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里太子是老几?
《庆余年》原著中,庆帝前后一共生了六个儿子,太子李承乾大排行是老三。
但按照庆国法律,太子是不计入皇子排行的,再加上范闲是私生子所以没进老李家族谱,所以本来应该是老五的李承平变成了三皇子。
大皇子李某某(跟庆帝一样有姓没名),宁才人所生。
庆帝当年第一次北伐,结果被战清风包饺子,差点全军覆没,刚好又遇到霸道真气爆体经脉全毁,变成了一颗植物帝。
亏得陈萍萍率领黑骑千里奔袭,把庆帝从敌军中捞了出来,在回国路上俘虏了一个东夷城女奴宁儿,负责照顾庆帝的饮食起居。
由于长时间相处一起吃苦一起照顾植物庆帝,让陈萍萍跟宁儿之间摩擦出了类似爱情的火花。
庆帝身为一个情场老手敏感的察觉到这一点,回国之后庆帝回复了行动力,二话不说就把宁儿纳入后宫,封为宁才人,作为对陈萍萍救命恩情的回报。
毕竟陈萍萍是个太监,不能那啥,所以作为主子就代劳了。
由于庆帝在经脉尽毁后进入了大宗师境界,所以中奖概率极高,很快就造出了大皇子。
由于大宗师真气的加持,再加上宁才人有东夷城的蛮族血统,所以大皇子生得孔武有力,小小年纪就弓马娴熟。
由于有外族血统不能继位,所以被庆帝安排成了边将候补,十几岁就送出了皇城。
正因为庆帝跟皇族都不待见自己,再加上陈萍萍跟宁才人的暧昧之情,所以大皇子一直把陈萍萍当成自己亲爹,后来庆帝杀了陈萍萍,大皇子也跟着范闲一起背叛了。
二皇子李承泽,淑贵妃所生。
对于这个儿子,庆帝打心里是不太瞧得上的,正如他对二皇子的评语“心思过伪,无凛然之气”。
二皇子的毛病就是聪明,而且是过于聪明,以至于有点虚伪了。
他的行为模式跟真实想法经常对不上号,甚至庆帝都捉摸不透,所以就把他定位成了太子的“磨刀石”。
说好听点是磨刀石,其实就是陪太子练级的工具人。
太子性格太软弱,而且养尊处优危机感不足。
于是庆帝就假模假式的公开踩一捧一,把二皇子捧上天,十几岁就让他去御书房听政,夸他德才兼备,后来又封了亲王,不断给他扶持势力。
在外人看来,二皇子将来就是要代替太子,成为皇位接班人的特殊存在,就连二皇子本人一度也有这种错觉。
但这种十几年如一日,光放空枪不给实弹的操作,让二皇子也明白了庆帝的真实想法。
也逐渐让他打心里恨透了这个不拿自己当盘菜的父皇,于是二皇子从最开始积极表现抢夺皇位,变成了自暴自弃当搅屎棍,只要能看到太子倒霉,给庆帝添堵,二皇子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
最后二皇子跟长公主李云睿、太子一起谋反,兵败后服毒自杀,给庆帝留下四字祝福“鳏寡孤独”。
太子大排行老三,皇后所生,血统最纯正的一个皇子,同时也是庆帝最重视的接班人。
可庆帝表达对太子重视的方法,在太子看来就是霸凌,于是这份畸形的父爱最终毁了太子。
在庆帝的眼中,太子无论哪个方面去衡量,都是最适合而且雷打不动的接班人。
从内因而言,太子为人宽仁,适合做一个守成之主。
而且这种性格的人登基之后,也不会对其他皇子下手。
相反那个虚伪又做作的二皇子如果登基上位,第一件事肯定就是效仿嬴胡亥,把所有兄弟都送土里去。
从外因而言,太子登基不会形成一股威胁老李家的外戚势力。
历史上君王最忌讳的就是新皇帝的班子里,混进一大票后党的三亲四戚,然后各种姿势把持朝政,把自己铺好的政局搅和得一塌糊涂。
而太子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当年的太平别院血案后,庆帝已经把皇后一族彻底清理,杀了几天几夜人头摆了几里地,除了皇后太后两个老娘们,户口本上已经没有任何五服以内的亲戚了。
所以太子继位后,就是皇后变太后,母子两个组团刷新地图,老李家江山也能够完美传续下去。
但太子因为继承了皇后一部分二百五的基因,脑子天然有点呆萌,所以庆帝就给他扶持了一个打擂台的二皇子,让太子能够在危机感和压力下成长发育,变成一个拥有帝王心术的完美接班人。
结果庆帝千算万算,忽略了太子本身的性格软肋。
正因为皇后当年被庆帝把家族给清零了,导致东宫没有可以仰仗的势力,本来就极度缺乏安全感。
