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子没有熄火的时候,又打火一次对车子发动机有害吗?
问题简化一下就是,当车辆处于启动的时候再次打火,会不会让启动机齿轮与飞速旋转的飞轮形成接触,产生打齿?
实际上是不会的,至少对于绝大多数的车辆而言启动机是否工作的命令会受到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监控,作为执行者的ECU有权限终止错误的启动机工作指令,所以车辆处于启动状态下,即便将钥匙拧到START位一百次、一千次,ECU也不会执行启动机的工作命令,所以不存在启动机齿轮与飞轮的接触问题,也就不会出现打齿、自然就不会损伤发动机。
。
。
早期的启动装置的逻辑为通电即工作说起这话就有些久远了,压知道很早之前的汽车是没有电子控制单元的,可以说那个时代的车辆机械性较强;而那时候的启动机开关其实就是车钥匙孔上的START,一旦将钥匙拧到这START位上,那么就实现了电源接通,启动机被通电则必然要进入工作状态,启动机齿轮必定要与飞轮接驳;这就是早期的控制方式,钥匙孔上的START位与启动机处于直连状态,不受其它系统干预(如下图所示,早期的启动机控制电路)在这种早期的设计中,发动机与启动系统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而不被协同管理,所以启动机根本不会管发动机是否处于旋转,只要给它通电,那么启动机就一定会与飞轮接触,所以打齿现象存在,至于会不会打坏,就得看运气了,点子好啥事没有、点子差启动机齿轮与飞轮必然要有一个出问题;由于这种发动机已启动时再次通电启动机的问题并不少见(糊涂的车主不少),所以也产生了早期机械层面上的限制方式,比如给通电启动机附加上一些约束条件,只有在将离合踏板踩到底的时候,拧钥匙到START位才会通电启动机,用这种方式来防止车主误操作,不过效果一般!在电控单元时代,启动机的控制方式如今的汽车无论高、中、低端,都有电子控制单元ECU,汽车在进入电控单元时代后变得更容易操作、运行机制也变得更为合理;比如从化油器发展到电控内燃机之后,发动机再也不会无脑喷油了,而喷多少油、怎么喷都由ECU来决定,相比较人控操作而言,单片机的稳定性、出错率都更低,实际上单片机出现误操作的概率很低。
。
。
在引入电控单元之前,启动机的控制电路由钥匙孔上的START位直接控制,而引入电控单元之后,启动机控制电路的权限被ECU接管,而START位从执行机构变为命令发送机构;而这个时候的执行原理就是拧钥匙到START位,向ECU传递通电启动机的命令,ECU在接收到命令之后,首先会对发动机的实时状态进行一次判断,如果发动机处于熄火状态,那么ECU会执行通电启动机的命令,启动机齿轮带动飞轮完成启动;而ECU如果发现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那么通电启动机的命令被终止,也就不会有后续的动作了,所以在如今ECU掌握车辆各个系统执行权限的情况下,在发动机已经启动时,启动机不会被通电!写到这您还认为当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时,再次拧到START位会有损害么?
鄙人不排除市场中还有极少数启动机控制电路不受ECU掌控的车辆存在,但对于绝大多数车辆而言,启动机的控制电路都是被ECU所接管,所以对于这样的车辆而言,车主犯糊涂、误操作没事,ECU不会糊涂的,所以启动机不会随随便便的被您一拧就启动,您都能想到的问题,难道世界上那么多主机厂的工程师想不到么?
这个道理容易理解吧?
而一键启动车辆逻辑也是如此,只是有些具体上的小差异,比如在发动机已经启动的时候再次按下启动按钮、会熄火,这是在原地上的执行方式;而当车辆处于行驶的状态下,再次按启动按钮车辆不会熄火,而再第二次按则回熄火,即便处于行驶中也会;这就是主机厂为了防止误操作采取的限制手段,总不会连续误操作两次吧?
所以第二次按启动按钮时,就会执行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