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什翼犍?拓跋什翼犍的读音?

2023-12-29
14 阅读

拓跋什翼犍的读音

跋什翼犍的读音是tuò bá shí yì jiān。

跋[bá]汉语汉字

跋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bá。它有两种词性:【动词】1、通“軷”。2、登山涉水。3、勒马回转;骑马驰逐。4、踩,践踏。【名词】1、通“茇”。2、草木的根或主干,泛指根源,根本。3、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文章或书画作品的后面。

字源:形声字。字从足,从犮(bá),犮亦声(指汉字中合体字的意符兼有声符的作用)。

拓跋珪祖先

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拓跋涉珪,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母为献明皇后贺兰氏。

拓跋珪是慕容垂的外孙吗

拓跋珪是代国强人拓跋什翼犍的嫡孙,其父拓跋寔为了保护拓跋什翼犍免被刺杀,受伤而死。几个月后,拓跋珪出生,所以他是个遗腹子。

拓跋寔是拓跋什翼犍的次子,母亲是慕容氏,慕容皝之女。因而,拓跋珪身上也有慕容氏的血统。

按辈分,拓跋寔是慕容垂的外甥,和慕容宝是表兄弟,应该叫慕容垂舅舅,那拓跋珪就得叫慕容垂舅爷了。

这种部落或国之间的政治联姻,古今中外,都非常普遍。

论拓跋鲜卑之得名:“拓跋”究竟是什么含义

拓跋姓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为黄帝后裔有拓跋氏。

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

源流二:

1、出自鲜卑拓跋部落。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

2、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酋长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

3、公元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逐渐强大起来。公元376年,前秦王苻坚攻代,什翼犍战死,代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孙)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或者“后魏”(三国魏之后的魏)拓跋魏(拓跋氏所建的魏);在拓跋宏493年迁都洛阳并改姓“元”后,也称元魏。

鲜卑分裂成哪五个

1 代国(315——376)

西晋末年,拓跋猗卢统一拓跋鲜卑部。315年,晋愍帝册封拓跋猗卢为代王,代国成立。338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代国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376年,前秦苻坚发兵伐代国,什翼犍兵败奔逃后被杀,代国亡。

2 北魏(386——534)

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初,代国国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鲜卑人拓跋珪趁前秦内乱时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并于当年四月,迁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3 辽东公国(334——336)

鲜卑人慕容仁所建立。333年,慕容皝继任鲜卑慕容部首领后,其弟慕容仁谋叛,不久占有辽东之地,与占有辽西走廊慕容皝互相征伐,慕容部一分为二。334年,慕容仁自称平州刺史、辽东公,建立辽东公国。336年,慕容皝率军杀慕容仁,灭亡辽东公国。

4 前燕(337——370)

337年,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皝在辽西自立为燕王,前燕建立。随后,前燕不断南下,先后击败后赵、消灭冉魏,入鼎中原。370年,前燕15万主力部队被前秦宰相王猛所率领的前秦军歼灭。末帝慕容暐(Wei)被前秦抓获,前燕灭亡。

5 西燕(383——394)

鲜卑人慕容泓所建立,定都长子。383年,趁前秦分裂之际,被前秦俘虏西去的数十万鲜卑人在前燕皇族慕容泓的带领下起兵反秦,建立西燕。西燕建立后,与同样出身前燕皇族的后燕政权争夺正统地位,394年被同宗的后燕所灭。

6 后燕(384——407)

前燕皇帝慕容皝儿子慕容垂建立,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迁往龙城(今辽宁朝阳)。384年,留在前燕故土的慕容垂听说慕容泓在西边称帝后,在荥阳称燕王,建立后燕。395年参合陂之战、397年柏肆之战,北魏军连胜后燕,后燕主力覆灭,都城中山被攻破,国土被一分为二,后燕由强转衰。此后,后燕迁都北方的龙城,仅控制东北一隅,退出中原。407年被北燕所取代。

7 南燕(398——410)

后燕皇室慕容德所建立。后燕皇帝慕容宝在位时,叔父慕容德镇守邺城。397年,北魏攻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慕容宝北逃龙城。北魏攻破中山后,后燕被截为南北两部分。398年,慕容德率部南徙滑台,占据南部,自称燕王,以山东省为主体建立南燕。410年,亡于东晋刘裕的北伐。

8 南凉(397年-414年)

鲜卑政权,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秃发”来源于“拓跋”的异译,与拓跋家族同源。汉魏之际,拓跋氏的一支从塞北迁到河西,称为河西鲜卑。河西鲜卑一开始依附于吕光的后凉政权。397年,河西鲜卑酋长秃发乌孤与后凉决裂,建立南凉,建都乐都(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控制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部分。414年,西秦趁南凉大军西征吐谷浑之际,偷袭乐都,灭亡南凉。

9 西秦(385年-400年,409年-431年)

陇西鲜卑首领乞伏国仁所建,都苑川(今甘肃兰州西固)。385年,鲜卑酋长乞伏国仁在陇西称大单于,并被前秦封为苑川王,西秦建立。400年西秦君主乞伏乾归败于后秦姚兴,遂依附后秦,国灭。409年乞伏乾归复国。最盛时期,其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区。431年被夏国所灭。

10 吐谷浑(285——663)

鲜卑人慕容吐谷浑建立。慕容吐谷浑与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父亲慕容廆是兄弟,由于兄弟不和,慕容吐谷浑率部离开辽东西去,来到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统一了当地的羌、氐部落,建立了多民族国家吐谷浑国。663年,吐谷浑被吐蕃所灭,余部内附唐朝。

11 西魏(535年―556年)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与东魏对峙。至557年被北周取代。

12 东魏(534年―550年)

534年,北魏分裂,高欢拥立年仅十一岁的北魏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都邺城,以晋阳为别都,高欢坐镇晋阳遥控朝廷。西魏度对峙。550年,元善见禅位于高欢之子高洋,东魏灭亡。

13 北周(557年-581年)

鲜卑人宇文觉建立。宇文觉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儿子,宇文泰死后,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长安,史称北周。581年,北周被外戚杨坚取代。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