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为何历经800年不腐?

2023-02-24
104 阅读

梁老师说历史来回答这个问题。

打捞古代的沉船?

一说这件事,绝对是一件心痛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古代历史上,不仅有着延绵历史长河的路上丝绸之路,而且还有着绵延历史长河中的海上丝绸之路。

毕竟过去的中国,不管是任何方面都是远超全世界的,中国的货品卖到哪里都不够卖的。

所以大海上航行着贩卖古代货品的船只绝对少不了。

而在过去,造船技术再怎么发达,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力是非常差的,所以大海上这种拉着货物的沉船也特别得多。

很可惜的是,打捞古代沉船的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并不具备,这也造成了,很多古代沉船被一些外国人给打捞走了的事情发生。

他们不仅打捞走,还对海底的这些文物进行肆意妄为的破坏。

而我国的打捞古代沉船,是被这些人硬生生地给逼出来的。

那么问题中的事,先往后放一放,先来说说,我国打捞古代沉船空白期发生了些什么,回头再来说说南海一号的事情。

打捞古代沉船的空白期。

关于这件事,最好举几个例子,来体会一下,这段空白期,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举例说明。

话说有一个英国的职业寻宝人,他叫迈克尔.哈彻,这个人几乎一辈子。

这个人长着一头黄色的头发,红色的脸膛,长得五大三粗的。

相貌也就这样,但他这个人对于金钱的渴望有着超乎寻常的饥渴。

对于钱财这件事,这个人好不掩盖自己的贪婪。

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从小生活在孤儿院中的他,为了寻找到财宝,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寻宝的发财书籍。

所以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这个人就从英国跑到了澳大利亚,成了一家海洋商业打捞公司。

初期的时候,他就和捡破烂的没多大区别,就是在海上打捞一些二战中被击沉的军舰和商船,以期将里面的货物,锡,橡胶等等打捞上来,换点财物,或者干脆捞点废旧金属进行贩卖。

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打捞上一艘沉没在南海的中国明代商船,数量高达两万两件的瓷器就出水了。

而这一笔瓷器,让他卖出了数百万美元的高价,哈彻疯狂了。

为此他将目标进行了转移,开始对南海的古沉船进行打捞,从而成为了当时这片海域中的最大破坏者。

这个破坏者不是说,他把沉船打捞上来卖钱,而是别的让人气愤的原因。

怎么回事呢?

比如,在1999年的时候,哈彻在南海的三十米深度的海底,看到了一座小山,这个小山会在海底散发着一种光亮,这种光亮,让哈彻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于是打捞开始,结果出水的瓷器就高达百万件以上,全部都是康熙年间的瓷器。

这些瓷器,足够哈彻狂笑不止了。

那么拉回去卖吗?

不,他为了收获到更多,更高的金钱,他一声令下,将出水的六十多万瓷器全部砸了一个细碎。

不仅如此,海底沉船种的遇难者遗骸,也被他认为是毫无价值的东西,丢得到处都是。

手里拿到三十六万五千件的瓷器,哈彻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运倒了拍卖行,一口气就拍卖了九天,让哈彻收获了三千万美元。

而这艘船,经过鉴定,是叫泰星号,瓷器全部出至于康熙年间的四大窑,所有的瓷器都是精品。

当时的船上有两千多名乘客,被救上来的也仅仅只有一百九十八人而已,其余的遇难者遗骸,被哈彻散落地丢弃在了那片海域之中。

这样的时期,哈彻干得不止一次,捞上来,破坏沉船,将里面的遗骸丢的到处都是,然后把其中的一些砸碎,然后丢到大海里去,为的就是,取的更高的拍卖价格。

这些事情,让我们心痛,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建立我们自己的水下考古事业,掌握在我国海域种的水下文物的分布,这才能阻止像哈彻这样的人,阻止更多的海底文物,流失到海外去。

所以打捞南海一号沉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刚开始组建水下打捞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简单一句话就是没钱没技术。

好不容易弄来了潜水服,还都是欧洲版的,这些潜水服型号都大,不贴身,在水下四五个小时,和皮肤一摩擦,腿上的皮肤都能磨破了。

当然了,万事开头难,如今别说一件小小的潜水服了,很多装备都是量身定做的。

南海一号的打捞。

话说海陵岛这片区域位于广东阳江市的西南边上,是我国最美的是打海岛之一。

过去江阳的渔民时代在这里进行打渔,到走到近代,一百多年来这片区域就成为了一个捕鱼的禁区。

这到不是人为下令不准捕鱼的,而是因为在这片海域下网,渔网拉上来之后,都会被划破。

显然这片海域的海底,隐藏着一个大秘密。

话说到这里,答案其实已经很明白了,这片海域有沉船,是沉船上的一些东西将渔网给割破了。

当然,任何事情不能光靠猜,还得有证据加以佐证。

毕竟有了证据,就能确定,沉船的大概位置,以及上面拉的到底是什么。

佐证找到了没有?

