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超视距空战,40公里左右发射中距弹的今天,俄罗斯仍然痴迷所谓机动性,比如苏57,忽视隐身性?

2022-09-02
2 阅读

俄罗斯自苏联时代开始,就侧重高机动性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电子工业落后导致的。

超视距空战通俗来说,是飞行员肉眼看不到敌机时,也可以进行空中作战,而飞行员看不见目标就得作战,这就需要飞行员借助机载雷达和机载电子设备,通过对空探测搜索和跟踪锁定目标,并将目标显示在机载液晶显示器上,告知飞行员,然后飞行员利用机载中距空对空导弹和远程空对空导弹,来歼灭敌机目标。

流星远程空对空导弹前苏联时代,苏联的电子工业落后,选择电子管发展道路,这就导致机载雷达的重量和探测性能,对比美国和欧洲的机载雷达,都是落后这就导致苏联时代战斗机发展侧重高速和高机动性,通过发现敌机后,快速接近利用高机动和高速飞行来来歼灭目标。

苏27S战斗机的N001雷达重达1吨苏57的隐身性能确实是不尽人意,其迎头0.5㎡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值,横向对比F22A的0.001和F35系列的0.005确实很大。

苏57隐身性能与F22和F35有差距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只能说是技术和资金导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量航空从业人才流失人才断代,以及资金问题使得苏57在订单稀少很多设计不尽如人意(比如双斜切下吊式进气道的S弯不足,导致无法屏蔽发动机进气叶片,只能通过安装屏蔽网修补,另外机腹不平整也会影响隐身)。

另外苏57的航空电子设备的也不尽如意,其配备的101KS-N光电指示瞄准吊舱会增大阻力进一步破坏隐身!101KS-N吊舱而且俄罗斯缺乏AN/AAQ-40型光电瞄准系统(EOTS),使得只能加装101KS-N吊舱,航电的集成性很差!另外EOTS集成了被动式红外热成像仪、CCD摄像机、激光点跟踪器、激光指示器和激光测距仪,拥有前视红外成像和红外搜索与跟踪以及目标指示功能,相当于把光电雷达和前视红外成像吊舱和红外和搜索跟踪吊舱与激光瞄准指示吊舱融为一体。

AN/AAQ-40型系统俄罗斯并没有这种系统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