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时,如果听从隆美尔的建议,将坦克部署在靠近滩头的地方,结果会怎样?

2022-12-11
7 阅读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按照隆美尔的建议去做的话,基本上没有什么用。

关于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去分析,第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做了什么准备;第二,隆美尔在部署德军的时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第三,从一位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德国老兵,来看看当时的情况。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准备。

1944年的六月六号,盟军发起了代号为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

这次登陆作战,光先头部队就有十七万六千多人,他们从英国出发,穿过英吉利海峡,从诺曼底地区的五个海滩进行登陆。

登陆成功之后,高达二百八十八万盟军,从这个突破点就拥入了法国。

这就是当时的一个简单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背后却有着很多暗地里的较量和厮杀,而历史上把这些背后的行动,叫做护卫行动。

这场背地里的较量,简单的概括成一句话,盟军对德军的战略欺诈。

为什么会有这场背后较量呢?

摊开地图,想要从英国登陆到欧洲,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从荷兰到法国之间一条长达四百八十公里的海岸线,合适盟军登陆的场所无非就只有两个——诺曼底和加莱地区。

这两个地方,不管从哪里登陆,都要面对德军的严防死守。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盟军对于真实的登陆地点,进行掩饰,将德军骗到虚假的登陆地点,这样就会让这次登陆变的轻松。

而这场掩饰,盟军用了近一年多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首先盟军在1944年的三月份,将美国的一位猛将巴顿给调到了加莱对面的多佛港。

在美军北非作战期间,巴顿算是美军的救火队长,哪里出现火情,哪里就有巴顿。

所以这种明显的调动,就吸引了德军的情报人员。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巴顿出现在多佛港,除了他这个光杆司令,剩下的都是一堆空壳一样的番号。

这些番号包括了二十三个步兵师,六个装甲师,以及一个空降师,这妥妥的就是美军一个集团军群的建制。

当然了,鱼要咬钩,总会试探两下,仅仅这么一个虚假的空壳,德军也不会上当。

于是在这场表演之前,就要进行一场铺垫演出。

早在巴顿出现在多佛港的前一年,也就是1943年的六月,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首先上演了一出。

他们在六月号的这次期刊中,用了整整三十二页的篇幅,详细的解读了美军的各个兵种,以及这些兵种下辖的兵团所使用的徽章。

这份杂志一上市,就遭遇到了哄抢,看当时的架势,如果不加印的话,都不够卖的。

结果还不到一个星期,这份杂志的销售就被叫停了,而且销售出去的杂志要被紧急召回。

这份被重新召回的期刊,经过了一次大修之后,再次进行销售。

好吧这件事,似乎和1944年三月份,巴顿集结军队事情毫无瓜葛。

但德军的情报人员可不这么看,他们根据最早的杂志,对应巴顿集结的部队番号,判断出了巴顿指挥的这支部队是美军第一集团军群。

那么德军也不傻,一条情报不可能按照一条线去判断他就是真的。

而盟军也不会天真的以为,这样的安排就天衣无缝了,所以后边的表演就要继续。

二十三个步兵师,六个装甲师,一个空降师,就算是空壳,也的表演,这些部队就在这里的假象。

于是一堆模型就出现了,假坦克,假军车,假舰艇,美军硬生生的在多佛港制造出了一个第一集团军群。

德军的侦察机将这些东西,拍成了照片,当隆美尔拿到照片之后,唯一的感叹就是,美军的第一集团军群的实力还真不弱。

而美军真正的第一集团军群,是由布莱德雷带领下,在诺曼底进行登陆的。

当然对于作战这件事,一千个小心都不过分。

其实隆美尔不仅仅盯着美军的猛将巴顿,眼睛还在盯着英军的统帅蒙哥马利。

毕竟想要进行登陆作战,美军是一方面,英军也得跟上。

盯好了蒙哥马利,至少就盯好了盟军选择在哪里进攻,甚至会推算出进攻的时间。

针对这件事,英军的反制措施就是找了一个蒙哥马利的替身,他们让这位替身前天去直布罗陀,参加总督酒会,后天就跑到阿尔及利亚去视察军队,接着再去开罗看看。

总之蒙哥马利的身影,看起来就一直在北非待着。

除了这些表面的功夫,还有双方的情报机构的相互看试探。

总之,最后就看到了,在诺曼底登陆的第一天,盟军十三个师的先头部队抢占诺曼底,而德军的防守力量居然只有六个师。

这还不算,因为看到蒙哥马利老是在北非,没有一点回来的迹象,于是隆美尔回了一趟家,所以诺曼底登陆的当天,隆美尔根本就不在前线。

至于隆美尔手中最为精锐的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却被放在了距离诺曼底二百多公里的加莱地区死守。

