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大力推行的密折制度是如何运行的,目的何在?

2022-09-13
6 阅读

你读过《雍正王朝》原著你就知道,清朝有一种叫做“邸报”的东西,凡是明发上谕的奏折,例如说官员任命、政绩考核、以及皇帝迁移。

这些国家大事几乎都会登在邸报里。

这注意这一句话:你拜章明奏,载于邸报,哪个人还敢违了那个什么‘原定主意’?

邸报这东西是通向全国发行的,那时候的读书人和官员基本上都会有阅读邸报的习惯。

更重要的是,邸报是由朝廷机构发行的,这也就意味一旦登在邸报上面,很多事就难以更改。

君无戏言啊,要是邸报上的内容弄虚作假,朝令夕改,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其实不光是雍正,康熙也用密折,密折比起正经的奏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它不需要发布在邸报上面!皇帝看到官员递上来的密折之后,如果觉得有道理,就可以付诸实行;如果觉得觉得纯粹是胡说八道,大不了当场把密折烧了,皇帝不说大臣不说,谁也不会知道!不过当然,这样的做法并不得人心,因为这一套早在明朝以前就已经被玩烂了。

明朝灭亡时,大小官员都当看笑话似的袖手旁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这样有欠光明正大的鬼祟做法感到寒心。

有意思的是,雍正所用的密折制度是由邬思道提出来的,结果邬思道自己也作茧自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