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一生简介,卢梭的一生简介
卢梭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法国18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
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
母亲早逝,很小就跟随父亲识字,阅读文学、历史一类书籍。
10岁时父亲因打官司败诉外逃,卢梭由此成为孤儿,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
从16岁开始离开故乡过流浪生活。
他走遍了全瑞士,还到过法国、意大利的许多地方,做过仆役、家庭教师、私人秘书。
长期的流浪生活和复杂的工作经历,使他对下层平民社会有较深的了解,对法国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有深刻的认识,由此也使他获得了广泛的知识,逐渐形成了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成为18世纪资产阶级激进的启蒙思想家。
卢梭30岁时带着自己创作的乐谱和剧本来到巴黎。
以后他很快结识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狄德罗、伏尔泰等,成为“全书派”的重要成员。
晚年卢梭怀着悲愤的心情完成了他的自传《忏悔录》,坦率地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思想抱负。
1778年7月2日因中风而与世长辞,终年66岁。
卢梭的生平事迹
171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
他出生后第十天,母亲因产后失调,于7月7日逝世。
10岁那年,他的父亲因和当时日内瓦共和国的“小议会”的一个名叫戈迪耶(此人曾任法国陆军上尉,并和小议会里的人有密切的联系)的先生发生了争执,最终卢梭的父亲在捍卫正义与向黑恶势力屈服之间毅然选择了前者,在法院下达的缉拿通知下愤然地离开了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卢梭。
他有一个兄长,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从此卢梭再没有得到他的任何消息。
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受过系统性的教育,书却读了不少,他父亲将他送去当学徒,先跟一个公证人,再跟一个镂刻匠,后来受不了苛待卢梭,十六岁时他就逃离日内瓦去流浪。
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
后又被通缉流亡国外。
期间得到了华伦夫人的爱护。
[1] 1728年3月14日星期天,快年满16岁的卢梭,只身离开日内瓦。
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默默无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
他有过几起罗曼趣事,其中包括与旅馆女仆黛莱丝·瓦瑟的风流韵事,他俩有5个孩子,卢梭把所有这五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他最终到了56岁时才与黛莱丝结婚)。
卢梭曾在《忏悔录》中如是说:我一想到要把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家庭去抚养,我就感到害怕。
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去教育,那必然会愈教愈坏。
育婴堂的教育,比他们对孩子的危害小得多。
这就是我决定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的理由。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代表作是什么?
作为西方哲学家来说,卢梭的哲学观点和中国古代老子的“道法自然“哲学思想非常类似;
卢梭也认为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让-雅克·卢梭(1712- 1778),哲学家、作家和作曲家。
他的政治哲学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启蒙运动,以及法国大革命和现代政治教育思想的整体发展。
卢梭认为私有制的产生是不平等的根源,主张人们经过协议,订立契约,成立公民的社会。
首先,卢梭是当时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在歌剧界享有盛名。
他的代表作是《乡村占卜家》。
该剧一经问世,即轰动法国。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对该歌剧如痴如醉。
在狄德罗等人主编的《全书》中,卢梭负责的就是音乐领域的词条。
启蒙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卢梭是与伏尔泰、孟德斯鸠齐名的启蒙思想家。
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思想,深刻的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雅各宾派政治家多是卢梭的信徒。
教育家:代表作是《爱弥儿》。
这本书又名《论教育》,是教育哲学史上划时代的的著作。
文学家:代表作是《忏悔录》、《新爱洛伊斯》。
其中《忏悔录》堪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自传作品。
《新爱洛伊斯》是一本爱情小说。
卢梭对植物学也很有研究,写有《植物学通信》一书。
今天许多环保主义者的观点可以追溯到卢梭,他认为人类越偏离自然状态,他们的处境就越糟糕。
卢梭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堕落的;
人在自然状态中是自由的、明智的、善良的,而这种本能和情感,是最美好的。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卢梭是雅各宾俱乐部成员中最受欢迎的哲学家。
1794年,在他死后16年,卢梭作为民族英雄被安葬在巴黎万神殿。
卢梭的思想主张
卢梭的思想主张包括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
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扩展资料 卢梭的'
思想主张包括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
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