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款相机非常轻便,对焦又快,画质又非常好,特别方便扫街?

2022-09-30
103 阅读

相机的轻便与画质往往是不能妥协的两个方面。

想要画质,往往机身和镜头并不轻便,重量和体积都比较大。

比如画质很好的中画幅相机,机身块头不小,镜头也很粗壮,因为它们都是为那块尺寸超大的cmos感光元件服务的。

cmos尺寸越大,容纳它的机身体积就越大,与之对应的镜头像场也需要越大,所以镜头也很粗。

当然,大尺寸cmos所带来的高画质也是无与伦比的,是小尺寸cmos机器所不能达到的。

具体到哪些方面好?

照片的细节更丰富越大画幅的机器拍出的照片画面就越细腻,能够保留的细节越丰富。

为什么很多拍风光的摄影师都会将中画幅作为他们常用的机器?

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中画幅机器可以把风光片中的细节完美呈现出来。

大尺寸的cmos往往像素也可以做得更高,但同时不会像小尺寸cmos塞入高像素那样产生副作用,可以得到相对自然的高清晰度画面。

大尺寸的cmos可以接收更多光影信息,具备更强的图像解析能力,在画质上有绝对的先天优势。

高感更强大对于暗光环境的拍摄来说,高感性能非常关键,获得纯净低噪点的画质是一台相机重要的参数指标,而大尺寸cmos在硬件性能上的优势绝对要比小尺寸cmos更强悍,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高感性能排列顺序:1英寸cmos<4/3英寸cmos<APSC<全画幅<中画幅。

虽然通过后期堆栈合成等方式也可以获得更好的高感画质,但最简单直接暴力的高感性能还是得依靠大底相机。

画面层次感更好对于浅景深的驾驭能力,也是大底相机的硬件优势。

cmos越大越能间接提升浅景深效果。

我们都知道景深的影响因素有三:光圈、拍摄距离、焦距,看似好像和cmos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实不然,cmos的尺寸会间接影响到拍摄距离和焦距的选择,从而影响到景深。

想要确保上述这些画质的提升,使用大尺寸cmos的相机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同时带来的也是设备重量体积的提升。

就不说中画幅机器,就连全画幅的常用单反机型,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便携体验,例如nikon d850,例如canon 5d mark iv,哪个算得上轻便?

而想要轻便,APSC画幅就可以让便携性有一个质的提升,例如很多小巧的APSC微单相机,例如sony α6000系列,例如canon eos m系列,都比这些全幅单反体积重量缩减了很多,配上一些“饼干镜头”,感觉也就比常规卡片相机大那么一丢丢。

但这些机器在画质上确实比不了全画幅,即使配备一些高画质APSC专用定焦镜头,画质也还是有差距的。

一些便携性很高的机器,在画质和性能上往往就存在了妥协。

例如经常被提起的便携机型Ricoh gr系列,很多街拍爱好者都推崇这台机器,但实际使用感受怎么样呢?

有些人说它是街拍利器,相当于一把匕首,可以非常顺手地从兜里掏出来马上拍摄出高画质街拍照片,而有些人则认为它用起来并没有宣传的那么靠谱,画质比手机是要高一些,但真心比不上可换镜头机型。

还有fuji的x系列旁轴相机,也被推崇为街拍利器。

其实吧,这类机器确实是非常便携方便的相机,至少比起单反和微单,他们在体积上都有着不小的优势,在操控上也非常具有专业度,但它们由于是固定镜头设计,再加上本身机身小巧带来的一些性能妥协,都称不上是画质又好又便携的机器。

因为固定镜头的设计,光圈可能没办法做太大,镜头素质虽然在同级别算不错的,但比不了牛头,而配合APSC画幅的底子,画质只能说还过得去,再加上这类机器往往在对焦、续航等方面有一定缩水,其实用起来局限性还是很大的。

再来看看对焦,其实对焦在当下这个时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对焦快”是大部分相机都能实现的性能。

无论画幅大小,体积大小。

在主流的canon、nikon、sony三大品牌里,任何一台近三年内推出的机型,对焦都是完全过关的,不用考虑,拍照片都绝对够用,对焦速度都是杠杠的。

特别是一些新出的微单相机,对焦更是充分体现了智能化、傻瓜化、无脑化,甚至可以不用考虑怎样去精准对焦,机器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但那些便携一体机,在对焦方面就没办法和这些主流机型相提并论,要么犹豫不果断,要么暗光是反应很迟缓,要么就是连续追焦不给力,只能通过类似陷阱对焦的古老方式去解决抓拍问题。

到底如何解决相机便携和高画质的关系问题?

个人觉得还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比如有些街拍摄友就是喜欢gr系列,因为它的镜头焦段、操控和体积都是非常适合街头摄影的,就为这个题材所设计,因此就忍耐了它的稍弱的画质和稍慢的对焦;有些打鸟的摄友,必须要使用对焦很靠谱的机身外加长焦大炮镜头,否则就拍不了这类题材,而且还需要使用三脚架和云台,这就只能忍受负重问题。

至于题主所问的街拍设备,我们可以来逐一分析盘点一下适合的机型:Ricoh gr系列。

gr2、gr3、gr3x等这些机器可以算是一个便携又兼顾画质的机型,但对焦有些不足,需要非常熟练地驾驭它还是要有一定功底的,另外,需要多备几块电池。

Fuji x100系列。

x100v这个机器颜值很高,很复古,很容易让人陷入对相机本体的欣赏之中,作为一台适合街拍的机器,APSC的底子加上小广角镜头,光圈最大f2,哪哪看着都很合适,但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对焦,而且我要说的是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小巧,比一台上了饼干镜头的微单并不小到哪去,还有就是它的价格很不友好。

Sony rx100系列。

索尼的黑卡一直是袖珍卡片机的高端典范之一,一般最常见的还是1英寸底的rx100系列(当然还有更高端的全画幅,但很久未更新了),这个机器最新的一代具备了超大范围的变焦镜头,可以覆盖从24mm到200mm的等效焦距范围,具有不算小的光圈(虽然不是恒定光圈),还有极为快速的对焦,只不过,这机器还是画质上差点事,别的哪都很不错,更适合旅行摄影,不算是纯粹的街拍机型。

微单+饼干镜头组合。

我想为大家推荐的其实还是体积稍微大一点,但却有更完善的性能,对焦更靠谱,画质更有保障的微单相机与饼干镜头的组合。

例如α7c这台很小巧的全幅机与40mm f2.5这样的袖珍镜头组合。

虽然体积略大,但却在性能上毫无缩水,比那些为了便携有所妥协的一体机更为靠谱。

如果实在想要追求极致便携,也可以使用apsc画幅的微单加饼干镜,例如Canon的m6系列加22mm f2饼干镜头,那已经不比fuji的便携机大了。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