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典故,司空见惯典故由来
《司空见惯》成语小故事?
司空见惯 【拼音】: sī kōng jiàn guàn【解释】: 司空:古代官名。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出处】: 唐 · 孟 棨《本 事 诗 · 情 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举例造句】: “帝 国 主 义”这种字样,在现今已是司空见惯了,但在当年却几乎是一种讳名。
★ 郭 沫 若《革 命 春 秋 · 创 造 十 年 续 篇》【拼音代码】: s k j g【近义词】: 屡 见 不鲜 、习 以 为 常【反义词】: 绝 无 仅 有、盖 世 无 双、少 见 多 怪【歇后语】: 眼 皮 底 下 放 东 西【灯谜】: 天 文 学 家 观 星 斗【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
形容常见的东西【英文】: common【故事】: 唐 朝 著名诗人 刘 禹 锡 因 为 政 治 革 新 被 贬 职 回 京,司 空 李 绅 设 宴 款 待 他,席 间 命 歌 妓 以 歌 舞 劝 酒。
刘 禹 锡 感 慨 万 分,当 场 写 诗 一 首:“高 髻 云 鬟 宫 样 装,春 风 一 曲 杜 韦 娘。
司 空 见 惯 浑 闲 事,断 尽 江 南 刺 史 肠”。
司空见惯成语造句及典故故事
司空见惯,汉语 成语 ,拼音为sī kōng jiàn guàn,作谓语、定语、宾语;
形容常见的东西。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司空见惯的 成语 典故 ,供大家参考。
一、司空见惯成语解析 司空:古代官名。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 二、司空见惯成语典故 语出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
李司空(李绅,曾任司空一职)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
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刘于席上赋诗曰: ‘?鬌(woduo)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李因以妓赠之。
”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九:“禹锡赴吴台,扬州大司马杜公鸿渐,开宴命妓待酒,禹锡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 三、司空见惯成语 造句 1、爬上最高的境界,你会陡然发现:那里的景色竟然是你司空见惯的。
2、股票市场中小户被大户套牢,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3、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4、失恋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
5、对於这种行为,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6、她的口才那么好,得名早就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
7、人们对电灯收音机电视和电话早已司空见惯,以致很难想像没有它们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8、从初一到现在,我们没少开班会,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9、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水中悟出了道理,可见是有教无类。
10、托人情关说这种事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
11、这种事已是司空见惯,难怪报纸连登都不登。
12、这些你司空见惯了的标点符号,蕴含了我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
13、孩子们对于每日在眼前司空见惯的东西容不得有丝毫改变。
14、书城掉书是司空见惯的事。
15、如此司空见惯的事,大家怎会感兴趣? 16、这事对我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不值得大惊小怪。
17、现代年轻人持有手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
18、街道上的行人匆忙的走着,有的已经拿出了雨伞,人们对这司空见惯的现象已不以为然。
19、明明这次考试只考了不及格,大家一点也不吃惊,因为这样的事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20、他考试拿第一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21、光明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却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22、大街上的车辆比往日少多了,平常司空见惯的堵车现象今日踪影全无。
23、对于明刚的无理取闹,同学早已司空见惯。
24、感情上的震动在她的经历中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
25、这神事对于我们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了。
26、中学生早恋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
27、这样的爱情不只在身边上演,电影里也是司空见惯。
28、男人数目比女人多得多,酗酒现象司空见惯。
29、节俭一词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司空见惯的。
30、这无疑是一个骗局,对此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31、只有我对调考司空见惯,就不怕各样考试。
32、司空见惯-随地吐痰这种陋习在市民中已司空见惯。
33、这类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之事,在我们村可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34、面对家长的接送,我不屑一顾,早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35、最终天使被恶魔不费吹灰之力打败了,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结局。
36、他参加比赛得奖是司空见惯,不得奖才奇怪。
37、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那是非常不简单的。
38、对于大街上 广告 牌上的错别字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
39、如果说这只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那么接下来的事情让我有些愤怒。
40、以大吃小,这是商场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41、世界杯上,巴西次次都赢我是司空见惯了,可是这场比赛竟然输了。
42、人们建立了公众降温中心,灯火管制也司空见惯。
43、刮风下雨对马萨诸塞州人是司空见惯的,但这一次却是风狂雨骤。
44、欣赏羌族和藏族同胞司空见惯的夜生活表演也是去九寨的亮点之一。
45、营销新手遭遇冷落甚至吃闭门羹的情况也是司空见惯。
46、孩子们在绕圈圈,她们对太婆流泪已司空见惯。
47、消极影响和内部混战司空见惯。
48、随药品附送的详细包装插页更是司空见惯。
49、在金钱驱使的九十年代,双职工家庭司空见惯,似乎没有例外。
50、潮涨潮落,人们多对自己熟悉的亲人或朋友的情绪起伏司空见惯。
51、有交易者小心敬慎,他们也是司空见惯,不见理会。
52、而考官席上的四个人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司空见惯般的漠然和镇定。
53、时期是司空见惯的,现在大多在哪里向隅而泣,或者早已散失。
54、官虽目见耳闻,不啻司空见惯,置诸不理,盖修路之政久废矣。
55、我这么推设并非无端诽语,现实的事例早已司空见惯。
56、网游中尔虞我诈,两面三刀的事情可是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成语造句及典故 故事 相关 文章 : ★ 司空见惯的成语故事 ★ 司空见惯成语谜底及解析 ★ 用成语司空见惯如何造句 ★ 司空见惯的解释和造句 ★ 司空见惯怎么造句 ★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和造句 ★ 出言不逊成语历史典故 ★ 司空见惯的近义词及造句 ★ 望洋兴叹成语典故和造句 ★ 随遇而安成语造句和典故大全 。
司空见惯的典故
司空见惯的典故如下:唐代中期,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在外地待了二十多年。
终于,朝廷召刘禹锡回到京城洛阳。
刘禹锡埋头于集贤院的工作,除此之外,就同好友看花饮酒,写诗联句,以此消遣度日。
当时,诗人李绅也在京城,因为他做过司空一职,被称为李司空,他请刘禹锡到家里做客,席间,李司空叫出歌妓唱着《杜韦娘》,勾起了刘禹锡的思绪。
他当即提起笔赋诗一首,诗中写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诗的意思是说:这样美好的歌妓,还唱着优雅动听的歌,司空大人见惯了、听多了,自然全觉得很平常,而我这个谪居外地二十多年的小小刺史,早以为之想念肠断了呀!司空见惯寓意当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也对歌妓作陪这样的场景已经司空见惯,不觉得奇怪时,足以证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委靡不振。
而在社会,老人摔倒没有人扶、行人随意闯红灯、垃圾随手丢地上等一系列不正常的事物逐渐被人们“司空见惯”时,应当警醒,无论一件事物是否被大众“司空见惯”,人们都不应该随波逐流。
以上内容参考-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的典故
1、司空指古代官职,主管建设,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后来转变为监察官,相当于现在检察院的总检察长。
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现在用“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2、这个成语来自刘禹锡的诗《赠李司空妓》语出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
。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
李司空(李绅,曾任司空一职)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
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刘于席上赋诗曰: '
䰀
鬌(woduo)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
李因以妓赠之。
"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九:"
禹锡赴吴台,扬州大司马杜公鸿渐,开宴命妓待酒,禹锡诗曰:'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