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代表作(岑参的代表作10首古诗)
岑参代表作有哪些
岑参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碛中作》、《寄左省杜拾遗》等。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2、《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前十八句描摹慈恩寺塔的孤高、突兀、超逸绝伦的气势,以及佛塔周围苍茫、古寂、清幽的环境,烘托出一派超脱虚空的气氛。
末尾四句,抒发情怀,流露出怅惘之情。
全诗主要描写了佛塔孤高危耸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登临后忽然领悟禅理,产生出世的念头,并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
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开头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
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
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唐军凯旋。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
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4、《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此诗描写作者辞家赴安西在大漠中行进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同时也显现出一种从军的豪情。
全诗选取了沙漠旅途中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5、《寄左省杜拾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这是一首委婉而含讽的诗,采用曲折隐晦的手法,感慨身世遭遇和发泄对朝廷不满的愤懑之情,名为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含深隐的讽刺之意。
此诗辞藻华丽,雍容华贵,寓贬于褒,绵里藏针,有寻思不尽之妙。
参考资料来源:-岑参。
岑参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 岑参的代表作有哪些
1. 岑参(718-769?),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或南阳济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师同称“
高岑”
2. 岑参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
由于他的智力,他在五岁时学习,在九岁时成为一个学者。
天宝三年(744年),岑慎为士,经过三年的选举,被授权率领军兵曹操参军。
后来,他又两次加入军队戍边,先是担任安西保卫部大臣高仙之幕府书记,又在天宝末年担任安西西北朝廷保卫部大臣奉长青幕府知县。
唐代时,岑参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巡抚,死后被称为“
岑嘉州”
。
大理四年(769年)秋冬,岑沉死于成都,享年52岁 3.在文学创作方面,岑参的作品诗以七字歌行见长。
他对边塞的风景、军旅生活、外国的文化习俗都有一种亲切的感情,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边塞诗歌 4. 岑参的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碛中作》、《寄左省杜拾遗》等。
岑参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岑参是唐代诗人。
岑参生卒年约为公元715-公元770年,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
南阳人,是大唐宰相岑文本的曾孙。
与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并称高岑。
现存的代表作约有四百零三首,其中有七十多首是边塞诗。
另外还作又《感旧赋》、《招北客文》两篇墓铭。
特点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
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
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
在他的名作《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中,从中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学习。
岑参最著名的诗
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四、《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五、《山房春事·二首》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岑参的边塞诗有哪些特点
岑参的边塞诗以具有特色的语言,鲜明的情调,把西域地区的雄伟壮阔、绮丽多姿的自然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他把激烈征战、远戍思乡、将军逸乐、战士悲苦等等内容都写入诗中,热情地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祖国而英勇抗敌的战斗精神。
历来被认为是“边塞诗”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个。
岑参边塞诗的写实之“奇丽”。
岑参边塞诗当中既有“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薯五能反语”,“浑灸犁中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的生活之奇;
也有“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的物候之奇;
还有“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山雪崔嵬”的边地自然风光之奇。
扩展资料: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
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了三年后获授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
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
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
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介绍:《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 人岑参的诗作。
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 雄气概。
开头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
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
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唐军凯旋。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
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二、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或天宝十四载(755)九月,创作地点在轮台,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
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
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
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 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