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战斗机都造那么贵而放弃了二战时的飞机海?

2022-09-02
4 阅读

这个问题要分情况。

如果是有人机,按二战标准来制造战机,就是自寻死路。

但,如果是无人机,那就是未来的方向。

下面具体分析。

二战的战机按现在的标准来说,确实便宜,容易制造。

但是,这样的战机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空战。

1、速度慢、机动差。

然而这两点是战机的灵魂。

没有速度和机动性,再好的战机都是靶子。

相反,你要是速度快、机动性强,哪怕是武器差点 ,生存能力也不会太差。

起码,逃跑会快点。

2、二战飞机个头小,结构强度差。

个头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无法装更多的电子设备,尤其是雷达。

没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和雷达,战机就是近视眼。

也无法进行体系作战。

无法先期发现对手,即使对手依然使用航炮,你依然非常容易被对手提前锁定。

其次、个头小,结构强度差,无法搭载更多的武器或者电子吊舱。

没有视力,又自毁武功。

空战就没打。

其他的就不再过多分析,单就这几个最重要的性能不具备,相信没有一个飞行员愿意驾驶这样的战机参战。

毕竟二战战机的性能,即使不是面对现代战机,就是地面的防空火炮都很难突破,被击落的机率远超二战。

然而,题主提到飞机海这种思路,其实就是未来的无人机的蜂群作战。

这种方式是可行的,而且是正在探索并经验之中。

可以肯定的说,出现在战场上是早晚的事。

无人机的蜂群作战,还可以细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有人战机控制的无人机群。

这种可以称之为忠诚僚机。

另外一种,拥有更可怕的战斗力,那就是自主控制。

这要求更高的人工智能。

甚至可以说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能力。

不过这种方式不可控因素更多,是需要谨慎发展的思路。

忠诚僚机的作战方式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无人机的蜂群作战比题主说的飞机海,更可怕。

它可以做得更小,可以通过发射的方式释放大量的无人机。

目前通过战机发射并控制的已经可以达到上百架。

这种方式更灵活,可以更快更安全的到达作战区域,对目标实施饱和打击。

无人机的蜂群作战比飞机海更难对付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