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之昭昭出自?
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之昭昭出自
出自《孟子.尽心下》。
原文: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
孟子说:“贤能的人用他明明白白的道理使别人也明明白白;现在的人却要以自己迷迷糊糊的道理使别人明明白白。”
这是孟子对治世之道的评论。太平盛世时,为政者懂得仁爱德治的道理,自身正,老百姓也明白该怎么做,因而天下太平,这就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到了战国时期,为政者自身不正,不明白实行仁政的道理,却要老百姓去做,这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孟子对时政的批评。后人以此成语批评不懂装懂的人。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什么意思
? ? ?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意思是: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出处: 孟轲《孟子 尽心下》
? ? ? ?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使其昏昏与其昭昭是什么意思
1. "使其昏昏与其昭昭"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让人处于迷惑、不清醒的状态,或者是让人保持清醒、明白的状态。2.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使民以时知有所作,昔者先王以待后时而动于前,成事不说,遂以昏昏。今者奚遽然。”意思是说,让人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及时行动,而不是像古代的先王一样等待时机,结果事情没有做好,反而让人处于迷惑的状态。现在我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人的思维状态。3. 这个成语可以引申为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行动,不要被外界的干扰和迷惑所影响,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什么意思
意思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全文(节选)如下: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如下: 孟子说:“贤人用自己清楚明白的道理使别人也清楚明白,现在的人却要用连他自己都糊里糊涂的道理去使人清楚明白。”
释义如下: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以其昏昏却欲使人昭昭
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出处: 孟轲《孟子 尽心下》
? ? ? ?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