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名诗(千古第一名诗是哪首)

2023-06-19
26 阅读

古诗排名前十首

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寤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蜀道难作者: 李白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唐诗排名前十首

前十首唐诗: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5、《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甫七言绝句是什么?

如下:一、《绝句》【作者】杜甫 【朝代】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 【朝代】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

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三、《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 【朝代】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
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四、《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作者】杜甫 【朝代】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五、《赠花卿》【作者】杜甫 【朝代】唐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杜甫七言绝句有哪些?

杜甫七言绝句有:1、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题张氏隐居——杜甫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庆余年中称杜甫的《登高》为什么为千古第一七言律诗?

在热播大剧《庆余年》剧里“范闲斗诗”的片段很有意思。

讲的是主人公范闲初来京都,太子一党担心范闲夺走“内库财权”,于是使出各种手段谋害范闲。

谋杀不成,即决定毁其名誉。

于是,便安排了一场斗诗大会,让众人觉得范闲无才,不足以堪大任。

诗会上,拥有现代记忆的范闲(剧情设定范闲记忆穿越到“未来”,一出生便拥有现代人的记忆),直接开了大招,当众做出了一首《登高》,正是杜甫的那首,从而艳压群芳,一举拔得头筹。

那么杜甫的《登高》究竟为何如此牛逼呢?公元767年,杜甫已经55岁,流落夔州,流年不利。

曾经的理想抱负已如烟云,置身夔州世外之地,杜甫有些心如死灰。

垂垂老矣的生命时光,杜甫却有太多的惆怅郁积心中。

杜甫本不想离开成都杜甫草堂,就在熟识的地方了却一生,也不算憾事。

但好朋友严武去世了,给予杜甫的经济倚靠断了,伟大的诗人杜甫还得生存下去,无奈之下,他驾小船出发,一路颠沛,无比艰辛地来到夔州。

杜甫在夔州的生活,依然是一地鸡毛,苦不堪言。

穷,病,没有了盼头,人生的绝境,也不过如此。

杜甫由于多年漂泊,身体每况愈下,他患有严重的肺病、糖尿病和风湿病,并且眼睛也不太好,可谓百病缠身。

杜甫老年的生活无依无靠,始终处于漂泊的困窘和惶恐之中。

某一天,孱弱缓慢的杜甫,走到了白帝城外的高台上,俯瞰着灰色的世界。

他极目远处,回首一生的忧郁,自己所热爱的盛世大唐,他以为安史之乱后可以继续如日中天,不想藩镇割据的战乱继续不休。

国家忧患,自我病弱,苟延残喘于世,杜甫真不知道明天该如何面对?深秋时分,触景生情,悲凉和凄切油然而生。

杜甫百感交集,拿出纸笔,铺在高台之上,眼眶湿润,苍凉世故,写下了愁苦和悲伤到极致的七律《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甫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当时正逢“安史之乱”刚结束4年,四方战乱又起。

诗人的友人李白、高适、严武纷纷离世,自己又身患多种疾病,成为了一个贫疾困苦的残年老人。

每每想到这里,我总低头深思,如果自己身处当时的环境和面临种种打击,能否如诗人一样坚持如此?能否抵御住心中层层悲情,继续直面生活的惨淡?能否继续心怀家国天下,救国救民?《登高》被誉为天下第一七律,深受诗评家的喜爱。

其第一的地位,体现在哪里呢?其一是格律精严。

律诗写作有着严格的规范,每一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押韵,必须一韵到底,也不可以临韵通押。

所谓邻韵,指的是发音相近但韵部不同的字。

除此之外,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也有定规。

平仄合律自不必说,诗评家赞赏最多的是此诗的对仗技巧。

有人说,杜甫的这首诗做到了八句皆对(格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

可见,杜甫将诗中的格律探索到了极致,他将格律诗这种体裁推到了古诗艺术的颠峰。

不光是《登高》,杜甫的很多诗对仗对极为工整,要说他是“戴着镣铐跳舞,舞姿最优美的诗人”也不为过。

其二视野广袤“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运用了一个远景镜头,仿佛开着飞机,在空中看到的宏大景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个万里,一个百年,从空间和时间角度上勾勒出了极为广阔的视角。

