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手抄报(中国历史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2023-06-09
69 阅读

手抄报内容简短

简短的手抄报内容有:1、感恩老师,给我顽强的翅膀,飞向那知识的海洋,让书伴我成长;
感恩老师,给我指明人生的方向,走向那五彩斑澜的人生风景线,让灯点燃快乐的火种;
感恩老师,给我无限的前途和光辉,使我的明天繁花似锦,让我走向光辉的未来。

2、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他们辛勤地教育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
老师,是蜡烛,他们奉献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老师,是春蚕,他们吐丝,让人们做衣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就如同我们的家人,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我们。

3、在流星的花园,你是辛勤的园丁。

用智慧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灌溉,用心灵滋润,用责任守护,用岁月收获,用美好记忆。

4、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一一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5、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您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6、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原地走动千百步,吸着飞舞的风尘,写了擦擦了又写,生怕同学们没听懂,不断提问答疑。

7、老师是一副画,让人赞美连连,老师是一句话,让人懂事晓情,老师是一粒定心丸,让人心安神宁。

8、一杯好茶,茶香四溢沁人脾;
一壶好酒,酒香甘醇心惦记;
一个良师,句句教导受益多;
一份真情,铭记一生难忘记。

9、教师节到了,送您三束花,一东康乃馨,您像慈母教我做人;
一束百合花,感谢您不求回报纯洁的爱;
一束满天星,那是您的桃李满天下。

历史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迁都: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气候干旱,粮食供应不足;
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2.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3.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

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一、书法艺术(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的时间:东汉末年。

(2)演变: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3)书圣: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一行书”的美誉。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二、绘画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三、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新中国史手抄报的内容?

1、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在探索中走过弯路,遭受过巨大挫折,痛定思痛,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

这条道路不是上天的馈赠,而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开辟出的适合中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特色道路。

2、学习新中国史,才能了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易,才能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提升爱国、爱党和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与自信。

学习新中国史,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优势,有助于在新时代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有助于激发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矢志奋斗的信念。

总之,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习新中国史,是我们在新长征路上的又一次心灵洗礼。

3、中华人民共和国71年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深入学习新中国史,科学认识和把握它的主题和主线——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是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修课。

4、从1978年到2012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各种思想和体制障碍,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发展活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新的历史性变革,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历史手抄报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

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

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

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主要著作《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一、佛教起源佛教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 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

东汉时期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

二、道教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

三、司马迁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

著有《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一部纪传体通史。

四、雕塑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三国鼎立一、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三、三国经济魏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农业发达,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造船业发达,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即台湾)。

江南地区的开发1.西晋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得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国。

2.“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3.西晋灭亡: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4.东晋建立:西晋灭亡的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

5.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6.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

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7.江南地区的开发(1)开发时间:从东汉末年开始(2)开发原因: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自然条件)②江南地区战乱较少,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社会原因)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根本原因)(3)表现:修建许多水利工程;
大片荒田开垦为良田;
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4)意义: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历史手抄报初二

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原因:四发明)二、尧舜禹的“禅让”三、夏朝建立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二、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三、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

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中国现代史手抄报

  (什么是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综述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历史,故又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此期从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与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底至今)两大历史时期。

  特征  (一)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时代,从遭受侵略奴役的弱国变为世界政治舞台上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强国的时代。

(二)中国现代史是中国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  从探索的方向看  1、从探索的方向看:是近代西学的继续,具有模仿性的特点:80年代以前,无论从政治上或经济上大都是模仿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模仿西方的经营方式、管理经验。

  从探索的历程看  2、从探索的历程看:具有曲折性的特点:改革开放以前,革命和建设进程或者被冒进脱离现实地超越,或者为左倾错误不时地中断,使工作重心不正确的转移,以致于经济建设从冒进至中断,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上正规,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探索的内容看  3、从探索的内容看:具有独创性、连续性的特点:三大改造以和平方式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坚持并扩大统一战线,把它发展到爱国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一国两制”的构想为祖国统一创造条件;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认识  1、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统一与强盛是民族自强、外交独立的前提条件。

2、外国的先进思想、技术、经验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我们必须要勇于学习借鉴,但所学要符合国情。

3、要得出合乎国情的认识与决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否则将使现代化建设事业遭受挫折。

4、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必将使中国经济迅速腾飞。

5、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近代史证明只有中共及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现代史证明也只有中共和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