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认可:脾气特别好,不体罚学生,但就是教学能力不足,总是教不出好成绩的老师吗?

2022-09-13
173 阅读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与差,是一个综合的原因,与家庭、学校的教育有关,与孩子自身的智商、努力有关。

如果排除家庭教育、孩子本身的因素,把它仅仅归于学校,就有些偏念了。

抛开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的因素不谈。

影响老师教不出好成绩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教学能力不足,二是教学管理的责任心不强。

问题一:教学能力不足70后的学生遇到的这种情况较多。

那时候,有不少民办老师代课,业务水平低,有一部分是高小文化,先是在村办扫盲班任教,后来适逢教育改革选拔到村小代课。

有的老师本身自己识字不多,教学能力不足,代课显然吃力。

老师自己有一桶水,全部倒给学生了,满足不了求知的欲望,大多是不遗余力,却教不出好成绩。

不过,那时候的老师,也都是边教边学,有时在星期天集体到乡里培训,有时在学校里组织同事间的听课学习。

我父亲那时也就是高小文化,后来还一直进修到中师。

那时候的老师,虽然有人教不出好成绩,就凭那股学习劲儿,也会被家长理解、接受和认可。

现在,由于一些乡村学校老师缺乏,选聘了一些代课老师。

其中,有的教学能力不足,经验缺乏、水平偏低,也曾出现过教不出好成绩的现象。

尽心尽力却教不出好成绩,家长也能理解其心情。

因为,这是教育现状的大气候因素影响所致,问题二:教学管理责任心不强教学管理严格的老师,通常是班级纪律严明,学习气氛好,学生安心于学习,班级整体成绩无疑很好。

带这样班级的老师,大多会有惩戒的现象发生。

不管理班级纪律,只管上课,用心教是自己的事儿,不想学是学生的事儿。

这样的老师,在所带的班级中,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强、自控力较好、想学又努力,学习成绩肯定有好的。

但班级的整体成绩不会理想。

班级的纪律差,想学习的孩子往往被一些熊孩子干扰,是件很烦的事儿。

这样的老师,学生和家长如果说喜欢,一定是碍于情面,说了违心的话来敷衍他。

结束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才。

家长衡量好老师的标准是尽心尽职,孩子有个好成绩。

教学能力不足就是能力的事情,教不出好成绩与脾气没有关系。

教学能力不足,脾气虽然特别好,好到不管理班级纪律,不问孩子学不学,其结果是糟糕的。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