》 吴文英

20、《卜算子》 李之仪

21、《千秋岁》 张先

22、《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23、《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24、《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25、《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26、《兰陵王》 周邦彦

27、《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2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29、《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30、《天净沙》 马致远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