除此之外,还有在法国驻守的兵力,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居然没有一支部队去增援诺曼底。

那么在诺曼底登陆的过程中,也有这种现象。

比如诺曼底登陆的五个点,其中一个叫奥马哈海滩,这个地方的争夺相当激烈,在六个小时的登陆作战中,光被打死的美军就有两千五百人。

所以在战争史上被叫做血腥奥马哈,那么在整个作战过程中,这个地方仅仅得到了一个352步兵师的增援,此后再没有得到任何的增援,因为这个时候,德军的注意力还在加莱地区。

所以说道这里,其实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德军就算是将坦克部署在滩头附近,诺曼底地区的坦克不会很多,德军只会将更多的坦克部署在加莱。

在好的战术,应用到错误的方向,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德军遇到的麻烦。

总体来说,当苏德双方的库尔斯克会战结束之后,德军最后的战略预备队被消灭干净之后,德军再无抵抗之力了,只剩下疲于奔命的防守和挣扎了。

这也是为什么美军会在这次战役之后,发起诺曼底登陆的原因。

那么具体表现就是,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盟军的部队高达二百八十八万,飞机就有一万五千多架。

而德军对于苏联也就是东线的防御,属于千防万防,加一万个小心,所以德军的兵力大多都集中在东线和苏军作战。

最终就会导致德军在西线的兵力就不会有多少了,事实上在整个西线德军防守的兵力才五十八个师,要命的是,这些师大多数都不是满编。

在这五十八师中,有三十三个属于海防师,这种师机动能力很差劲的。

就这些兵力,还被美军的战术欺诈,将B集团军的主力安排到了加莱地区。

面对盟军的诺曼底登陆,德军只有六个师可用,而飞机只有五百来架。

所以面对这种局面,德军不管用何种方式去应对这场登陆作战,失败是必然的。

当然说道这里,有人会说德军修建的大西洋壁垒。

事实上,这个工程,因为工程量太过巨大,在预定的1943年要完工的时间点上,远远没有达到完工要求。

进度上不去就不说了,这些工程的质量还不怎么好。

比如,所打造出来的防御,根本就不是纵深梯次配置,防御正面的障碍物稀少,所谓的隐蔽工事根本顶不住炸弹的轰击。

后来隆美尔接手防御,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当时隆美尔进行了大范围的布置水雷,并修筑了一道,五公里纵深的永备工事等等。

但是这些补救措施,隆美尔将重点防止在了其他地方,至于盟军登陆的重点诺曼底地区,防御其实是很薄弱的。

仅有一些独立的支撑点而已。

至于工事,只有一道而已,而且整个诺曼底的防御地段,最为重要的空军掩护,可以当成空白来看。

最后一点,就是德军在诺曼底布置防御的时候,出现了很多人为上的失误。

首先西线防守的德军,仅仅只有一个集团军群,被分为AB两个集团军。

最开始的时候,西线的总指挥是伦德斯泰特,那么后来这位总指挥受到了质疑,于是在德国将休养的隆美尔被启用,并于1944年元旦,成为了B集团军的指挥。

这其实相当于,将伦德斯泰特这位名义上的总指挥给架空了。

虽然隆美尔在职属关系上属于下级,但两位都是元帅,而且隆美尔更受到重视,所以伦德斯泰特被架空就成了必然。

这种情况就造成了,西线德军有两位总指挥了。

那么在战争当中,这是要不得,因为两个人必然会有两种不同,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运兵方略。

别的不说,对于装甲兵的使用问题上,隆美尔和伦德斯泰特就出现了分歧。

首先是伦德斯泰特想要将装甲兵当作预备队来使用,当明确盟军的攻击地点之后,利用装甲兵的机动性,对这个地点实施救火。

而且在伦德斯泰特看来,德军根本就不可能守住全部海岸线,所以主张兵力应该在海岸防御的纵深来布置兵力,等到对方登陆,实施反突击,一举将对手赶下大海。

那么在隆美尔看来,这无疑是在找死。

因为装甲兵虽然有着足够的机动性和厚实的防御力,但他的天敌是飞机,盟军庞大的机群,其实在开战之初,就已经让德军失去了制空权。

如果将装甲兵当作预备队来使用,那就意味着装甲兵在救火突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被头上的飞机袭击。

