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歇后语作用(民间歇后语)

2023-06-21
34 阅读

汉语中有歇后语吗,举例说明。

汉字的歇后语举例: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没钱买海螺--省些(吸 ) 戏台上的鞭子-- 加码(假马) 寿星弹琵琶-- 老生常谈(弹)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麻烦(饭)了 泥人吃饺子——难言(咽)泥人的肚腹——毫无心肝泥人儿掉在河里——没人样了泥人经不起风雨——本质太差泥水沟里游泳——施展不开泥水匠拜佛——心里明白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泥水匠招手——要你(泥);
要吐(土)泥娃娃的嘴——总是笑呵呵的泥娃娃遭雨淋——软瘫了泥瓦匠出身——和稀泥泥瓦匠砌墙——两面三刀泥蒸的馒头——土腥味泥做的菩萨——全靠贴金你吃鸡鸭肉,我啃窝窝头——各人享各人福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谁也不让谁你卖门神我卖鬼——同行你去南极我去北极——各走一端你有秤杆我有砣——配得起你你有骏马我有金鞍——配得起你你做生意我教书——人各有志逆水行船——不阻力;
不进则退年画上的鱼——中看不中吃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撵走狐狸住上狼——一伙比一伙凶碾子磨——实(石)对实(石)念完了经打和尚——没良心;
有用是亲,无用是仇娘不正经——热(爹)多娘娘养侄女——两耽搁鸟儿搬家——远走高飞鸟见树不落——要飞了鸟类吃食——不得不低头鸟枪换炮——抖起来了鸟字写成乌——还差一点尿鳖子打酒——满不在乎(壶)尿壶掉井里——吞吞吐吐尿壶没底——下流捏鼻子吃葱——忍气吞声(生)捏鼻子吹螺号——忍气吞声捏鼻子捂嘴巴——不闻不问捏死手中鸟——轻而易举,容易得很捏住鼻子过日子——不闻香臭捏着鼻尖儿做梦——不成捏着鼻子唱戏——闷腔捏着拳头过日子——心里憋气捏着一分钱能攥出汗来——会过日子牛背上放马鞍——乱套了牛鼻子上的跳蚤——自高自大牛吃赶车人——无法无天牛打架——死顶牛犊拉车——乱套牛犊子扑蝴蝶——看着容易做着难牛粪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牛给羊抵头——仗着脸上牛角尖对牛角尖——对奸(尖)牛角上挂稻草——轻巧牛角上爬蚂蚁——不显眼牛龛里的虫——硬钻牛拉汽车——怪事一桩牛栏里关猪——靠不住牛栏里伸进张马嘴——没你开口的份儿牛郎约织女——后会有期牛郎织女相会——一年一次牛奶里掺墨汁——黑白混淆牛皮袄子反穿——逗虱子走弯路牛皮鼓,青铜锣——不打不响牛皮鼓——声大肚子空牛皮鼓湿水——不响牛屁股缝里的牛蛇虫——又会钻空子,又会吸血牛屁股后的苍蝇——一哄而散;
盯(叮)上不放牛屁股后面念祭文——说空话牛身上拔根毛——不在乎;
无伤大体牛死日也落——祸不单行牛蹄子两瓣——合不拢牛蹄子上供——就显你角(脚)大牛王爷不管驴的事——各管各的牛眼看人——高瞧了你农村的老黄牛——苦了一辈子脓胞破了顶——烂透了女儿国办婚事——难得有一回女儿国招附马——一厢情愿女鬼偷汉——死不要脸女子走钢丝——胆大心细偶像面前磕头——毕恭毕敬藕丝炒黄豆芽——勾勾搭搭爬竿比赛——看谁上得快爬楼梯跌跤——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爬山虎的本领——会己结爬上马背想飞天——好高鹜远拍大腿吓老虎——一点没用拍马屁拍到马嘴上——会咬一口拍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脚拍拍屁股就走——不管了排笔绘画——线条太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只是简单举例。

歇后语的特点有哪些?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例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百川归海——大势所趋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例如:鼻孔里灌米汤——够受的炒了的虾米——红人(仁)揍鸡毛——壮胆(装掸)子歇后语的分类: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

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第一,谐音类。

如: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类。

如: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

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况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

如: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

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

如: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

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

如: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

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

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幽默风趣和寓意深刻,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汉文明源远流长。

