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名言(徐悲鸿的名言名句)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的一句名言。
“傲气”与“傲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有本质的不同。
“傲气”是一种自高自大的作风习气;“傲骨”是一...。
徐悲鸿以画什么闻名世界?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名画是?
徐悲鸿十大名画如下:1、《珍妮小姐画像》。
这幅是徐悲鸿比较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画之一。
它创作于徐悲鸿44岁,为画中女主人男友委托徐悲鸿所作。
这幅画融合了西方油画的写生和中华传统水墨的渲染、白描技法,中西结合让传统肖像画创作得到了创新,更具艺术特色和感染力。
2、《田横五百士》。
它是徐悲鸿的成名作,画中讲的是秦末齐国王田横被刘邦击溃后,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海岛的故事。
3.《晚秋栖霞图》。
此图是他游南京栖霞山后所绘,立意新颖,取景独特。
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树木以自己的枝繁叶茂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以自己的绿装红叶装点着大自然的色彩,而徐悲鸿则以生动的笔墨创作了不朽的艺术篇章,为栖霞山的绚丽风景增辉生色。
4.《春山十骏图》。
这幅画堪称是徐悲鸿的代表作,画中的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备受内外界一致好评。
这幅画曾在拍卖会被国内买家以高价所获,现成为莞城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5、《九州无事乐耕耘》。
这幅农耕题材的画幅以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宏幅巨制创作出来,在他的作品是很少见的,也算是比较珍贵的。
6、《巴人汲水图》。
它共有两幅,画中真实展现了抗日时期民众艰难的生存景象,是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
7、《九方皋》。
徐悲鸿将画中的马用人格化的手法来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这幅画构思巧妙,色旨调和,反映了徐悲鸿炉火纯青的画技。
8.《愚公移山》。
这幅画讲的是古代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它展现了近代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水平。
9、《泰戈尔像》。
这幅画运用了素描、脸部染色与线的创作手法,具有典型的徐悲鸿风格,是他写生肖像画的代表作品。
10、《八骏图》,八匹骏马身姿矫健,自然灵动,无拘无束飞驰于草地上,这幅画是徐悲鸿画马的经典力作,,体现了他画马的超高水准。
宁方勿圆,宁脏勿净。什么意思呢?谢谢!
宁方勿圆,宁脏勿净。
这是徐悲鸿大师对画素描的一种要求,其意思是说:要用直线去塑造形体,画出棱角(素描分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用块面塑造形体,二是线面结合塑造形体,三是用线条塑造形体)。
“宁方勿圆”就是指用块面塑造形体的素描形式,其实很多细小的小方块是可以组合成物象的,就像使用Fireworks优化图像一样,图像放大后就全是小方块。
宁脏勿净,意思是:为了达到绘画作品的层次丰富,表现出所描绘物体的内在结构,用笔多一点,看上去脏一点,总比所画作品很干净没有内容好。
扩展资料: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一代宗师。
在20世纪初中西文化碰撞的大潮中,作为最早赴西方学习美术的一代艺术家,他旅欧求学、访问达8年之久,既深入考察研究欧洲美术的历史和造型体系,更以极为勤奋的精神学习掌握了素描和油画造型的功力。
在留学期间就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考。
留学回国之后,他投身美术教育直至终生,为奠定中国美术教育理论体系不遗余力。
他提倡“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提出“宁方勿圆,宁脏勿净,宁拙毋巧”的素描要求,在教学上引导学生提高全面学养,求真求美。
他提出“尽精微、致广大”的艺术理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他珍惜人才,善于发现人才,曾倾力相助过许多有才华而遭遇困难的学子,为他们成才提供了支持,他也以广纳天下贤士于艺术苗圃的胸怀,不计社会地位的高低和学派观点的差异,邀请和团结一大批美术名家共同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奠定了十分重要的人才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