弢字怎么读?王弢读音?
王弢读音
王(tao)(会意。从弓,比(tāo),象下垂的装饰物。本义:弓袋)
同本义 [bow case]
弢,弓衣也。——《说文》
弢无弓。——《国语·齐语》
矢服谓之弢。——《小尔雅》
吾伏弢呕血,鼓音不衰。——《左传》
囊;套子 [case]
乃内旌于弢中。——《左传·成公十六年》
韬略,用兵的谋略 [military strategy]
从说之则以金版六弢。——《庄子·徐无鬼》
《周史六弢》六篇。——《汉书·艺文志》
〈动〉
通“韬”。隐藏 [cover up]
弢迹匿光。——陆机《汉高功臣颂》
又如:弢弓(藏弓入弢);弢光(弢迹匿光的省语。指隐藏光彩才华,不表露于外);弢迹(收敛形迹);弢铃,弢藏(隐藏);弢敛(收敛,敛藏)。例如:
韬舌辱壮志,叫阍无助声。——杜牧《感怀诗一首》
韬光晦迹,韬光讳彩(收敛锋芒;隐藏踪迹);韬日(日光隐藏);韬世(比喻度量之大,足以容世);韬光(收敛光彩,比喻人怀才不露);韬沉(隐逸);韬含(谙记,熟诸);韬表(弥封书表);韬面(遮面)
弢字广州话读音
1、弢〈名〉tāo (会意。
2、从弓,比,象下垂的装饰物。
3、本义:弓袋) 同本义 弢,弓衣也。
4、――《说文》 弢无弓。
5、――《国语·齐语》 矢服谓之弢。
6、――《小尔雅》 吾伏弢呕血,鼓音不衰。
7、――《左传》 囊;套子 乃内旌于弢中。
8、――《左传·成公十六年》 韬略,用兵的谋略 从说之则以金版六弢。
9、――《庄子·徐无鬼》 《周史六弢》六篇。
10、――《汉书·艺文志》 弢 〈动〉 通“韬”。
11、隐藏 弢迹匿光。
12、――陆机《汉高功臣颂》 又如:弢弓(藏弓入弢);弢光(弢迹匿光的省语。
13、指隐藏光采才华,不表露于外);弢 弢tāo 1.弓袋。
14、 2.泛指袋子、套子。
15、 3.引申为用袋子套起来。
16、 4.束缚,禁锢。
17、 5.同"韬"。
18、隐藏,收敛。
19、 6.同"韬"。
20、韬略。
21、古有兵书《六弢》。
22、 7.铠甲。
左边一个弓右边一个山支读音
弢
[ tāo ]?
部首: 弓
笔画: 8
五行: 火
五笔: XBHC
基本解释
同“韬”。多用于人名。
详细解释
〈名〉
(会意。从弓,比(tāo),象下垂的装饰物。本义:弓袋)
同本义
弢,弓衣也。——《说文》
弢无弓。——《国语·齐语》
矢服谓之弢。——《小尔雅》
吾伏弢呕血,鼓音不衰。——《左传》
囊;套子
乃内旌于弢中。——《左传·成公十六年》
韬略,用兵的谋略
从说之则以金版六弢。——《庄子·徐无鬼》
《周史六弢》六篇。——《汉书·艺文志》
〈动〉
通“韬”。隐藏
弢迹匿光。——陆机《汉高功臣颂》
又如:弢弓(藏弓入弢);弢光(弢迹匿光的省语。指隐藏光采才华,不表露于外);弢迹(收敛形迹);弢铃,弢藏(隐藏);弢敛(收敛,敛藏)
束缚;禁锢
解其天弢。——《庄子》
弓字旁右边加叟是什么字
弓字旁右边加叟是“弢”字。
“弢”,读音为tāo,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弢”的基本含义为弓袋;引申含义为囊,套子。
在日常生活中,“弢”也常做动词,表示通“韬”,隐藏,如弢弓、弢光。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说文】弓衣也。从弓,从。垂饰,与同意。【左传·成十六年】鄢陵之战,楚共王召养由基,使射吕錡,中项伏弢。【注】弢,弓衣也。
又旌囊也。【左传·成十六年】内旌于弢中。【疏】弢是盛旌之囊也。
又六弢,书名。与韬通。【庄子·徐无鬼】从说之,则以金版六弢。【释文】司马崔云:金版六弢,皆周书篇名。或云祕识也。
士弓加个役的右偏旁
应该是“彀”字之误。
“彀”,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gòu,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从弓声,意思是张满弓。
“彀”的基本含义为使劲张弓,如彀中、入彀。引申含义为箭靶。古同“够”。
在日常使用中,“彀”也常做名词,表示箭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