大视角下,诗人却弱小、可怜、又无助,显得极其渺小。

人到暮年,疟疾、糖尿病、耳聋、肺病缠身,又因病戒酒,经济上也不宽裕。

在这样反向的映衬下,这种悲凉感愈发明显了。

其三是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

只是格律,不能成为伟大的作品,诗中的气象、情感、意境,才是一首诗的核心。

杜甫诗中的排比句,有着百川灌海的磅礴气势,他通过沉郁悲凉的对句,展示出他出神入化的笔力,前人盛赞此句已经到了”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后来被誉为“两句九悲”,即两句古诗,九重悲情。

杜甫写下的惨,惨不忍睹,或许称得上唐诗当中最惨的一句了。

诗圣晚年的潦倒生活,谁又曾能够想到竟然是如此境地呢?其四用词精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里的“来”字用得极为精妙。

水代表着时间,这是个诗歌意象,无论是和孔子相关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还是王之涣的“百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亦或是很多人熟知的《三国演义》开篇的诗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有个共同点,诗人看水的方向是“去”,时间像水一样流走了,抓不住。

但杜甫却在这里用了“来”字,滚滚长江水,气势磅礴,巨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更显得暮年杜甫对时间的悲切感受。

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就赞杜甫的《登高》,他说:此章五十六字, 如海底珊瑚, 劲难移, 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 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后又有无数名家点评推崇为“旷世之作”。

后人所有赞誉汇成四字——“七律之冠”。

就如梁启超所说:“这首诗是工部最有名的七律,小孩子都读过的。

假令我们当作没有读过,掩住下半首,闭眼想一想情形,谁也该想得到是在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交界地方秋天一个独客登高时候所见的景物。

底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那两句,不过章法结构上顺手一点,其实不用下半首,已经能把全部情绪表出。

”思虑至此,便更加珍惜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感谢当下国家的安定祥和与得之不易的发展机遇。

国家当下国富民强、繁荣发展的局面来之不易,我辈更要珍惜当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专心务实,努力创新,贡献国家。

为什么庆余年中称杜甫的《登高》为千古第一七言律诗?

因为杜甫的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写景写物,表达出了自己悲伤的情绪,而且,把律诗的各项标准发挥到了极致,对照工整,抒尽人生悲凉,所以这首诗被称为千古第一律诗。

一、《庆余年》与《登高》热门电视剧《庆余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这部作品发生在架空的朝代,讲述了一位现代的少年穿越到了古代后,发生的一些历险的故事。

在剧中,穿越到古代的范闲未能找到心爱的姑娘,应邀参加世子举办的诗会,但是他并没有找到这个鸡腿姑娘,失望之下,心情不好,凭借着在现代的记忆写下了杜甫的《登高》,一举拔得头筹。

在这个故事中,大家都以为这首诗是范闲写的,于是对他敬佩不已。

二、通篇对偶,写景写物这首诗之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律诗,是因为他通篇对偶,写景写物,动人心弦,感情色彩很重。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情。

首联是局部的近景,颔联是整体的原景。

后四句写了登高所感,围绕着自己悲凉的身世,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体弱的悲哀之情。

其中,颈联谈到身世,暗示自己的穷困潦倒,尾联再作申述,以哀愁的形象结尾,抒发了杜甫晚年的悲凉情感。

三、把律诗的标准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把律诗的标准发挥得淋漓尽致。

并且,在抒情的时候没有直接抒情,而是曲回婉转又抑扬顿挫。

首联哀猿猴、哀鸟,颔联哀物、哀时,颈联哀身世、哀命运,尾联哀年华、哀一生。

全诗专注于一个“
哀”
字,没有一句话离开了这个字,并且对仗工整,例如风急天高与渚清沙白,万里悲秋与百年多病,凡繁霜鬓与浊酒杯等。

这八句话一一对照,写得如此工整,短短56个字,道尽杜甫一生的悲凉,所以才被称为千古第一律诗。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关于这首诗,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