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该如何解释这句话?

2022-11-01
12 阅读

原文: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注释:(1)上善若水。

这里"上"字是"最"的意思,当副词用。

不当方位词用。

"水"的形象,是圣人"道"的体现。

因为圣人的言行类似于水,而水的"德行"近于道。

全句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

(2)恶:读(Wu四声),讨厌、憎恨的意思。

常跟"好(hao四声)连用作"好恶。

(3)几于道:几:接近。

全句:接近于道。

译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名句理解: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润万物而与世无争,哺育众生但不求厚报,养育天地却从不自恃。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当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

可是它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常心态,不张扬,哪里低往哪里流,哪里洼往哪里聚,甚至越深邃越安静。

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如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养山山青,哺花花俏,不挑三拣四,不嫌贫爱富。

⋯⋯关于"道"的理解。

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的"德"。

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

而是修"道"者所必备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

"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

即没有"德"为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失败。

修"德"是为修道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道和德 的标准不一样。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