那么到时候,这些装甲兵其实和送死没多少区别,能够到达目的地救火的装甲兵有多少都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在隆美尔看来,将坦克部署在滩头附近,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可以更快的到达阵地。

再加上,隆美尔认为对手攻过来,就没有理由让开让对手登陆,应该第一时间就将对手给赶下大海。

当然这样做缺点也不是没有,必须正确的判断出盟军真实的登陆点才行。

所以两个人对于战略的应用,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方法。

好吧,对于两个人的作战想法放到一边不说,就单说隆美尔对于装甲兵的使用,不仅伦德斯泰特看不上,其他德国将军也认为这是胡闹。

毕竟在二战期间,他们证实了闪电战的威力,认为坦克要利用机动性,跑起来作战才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所以对于装甲兵的使用,让两位元帅争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双方的想法只能上交更高一级的机构进行裁决,最终七个装甲师被一分为二,隆美尔的B集团军得到了三个装甲师。

这看起来很公平,但战争这种事,可不是说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要知道拳头撰起来打出去威力才是最大的,现在分开了成了两个大巴掌,打出去只能让对方痛而已。

这是第二个错误。

接着是德军被盟军长达一年的战术欺骗给骗了过去,三个到手装甲师,被隆美尔一劈为二,两个布置在加莱,一个布置在了诺曼底。

那么这个时候,一个装甲师不管怎么布置,面对二百八十八万的盟军,就只能成为丢进湖里的石头子,顶多溅起一片涟漪而已。

后来诺曼底打的相当焦灼,隆美尔还是坚信,加莱对面那个虚假的美军第一集团军群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布置在加莱地区的兵力,就没想到移动,去支援诺曼底。

这就是当时的一个具体情况。

事实上,就算是按照隆美尔的想法,将手中的三个装甲师全部都布置在诺曼底,这支部队估计,在第一波进攻中就会被铺天盖地的盟军飞机给炸没了。

毕竟,这可是一万五千架飞机。

以德军老兵的角度来看看。

戈尔茨这是这位老兵的名字,诺曼底登陆的时候,他只有十九岁,他的岗位在诺曼底的卡昂附近。

当时间进入到1944年六月六号的凌晨三点,他首先看到的是盟军的飞机投下的一片片闪光弹,这是盟军在给伞兵制作空降区标志。

清晨的时候,美军的飞机又开始轰鸣,德军的高射炮也开始忙碌起来,更着兴奋的是法国人,甚至有些孩子骑着自行车,从海滩返回,高叫着德国完蛋了。

戈尔茨的部队随后向着法国的一个小镇行军,在行军的过程中,他们就和盟军交上了火,都是伞兵。

但这个时候,戈尔茨唯一的印象就是肚子很饿,而他周围的伙伴都是如此。

没有人给他们送饭,因为到处都是盟军密集的轰炸,德军的后勤已经变的一团糟,甚至是弹药的供应也出现了问题。

说道这里,其实情况已经很明显了,诺曼底登陆一开始,德军就已经失去了制空权。

举个例子。

在六月六号早上八点的时候,德军的王牌飞行员普利勒就驾驶自己的飞机,带着两架僚机冲入了诺曼底海滩,而他能够做的就只有用二十毫米的机炮,对着海滩进行了扫射而已。

别的他已经无能为力,后来他还说,德国空军已经尽力了。

到了第二天,只有八架德军的轰炸机穿过盟军的空中拦截,对诺曼底滩头进行了一次袭扰。

相对于盟军来说,盟军在当时每天飞机的出勤高达一万架次。

最终盟军做到了,德军在用铁拳对着他们的装甲兵轰击一次,他们就会呼叫空中支援的程度,而且这种程度做到了,将那片有着铁拳火箭筒的区域给轰平了的程度。

所以当时德军的制空权可以说是零的程度。

当时一些德军中的高级军官,在行军的过程中,也会遭遇到盟军飞机的攻击,而他们能做的只有频繁的从战车里跳出来,避免被打死。

而能够赶到战线的装甲部队基本上都是千疮百孔的样子了。

至于老兵戈尔茨,被美军俘虏了。

后来回到西德,还成为了一名外交官。

所以根据这些实际情况,不论怎么改变战术,失败都是在所难免的。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