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derbolt是什么

2023-07-28
115 阅读

笔记本的雷电接口有什么用

传输数据:雷电接口可以像USB接口一样传输数据,其带宽高达40Gb/s,是USB 3.0(5Gb/s)的8倍,USB 3.1(10Gb/s)的4倍。

外接显示器:雷电可以作为视频输出接口外接显示器,它可以连接两个4K分辨率/60Hz的显示器或者一个5K分辨率/60Hz的显示器。

演示机型:华为MateBook X 系统版本:win10

1、传输数据:雷电接口可以像USB接口一样传输数据,其带宽高达40Gb/s,是USB 3.0(5Gb/s)的8倍,USB 3.1(10Gb/s)的4倍。

2、外接显示器:雷电可以作为视频输出接口外接显示器,它可以连接两个4K分辨率/60Hz的显示器或者一个5K分辨率/60Hz的显示器。

3、充电:雷电接口可以为笔记本或者手机、平板等外接设备充电,最大供电能力可达100W。

当笔记本不再需要庞大的电源适配器来充电的时候,它的便携性将会更加突出。

笔记本雷电接口有什么用

1、接口使用方便,可双向充电:雷电3接口可以为笔记本或者手机、平板等外接设备充电,最大供电能力可达100W。

试想,当笔记本搭配一款台电57000毫安时大电源来充电的时候,随时随地远程办公,它的便携性将会更加突出。

得益于Type -C接口正反相同的物理形态,雷电3接口正反插均可,再也不用像传统的USB口那样要认清正反才能插入。

此外,雷电3接口支持双向充电,既可以用来给其他设备充电,也可以给笔记本本身充电。

2、数据传输快如闪电:雷电3支持双向数据传输,且带宽高达40Gbps,是USB 3.2 Gen 1(5Gb/s)的8倍,USB 3.2 Gen 2(10Gb/s)的4倍,一部10G的超高清电影2.5秒就能传输完成,真的是快如闪电了。

3、外接雷电3硬盘,发挥SSD的极限性能:雷电3移动固态硬盘是雷电3接口的专属硬盘。

由于这种高速移动硬盘内部是PCI-C总线的M.2 SSD,为了发挥实力须连雷电3接口。

只要电脑支持的话,此类SSD连上雷电3接口通常可以达到写入速度在700MB/s以上,读取速度超过1500MB/s。

4、多路高清输出:雷电3可以作为视频输出接口外接显示器,可以连接两路4K/60Hz的显示器、一路5K/60Hz或者一路4K/120Hz的显示器,带来更高清的视听体验。

5、终极扩展:雷电3接口支持的带宽高达40Gb/s,这也就意味着有足够的带宽来外接各类扩展设备。

一个雷电3接口,可以同时转换出DP、Mini DP、HDMI、USB3.0、网线、3.5mm音频等多种不同种类的接口,扩展性不可谓不强。

外接一个万能扩展坞,可为笔记本扩展USB、DP、TF/SD、千兆网口等多种接口,增加更多可玩性。

外接显卡坞,4K视频轻松剪辑,一顺到底不卡顿,外接雷电3存储设备,文件2.6GB/s轻松秒传;
通过菊花链可扩展6个雷电3显示器、硬盘、扩展坞等设备,打造多屏、多存储空间的高性能工作站。

以上内容参考 -笔记本接口。

thunder和thundering的区别

thunder thunderbolt lightning 词义辨析

白天网络出了问题第一, thunder 指雷(声);
雷鸣般的响声;
轰隆声。

动词指,打雷;
发出雷鸣般的响声;
怒喝。

英语释义是:loud noise that follows a flash of lightning 。

可见,仅指声音。

第二,thunderbolt 指 雷电,霹雳;
突然或可怕的事情。

英语释义是flash of lightning with a crash of thunder 。

可见,指声音与打闪。

第三,lightning 指闪电;
很快的,快速的。

英语释义是flash of brilliant light in the sky produced by natural electricity passing between clouds or from clouds to the ground, usu followed by thunder 。

可见,仅指打闪。

第四,thunderbolt现多用于比喻义。

雷暴雨时用thunderstorm.例句:unexpected defeat came as a thunderbolt. 这意外的失败犹如晴天霹雳. * He unleashed a thunderbolt by announcinghis resignation. 他宣布辞职好似晴天炸雷一般.常用固定搭配:thunder and lightning 雷电;
[转]指责, 攻击, 痛骂就是说,老外眼里这些分得很细。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