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后期五代十国(唐朝之后五代十国是怎么回事?)
唐朝之后五代十国是怎么回事
五代是指继唐朝后的五个据有中原腹地的正统王朝,十国是五代期间存在的十个割据势力。唐僖宗时爆发黄巢之乱,唐王朝惊惶失措,剿抚并用,黄巢部将朱温叛变归顺朝廷,被赐名全忠,朱温从节度使一步步走向梁王,成为各藩镇实力最强的一支,907年朱温废唐哀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是五代第一个朝代。
在唐末藩镇割据时,梁王朱温与晋王李克用结仇,随后两家兵连祸结战火不断,朱温前期占据优势。李克用死后,半截英雄李存勖继位,拉拢分化连消带打瓦解梁军势力,经过连场恶战,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是第二个朝代。
后唐皇帝李从珂迫反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并称儿皇帝,借来契丹兵攻灭后唐,建立(后)晋,此为第三个朝代。晋出帝石重贵激怒契丹,契丹出兵攻灭后晋,又祸乱中原,受到各地军民的抵抗,耶律德光不胜其烦,感叹“不意中原人如此难制”,便撤兵北归。
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辽晋交兵时拥兵观望保存实力,待契丹撤军后便出来摘桃子,收拾旧山河,947年,刘知远称帝,建(后)汉,这是第四个朝代。
刘知远死后其子刘承佑继位,鉴于节度使权大难制,武夫专擅国政,于是诱杀杨邠、史弘肇、王章,又派人前往邺都谋杀郭威,激起了郭威反叛,951年灭后汉,建(后)周,此为第五个朝代。(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代周建立(北)宋。与五代同时存在有十个地方政权,其中南方九个,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北方有刘知远之弟刘崇继承的(北)汉。即“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史称十国。
北宋取代后周后,遵循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原则,对原十国中剩下的国家进行吞并,之前,南唐灭掉了吴、南楚,后唐灭掉了闽和前蜀。北宋在赵匡胤的努力下,先后灭亡了后蜀、吴越、南唐、南汉、北汉、南平。统一南方。华夏大地,只剩北方辽国和割据势力十国中仅存的北汉。
郭威兵变推翻后汉,在950年建立后周,时刘知远的弟弟刘崇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尹,第二年割据河东十二州称帝,初期沿用后汉乾祐年号,史称北汉。刘崇连结辽国,与后周屡次对阵,北汉历经四帝。柴荣,赵匡胤屡次进攻均因辽国的介入法平定。
979年,宋太宗进攻北汉,先击败辽国援兵,又与刘继业(杨令公)等大战,强攻北汉首都晋阳,北汉主刘继元出降,至此,五代十国宣告结束。鉴于河东地势险要,军民勇悍,宋太宗借口天象有变,迁徙当地人民入洛阳,火烧晋阳破坏地利。
隋唐五代十国的历史划分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南方的统一。
隋唐五代又十国的意思
意思是后期社会比较动荡,政权更新频繁。
五代十国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并且五代称呼最早来源于北宋史学家薛居正监修的《五代史》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是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而且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赞
五代之后的王朝
五代之后是北宋王朝。
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
唐五代是什么时期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
五代指这五个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统史学家们一般称五代为中原王朝,十国为割据政权。
五代不是某一个朝代,而是介于唐宋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