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35字(名人故事50字)

2023-06-07
76 阅读

20个简短的名人故事

简短的名人故事如下:一、居里夫人“幸运”的失恋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

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结婚。

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

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

玛丽亚痛苦万分,竟准备“同尘世告别”,但她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

于是,她把个人的不幸化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善心以及只身赴巴黎求学的勇气。

二、贫穷造就了作家年轻时的左拉很穷。

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
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

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

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
马加尔家族》。

三、艰难困苦铸人才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

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

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

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

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

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四、磨难是财富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

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

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

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五、面对失败和贫困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

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

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

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
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

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

可他并不灰心。

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

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
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

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10个历史名人故事简短是什么?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

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

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

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

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

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

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

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
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

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

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

”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

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

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
/
pan.baidu.com/
s/
1fL49A9JwkKAx3oTaNZO1OQ 提取码: nvyp 。

名人故事50字

名人故事1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

林肯。

如果你想明白有谁从末放下,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应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好多次,他本能够放下,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下,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名人故事2   匡衡,字稚圭,勤奋学习却没有蜡烛。

邻居家有烛光却穿但是来,匡衡就把墙壁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用烛光映着书读。

同县人文不识家里有很多书,匡衡被他家雇佣劳作,却不要报酬。

主人奇怪地问匡衡,匡衡说:期望能把主人所有的书都通读一遍。

主人惊讶,就借给匡衡书,之后他成了大学问家。

  名人故事3   有人问大仲马说:你为什么能够泰然步入晚年呢?他大不以为然地反驳说:我花尽了一生的时光才活到了这天。

  名人故事4   芬兰指挥家鲍理司。

塞博夫妇到美国来表演。

他们住的房子,据说常常闹鬼。

有一天果然被鬼的声音吵醒了。

塞博太太要她先生去看看,但是这名指挥家却说:不,亲爱的,还是你去好了。

因为你的英文说得比我好些。

名人故事50字汇总

朱买臣负薪读书的故事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

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屈原山洞读诗经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

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陆游刻苦勤奋、敏而好学 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

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牀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

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郭沫若的读书方法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撒贝宁发誓学好数学 撒贝宁小时候数学学的很差,有一次,他被老师数学课上罚站,他就想:我一定要学好数学。

后来,他对现诺言,成为名人。

韦编三绝的故事 孔子非常喜爱钻研《易》经,每读一次,都觉得能悟出一些新的东西来,所以他一遍一遍地反复研读。

读得次数太多,竟把竹简串在一起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多次。

这 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韦编三绝”。

王十朋苦学书法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

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

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蒲松龄草亭路问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蒐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钜著《聊斋志异》。

身残志坚的名人的事迹?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现存的《孙膑兵法》由出土的竹简整理而成,分上下两编共三十篇。

学术界认为上编是在孙膑著作和言论的基础上由其弟子辑录、整理而成;
下编在内容上虽与上编类似,但在编撰体例上存在不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

当齐国使者出使至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时,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齐国使者,用言辞打动了他。

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

逃奔到齐国的孙膑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于是他寄居于田忌门下担任门客。

  田忌赛马  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作为赌注。

孙膑发现比赛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建议田忌加大赌注,并且向他保证必能取胜。

田忌于是与齐威王和诸公子设千金作为赌注,比试赛马。

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替换上等马,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赛,首场大败;
随后孙膑又让田忌用上等马替换中等马、中等马替换下等马,分别与齐威王的中等马及下等马比赛。

孙膑说:“将军最好不要解除武装返回齐国,而是让那些疲惫老弱的士兵来把守住主地(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南)。

主地的道路狭窄,车辆只能依次通行,碰撞摩擦而过。

如果让那些疲惫老弱的士兵把守住主地,定能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以百当千。

然后将军背靠泰山,左有济水,右有高唐,辎重可直达高宛(今山东省桓台县境内),只需轻车战马就可以直冲齐国首都临淄的雍门。

如此,齐国的大权就可以由将军掌握决定了,那时候邹忌必定出逃,否则将军有可能不能安全的返回齐国。

”但田忌没有听从孙膑的劝告。

4 。

身残志坚的名人的事迹?

华罗庚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华罗庚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

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
80年代新雷锋"
的张海迪同志"
优秀共青团员"
称号。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

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

1997年入选日本NHK"
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

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桑兰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

到今天为止,坚强的桑兰已经笑着度过了6年的轮椅时光。

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

这确实是个意外。

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

”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桑兰用她的行动应证着自己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希望!。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