在1987年的时候,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荷兰的图书馆和航海图书馆中,就被查到了,是一艘东印度公司的古沉船。

在资料中就有详细说明,这条船长度是四十二米,上边的货物是六箱白银,锡锭三百八十五点五吨。

资料查到以后,在这一年的八月份,中国和英国双方就在这片海域进行了联合海上调查。

但调查的结果却是无疾而终,不过在这次调查中,却有了另一个意外的发现。

这个发现就是国内发现的第一艘水下沉船——南海一号。

这也是为什么,这艘沉船被叫做一号的原因。

虽然这艘沉船是在1987年发现的,当时国家博物馆也成立了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还将南海一号当作我国水下考古的第一个发掘项目,但这个项目却迟迟没动,或者说挖掘的工作一直就进展缓慢。

原因是这一片水域的风浪非常的大,水下的能见度非常的低,再加上经验和技术都有欠缺。

这件事直到2001年的时候,水下考古再次受到了重视,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对南海一号进行详细的勘探。

工作人员下水多次,对日后的打捞做着详细的记录,进一步做好沉船的模型,文物的水下情况,从而确定了南海一号巨大的价值。

这件事一直延续到2007年,南海一号这才被整体打捞出海。

如何打捞的呢?

在2007年的十二月底,南海一号被装入到一个特制的钢铁箱子里(也就是沉箱),用起重机连箱子带船体,一共四千多吨的东西,直接被打捞了上来。

此后南海一号的船体,就被整体进行了平移。

如今已经被移到了海陵岛上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里,就这座水晶宫是完全模拟海水的环境,尽可能的模拟八百年来南海一号所处的水环境,对其进行保存。

总之南海一号,前后经历了二十年的时间。

那么南海一号上都有些什么东西呢?

从2015年的一月二十八号,有进行了七年的保护性的发掘,南海一号里边的东西这才露出了真容。

南海一号一共出水的金器,铜器,铁器瓷器,等物品有近七千件,古代的铜钱就高达两万件,年代最老的古铜钱是汉代的五铢钱,整艘船真理出来的文物有六万到八万件。

其中瓷器有一万三千多件,可都是当年南宋名窑的产品,包括浙江的龙泉,福建的德化,江西的景德镇都有,品种超过了三十种。

大多数的瓷器都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或者国家二级文物。

还有一些半成品的铁器,看起来呈弯刀形状,一侧厚一侧薄,尖端还很锋利,模样就是一柄具有刀身的铁器。

这些半成品的铁器,只要进行第二次锻打,就会变成一把真正的大刀。

这样的三十多个半成品捆在一个竹篾里,两捆竹篾是一组,整整齐齐地码放在船上。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南宋是禁止私造铁器的,尤其是刀具这种货品。

再加上当时还禁止民间私自打造铜器,交易铜器,而船里还有跟多的半成品铜器来看,为了利润,这艘船的货主还是铤而走险了。

在南海一号上,植物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三十一粒胡椒(目前我国出土最早的胡椒),这种香料起源于南亚和东南亚,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都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香料。

所以这次发现的这三十一粒胡椒颗粒,证明早在十三世纪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将胡椒作为烹饪食物的佐料了。

当然发现的不仅有胡椒,在甲板上还提取出了三千一百零五粒的植物种子和果实,梅,橄榄,荔枝,葡萄等等。

这些东西足可以说明,在当年远航的时候,船员准备的东西是一个怎样的丰富场景。

经过考证,这是一艘商船,根据船头的指向,是西南方向,目的地很可能是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或者是中东地区。

至于出发地,应该是当年的东方大港口,泉州或者是广州。

从这些商品中,能够看出当年这艘船的货主绝对是个财大气粗人物,至于主人的身份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从出水的一件一点八米长的具有阿拉伯风格的鎏金腰带,以及一枚比大拇指头还要粗,至今比碗口还要大的鎏金手镯,还是能知晓货主是一名身材很魁梧的人。

零零碎碎的出水一百二十二件金器,全部都具有异域风格,甚至在船上还发现了两具眼镜蛇的骨头。

种种迹象表明,货主要么是一名来自三哥哪里的富商,要么就是一名经常往来东南亚,受到这一带文化熏陶的中国人。

所以考古和那些为了钱财进行破坏性盗掘是有根本性的区别,考古不仅可以对文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还可以在上面提取到当年我们不了解的很多生活细节。

尤其是打捞出水的船舶,历经八百多年,出水之后就像一艘新船一样。

这样的实物,直接证实了,当年宋代造船技术水平之高。

《梦梁录》中就有记载,海商之船,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两千料到一千料……而南海一号,长二十四点五米,最大宽度九点九米,面积就有一百七十九点一五平方米,十四道舱壁,分出了十五个舱。

这么多舱室,算是目前挖掘出来最多的舱室,已经超过了后来元初时期马可波罗行记中的最大舱十三所的标准。

从打捞的船上发现,可以看到宋代的时候,已经能够掌握罗盘导航,信风规律,还有很详细的海道图等等。

最后说一下题目中的问题。

为什么经历八百年之久,这艘船还是如同新的一样呢?

这里边最为主要的原因,南海一号位于海底深处,整个船体被二米多厚的淤泥所覆盖。

整艘船沉没的时候,没有发生翻滚或者侧翻,而是像航行中的姿势一样窝在海底。

这样整艘船就没有受到较大的破坏,而淤泥很好地让船体和外界进行了隔离,避免了氧化破坏。

在勘探中还发现,淤泥中虽然有很多生物,但这些生物都没有存活的,这说明,整艘船是处于一个厌氧的环境中。

再有就是南海一号使用的木材都是松木。

民间造船就有一种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

所以松木是一种抗浸泡能力非常好的造船材料。

最后一点就是,南海一号是一艘新船。

新船各个部分的细节出来的很好,比如说缝隙,都会用桐油石灰粉进行填充,一层压一层的,所以密封性是非常好的。

而旧船,这些缝隙因为之前填入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完全抠出来的,就算是进行重新密封,效果不如新船。

好了,问题回答完毕,喜欢的点个赞,再点个关注不迷路!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