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下句(河东狮吼句子)
河东狮吼的来源
宋朝有一位文学家苏轼,又叫苏东坡。
他擅长诗词,文章也写得很好,是朝中重臣,皇帝非常看重他。
不过有一次,有人参奏他写诗讥刺朝政,皇帝很生气,就把他从从朝中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
苏东坡在黄冈有个好友陈慥,号季常。
他们两人的爱好差不多,都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赋,喜欢研究佛教的道理,还喜欢在一起饮酒。
他们饮酒的时候,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请来一些歌女舞女,在一边歌舞助兴。
可是陈慥的夫人柳氏很有个性,而且最爱吃醋,很不满意陈慥的行为,尤其不满意的就是陈慥喝酒时找美女来斟酒夹菜,跳舞唱歌。
有时,舞女、歌女正唱着歌、跳着舞,柳氏就来了,把美女们全都赶走,还说:“你们喝酒就好好喝酒,弄这些女孩子来,给你们斟酒夹菜,跳舞唱歌。
有什么好的?是酒会多出来,还是菜会多出来?”后来,陈慥跟苏东坡两人在喝酒的时候,就既不敢用伴舞,也不敢用伴唱了。
一天晚上,苏东坡又到陈慥家来。
陈慥说:“今儿晚上,咱们两个好好地喝酒。
”“好吧。
”陈慥把苏东坡留下,吩咐下人做了一桌丰盛的菜,搬上好酒。
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佛论道。
佛教重点讲的是一个“空”字,两人讲来讲去,越讲越泄气。
陈慥说:“我们两个讲来讲去,把情绪搞坏了。
我知道有两个美女唱得非常好,今晚干脆请她们给咱们唱两首歌。
咱们边听边喝,不是挺好吗?”“嫂夫人要是听见,还不得急了啊?你就注意点吧。
”“她已经睡着了。
况且,她也就是闹一阵子,过后就没事。
不用管她。
”陈慥立刻吩咐手下人把那两个歌女找来,还说:“不要唱激昂的,要抒情一点的,声音不要太大。
”这下两个歌女明白了,他原来还是害怕夫人柳氏听见。
陈慥和苏东坡端着酒杯,听着两位歌女给他们唱歌,又觉得人世并不全都是空,也有美好的东西。
比如现在喝着酒听着歌,这就挺好嘛。
没料到夫人的丫鬟听见客厅里边有唱歌的声音,赶紧向夫人禀报,“今天老爷改了方子,白天不唱,改成晚上唱了。
”夫人穿好衣服,从屋里出来一听,真是在那唱呢,顿时怒火中烧,“好啊,晚上你也不歇着,在这唱什么。
”一边说,一边“啪、啪”地拍窗户。
两人赶紧说:“打住打住,咱别唱了。
”只好便这么散了。
第二天,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慥。
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意思是说,您这位居士真是挺可怜哪,又说空又说有,晚上不睡觉。
说了半天,护法的狮子来了,这么一叫唤,吓得您连拄杖都掉了,心里空空荡荡的。
这话语带双关,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您这位夫人嗓门太大,都要赶上狮虎之声了;
说河东狮子,是因为柳氏老家是河东人。
“河东狮吼”这条成语,就是说在家里边管着男人的女人。
苏东坡写诗的时候,还带一点褒义,因为狮子是佛教的护法神,现在则基本属于贬义了。
张柏芝主演的电影《河东狮吼》中说到“柳月虹”的来历时张柏芝引用了两句诗.麻烦问亲是那两句诗?多谢!
貌似不是两句诗,我找了下,她说的是:“小姓刘,父母取名寓意月下彩虹。
”因为在她之前陈季常的自我介绍是:“小姓陈,父母取名寓意四季平常。
”O(∩_∩)O~。
龙立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无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狮吼的典故: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个朋友叫陈季常,他妻子柳氏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女子,每当陈季常宴客,并有歌女陪酒时,柳氏就用木棍敲打墙壁,把客人骂走。
平时陈季常很喜欢谈论佛事,事后苏东坡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东坡先生无一钱……只有双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
”诗中的龙丘居士指陈季常;
河东是借用唐代诗圣杜甫关于“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暗喻陈妻柳氏,另外柳氏也是河东郡(今山西省)的显贵姓氏。
这首诗极为生动地记述了作者困窘、柳氏凶悍以及季常无奈的景况。
后来人们便把“河东狮吼”作为妒妻悍妇的代称。
有人还把怕老婆的现象戏称为有“季常癖”。
陈造(竖心旁加造),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蓄声妓。
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伶,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 苏轼于嘉佑八年(1063)初识陈季常,当时苏轼在陕西凤翔府任签判。
陈季常的老爸陈公弼就是苏轼的顶头上司--凤翔知府。
全诗如下: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什么意思
陈慥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招待客人进歌厅的意思差不多。
而陈慥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当然她不敢打陈慥,否则就会遭到休妻的惩罚)弄得陈慥很是尴尬。
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慥: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
“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
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
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至今仍然是凶悍妻子的形容词。
又因为陈慥字季常(电影中就是以这个名字出现的),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
宋朝的陈季常和河东狮吼的典故
河东狮吼的典故: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个朋友叫陈季常,他妻子柳氏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女子,每当陈季常宴客,并有歌女陪酒时,柳氏就用木棍敲打墙壁,把客人骂走。
平时陈季常很喜欢谈论佛事,事后苏东坡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东坡先生无一钱……只有双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
”诗中的龙丘居士指陈季常;
河东是借用唐代诗圣杜甫关于“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暗喻陈妻柳氏,另外柳氏也是河东郡(今山西省)的显贵姓氏。
这首诗极为生动地记述了作者困窘、柳氏凶悍以及季常无奈的景况。
后来人们便把“河东狮吼”作为妒妻悍妇的代称。
有人还把怕老婆的现象戏称为有“季常癖”。
陈季常与“河东狮吼”是怎么一回事?
河东狮吼的典故: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个朋友叫陈季常,他妻子柳氏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女子,每当陈季常宴客,并有歌女陪酒时,柳氏就用木棍敲打墙壁,把客人骂走。
平时陈季常很喜欢谈论佛事,事后苏东坡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东坡先生无一钱……只有双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
”诗中的龙丘居士指陈季常;
河东是借用唐代诗圣杜甫关于“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暗喻陈妻柳氏,另外柳氏也是河东郡(今山西省)的显贵姓氏。
这首诗极为生动地记述了作者困窘、柳氏凶悍以及季常无奈的景况。
后来人们便把“河东狮吼”作为妒妻悍妇的代称。
有人还把怕老婆的现象戏称为有“季常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