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

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

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

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常用的歇后语及意思

歇后语 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 成语 、 谚语 、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歇后语,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歇后语篇1 1、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2、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老鼠啃书本——咬文嚼字 4、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5、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6、半斤换八两——谁也不吃亏 7、一团乱麻——扯不清 8、对牛弹琴——没劲 9、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0、孙悟空进八封炉——越炼越结实 1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12、挨打的乌龟——缩脖子 13、背后作揖——反礼 14、虎落平阳——被犬欺 15、岸上捞月——白费功夫;
白费劲 16、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17、案板顶门——管得宽 18、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9、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 20、拔草引蛇——自讨苦吃;
自找苦吃 21、猴子捞月——空忙一场 22、楚灵王迎亲——包藏祸心 23、拔节的高梁——节节高;
节节上升 24、猫哭耗子——假慈悲 25、案板上的鱼——挨刀的货 26、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
妄想;
痴心妄想 27、巴掌上摊煎饼——巧手;
好手 28、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2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3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1、花盆里栽松对——成不了材 32、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33、楚军伐绞——城下之盟 34、竹笋出土——节节高 35、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歇后语篇2 1、纸糊的帽子——一戳就穿 2、大眠起来的春蚕——满肚子私(丝) 3、夜蝙蝠围着水盆飞——愣充海燕 4、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5、海蜇头做帽子——装滑头 6、假装猫头鹰——睁只眼闭只眼 7、大海里的灯塔——光芒四射;
指明航程 8、草帽子烂边——顶好 9、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0、饿老鹰儿流鼻血——毛病雀子 11、兔子和鹰打架——找死 12、兔子碰到老鹰——没命地跑 13、野牛闯进大海里——有命无毛 14、人秋的高梁——老来红 15、老鹰飞过拔根毛——贪婪 16、四金刚戴帽子——大勿对头寸 17、蛇吞老鼠鹰叼蛇——一物降一物 18、海上泛舟——漫无边际 19、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20、短杜的秤——上升得快 21、脚踩帽子头顶鞋——上下颠倒 22、秋后的芭蕉——一串一串的 23、帽子烂个沿儿——顶好 24、过冬的田螺遇春水——扬眉吐气 25、老鹰叼斧头——云里雾里砍 26、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27、胡萝卜叫鹰——越叫越远 28、九头鸟拾到帽子——不晓得戴哪头好 29、老鹰撒屁——天下尽得知 30、鹰嘴鸭巴掌——能吃不能拿 歇后语篇3 1、春天的蜜蜂——闲不住 2、兔子眼睛——一路光 3、叫花子坐鸳鸯轮——四海为家 4、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5、吃甘蔗上竹楼——一步比一步甜 6、杨树剥皮——清光棍 7、石灰堆里的耗子——白眼看人 8、老母猪追兔子——上气不按下气 9、抱着脑袋赶老鼠——抱头鼠窜 10、咧嘴的石榴——尽是红点子 11、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12、针尖尖对栗板刺——针锋相对 13、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 14、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 15、春来红日当空照——天和 16、牛鼻子里穿绳子——哪个情愿 17、秤砣掉在鸡窝里——捣蛋 18、猫想吃葡萄——眼都望绿了 19、火灰上画马——说空话 20、小媳妇买猪内脏——提心吊胆 21、少林寺的老方丈——德高望重 22、王母娘娘走亲戚——腾云驾雾 23、父子观虎斗——大惊小怪 24、吊在网上的蜘蛛——悬着 25、猴照镜子——得意忘形 26、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27、吃了老鼠药——净搬家 28、打蛇七寸——找要害 29、烂脚巴鸭子——歇了吧 30、羊憧篱笆——进退两难 31、起重机吊鸡毛——不值一提 32、老鼠钻在风匣里——两头受气 33、漏了气的汽笛光——冒气不吭声 34、木头人生疮——不痛不痒 35、牵牛揪尾巴——白费劲 常用的歇后语及意思相关 文章 : ★ 常见常用的歇后语经典歇后语90句 ★ 关于常用的歇后语有哪些 ★ 常见常用的歇后语精选汇总 ★ 常用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 常用的歇后语大全 ★ 常用歇后语大全 ★ 常用歇后语100个 ★ 日常常用的歇后语 ★ 歇后语及意思解释 。

歇后语及意思解释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创作出来的歇后语,必然带有明显的地区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烙印,表现了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歇后语及意思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歇后语及意思解释   1、一根筷子吃面—

独挑   一根筷子吃面,挑起来就是独挑.比喻做事出色,独当一面.   2、小河里撑船—

一杆子到底   小河里撑船,杆子可以撑到河底.比喻做事做到底.   3、丢下灶王拜山神—

舍近求远   家里有灶王不拜,跑到山上去拜山神,就是说不要近的,还跑到更远的地方去.比喻小题大做.   4、鸡戴帽子—

官(冠)上加官(冠)   鸡头上本来是有鸡冠的,如果再戴帽子,就是再上一个层次,升级了.比喻某人高升且速度极快.   5、棉花店关门—

甭谈(弹)   棉花店是弹棉花的,棉花店关门了,不弹棉花还弹什么.比喻这件事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经典歇后语   瞎狗逮兔子--碰到嘴上   下雪天打兔子--自跑   小脚女人追兔子--越撵越没影儿(比喻怎么撵也跟不上)   小脚女人追兔子--超追越没影儿   常见歇后语   小兔蹦到车辕上--充什么大把式   羊群里跑个兔--数它小,数它精(比喻年龄虽小,办事却精灵)   野地里撵兔子--谁逮住就属谁   鹰饱不抓兔,兔饱不出窝--懒对懒   属兔子的--一蹦三尺高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比喻自己人由于互不了解发生了冲突、误会)   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跤龙头上搔痒--溜须不要命。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