这时候庆帝再玩了命的捧二皇子,让太子内心彻底崩溃绝望。
而太子选择释放压力的方式不是庆帝希望的茁壮成长,而是用堕落来逃避现实。
于是乎太子在那方面需求极其强烈,而且还喜欢去皇宫外边寻欢,最后染了一身花柳病回来,变成皇族最大的笑话。
这破事儿还只是个开始,庆帝最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亲妹妹长公主也参合进了太子二皇子这个蛊盆里,而且玩得比庆帝还嗨。
长公主表面上支持太子,背地里跟二皇子暗通款曲,两人一起利用明家跟北齐走私,出卖庆国的利益。
但实际上长公主还是站队太子,而且她为了让自己跟太子的捆绑得更瓷实,在太子花柳病痊愈后,长公主跟他滚了床单,说白了就是乱L。
而这破事儿背后,有陈萍萍跟范闲两个推手,陈萍萍安排费介配制特效药治好了太子,又通过宗亲府给太子一张补肾的药方,踩着长公主从信阳回广信宫的点送进东宫。
太子拿到药方后迫不及待的就去跟姑姑实战了,两人这边玩得正嗨,那边范闲拿到了证据,安排自己在东宫的眼线洪竹偷皇后玉珏嫁祸给宫女,宫女被皇后打死,闹到庆帝那里。
庆帝觉得死个宫女怎么会闹这么大,于是安排洪四庠去查背后有没有别的猫腻,结果一查就把太子长公主的丑事给抖出来了。
这下子庆帝彻底不淡定了,自己亲妹妹跟亲儿子那啥,竟然不叫上自己~~不是,简直丧尽天良。
这妹妹要不得了,这个儿子也要不得了。
你可知道,他是太子!他是朕精心培育的下代皇帝!朕将要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便要这个孩子替朕守护万年……你若辅佐于他,我只有高兴的份,但你却迷惑于他!于是庆帝果断决定废太子,并且引出了李云睿太子二皇子叛乱,大东山终极大决战。
最后庆帝大获全胜,皇后从城墙上来了个无绳蹦极惨死当场,太子也自杀身亡。
范闲按年龄排,是庆帝的四儿子,但这个儿子是叶轻眉下药后怀上,并且偷偷生下来的,没有经过宗亲府的入籍手续。
而且范闲生下来后就被五竹送去了澹州,以范建私生子的身份长大,后来也入了范家的族谱,所以于公于私,这种儿子都不能当皇子。
但从综合能力而言,范闲是庆帝最优质的儿子。
不但天生有主角光环,而且是魂穿人,生下来就有二十一世纪重症肌无力患者范慎的全套记忆,脑子里有全套唐诗宋词跟四大名著。
体质方面继承了庆帝的大宗师基因,几岁就学会了霸道真气,还有五竹教授的跳崖术,费介亲传的宗师级毒功。
后来还进修了流云散手大劈棺、四顾剑法、天一道功法,等于集合了所有大宗师等级的武技。
只可惜这个最出息最有能力的儿子,却是庆帝一生之敌,范闲不但毒死了自己的奶奶皇太后,还在结局杀了庆帝,成为庆国历史上第一大孝子。
三皇子李承平,宜贵嫔所生。
三皇子跟几个哥哥比起来,属于相对平庸的那种。
论体格不如大皇子,聪明不及二皇子跟范闲,血统又比较偏门,跟范思辙是表兄弟。
在正式决定废太子之前,庆帝是把三皇子当成老范家的旁支,直接丢给范闲去培养的。
说白了就是没考虑让他继位,所以随便老范家的人去教育。
后来太子破事儿一闹出来,庆帝想亲自培养也来不及了。
即使勉为其难的给李承平扶持上位,但庆帝还是担心范闲对他影响太大,所以自己又跑去后宫加班,跟梅妃生了一个老幺出来,作为新的替补存着。
可惜这个老幺还没懂事,庆帝就被范闲杀了。
三皇子直接继位,最后到底怎么对这个兄弟的,小说里暗示了一下,范闲在西湖密会新皇帝李承平的时候,发现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管自己叫师父的老实皇子,变成了一个心黑手辣说一套做一套的正经帝王了,而且一门心思要扫除所有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存在,如果不是范闲掌握了足以抗衡皇权的势力,早就被李承平给灭门了。
所以庆帝第六个儿子,大概率已经被新皇帝李承平给处决了。
这个千古一帝,最后应了二皇子的临终祝福——鳏寡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