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则栋年轻照(庄则栋年轻时)
中国乒乓球名人榜上有哪些人?
中国乒乓球名人榜上有:1、马龙:马龙,1988年10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
效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担任队长。
马龙是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2、张继科:张继科,1988年2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
他是乒坛历史上第7位大满贯选手,也是继刘国梁、孔令辉后的中国男乒史上第3位大满贯选手。
3、张怡宁:张怡宁,1981年10月5日生于北京,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现任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助理。
张怡宁6岁时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北京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
2000年,张怡宁在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女团冠军与女单亚军。
4、孔令辉:孔令辉,男,汉族,1975年10月1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有“乒乓王子”之称。
历年来在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单排名中位居前列。
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大满贯”得主。
5、刘国梁:刘国梁,1976年1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曾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现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理事会主席。
中国乒乓球各阶段代表人物
中国乒乓球各阶段代表人物:1991年日本千叶世乒赛上,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女队不世出的传奇人物邓亚萍开始了席卷世界女子乒坛的历程。
邓亚萍虽然在女团决赛中输给了朝鲜名将俞顺福,但她摘得了女单冠军,从这时候起,世界女子乒坛进入"
邓亚萍时代"
。
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国家队乒乓球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
在许绍发的大力推荐下,1989年从意大利回国的蔡振华,在这个时候挑起了男队主教练的担子,他率领中国乒乓球队在泥泞中前行,人们以期冀的目光注视着这支队伍,希望它能早日重回世界巅峰。
在当年举行的第2届世界杯团体赛上,中国男队在决赛中战胜瑞典,夺得男团冠军。
以孔令辉、刘国梁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小将此刻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1992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大奖赛上,年仅16岁的刘国梁以一招"
直拍横打"
技惊四座。
刘国梁,奥运冠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人,原中国乒乓球队著名运动员。
6岁开始学打球,1989年入选国青队;
1991年破格入选国家乒乓球队。
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
多次获得男子单打冠军并和孔令辉一起获得男子双打冠军,与邬娜一起获得过混合双打冠军,作为主力队员多次与队友一起获得男子团体冠军,得到过乒乓球运动员所能拿到的所有冠军。
刘国梁是首位在正式比赛中采取直拍横打技术并取得成功的乒乓球手。
2003年,刘国梁正式退役,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随后担任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国梁带领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蝉联男子单人、团体冠军。
2013年,正式担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
孔令辉,黑龙江省哈尔滨人,世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有“乒乓王子”之称。
历年来在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单排名中位居前列。
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大满贯”得主。
2006年正式宣布退役,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教练。
2013年正式担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 。
马琳,辽宁沈阳人,7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专业队,1994年2月进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一队。
启蒙教练杨沈立,现在教练刘国梁、吴敬平。
称号为世界杯先生、拼命三郎;
世界排名第三。
王皓,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
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90年开始专业训练乒乓球;
1996年进入八一队;
19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1999年亚洲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
2000年初升入一队。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不敌柳承敏(韩国),获得男单亚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亚军。
2008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09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10年世界杯男单冠军,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双打冠军。
2011年8月27日,入驻国际乒联名人堂。
2011年,王皓第四次接近世乒赛男单冠军,惜败队友张继科。
2012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
王皓携手张继科、马龙在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
王楠7岁开始打球,1992年进省队,1995年进国家队,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
王楠是邓亚萍退役后中国女队的领军人物,她几乎包揽了所有比赛女子单打的冠军,也是中国第二个“大满冠”的选手。
2004年雅典奥运会蝉联女子双打(与张怡宁)冠军。
2006年不来梅世乒赛夺得女团冠军后,以19个冠军头衔超越邓亚萍,成为中国夺得世界冠军最多的乒乓球选手。
张怡宁:5岁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省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已经取代王楠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的领军人物。
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夺女子双打(与王楠)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
2005年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她再次同队友一道夺取女子团体冠军,并成功卫冕女单冠军。
2011年3月底,张怡宁首次承认退役,自此,中国乒乓球的张怡宁时代正式结束。
乒乓球六要素代表人物:一、 力量代表人物:男:王励勤;
女:李晓霞王励勤号称“大力”,李晓霞号称“大锤”,都是力量型打法的响当当的人物,王励勤正手可以把厚玻璃击穿,李晓霞的正反手力量不逊色于男子选手,端的令人生畏。
你真的认为有天生神力吗?除了他们自身的良好体质外,刻苦训练才是洪荒之力的源泉,王励勤、李晓霞的训练刻苦是出了名的,尤其是王励勤,每天加班加点练体能,所以他能长期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直到退役,他的身材也是保养得最好的。
二、旋转代表人物:男:张继科;
女:郭跃如果说球的旋转之强,张继科称第二,那估计没人敢称第一,连刘国梁都说:“张继科的球为什么这么高的质量,因为他的球力量之力、旋转之强,连他自己都难以控制,经常打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球”。
张继科的逆旋转发球、反手拧拉,为什么很多人不适应?就是因为旋转太强,一碰就飞,当然,他这种打法需要极佳的身体素质做支撑,身体一旦有伤病,他的状态就会大打折扣。
郭跃,天才少女,女子打法男性化的典型代表,她能在中远台对拉时制造强烈的旋转,多少铜墙铁壁都被她轰开,她的巅峰之作是萨格勒布世乒赛,决赛时击败如日中天的张怡宁。
三、速度代表人物:男:刘国梁;
女:邓亚萍这两位都是近台快攻打法不世出的天才,刘国梁、邓亚萍分别是中国男队、女队第一个大满贯,他(她)们的近台如连珠炮一般,一板比一板快,打得对方手忙脚乱。
刘国梁是直板正胶,速度是正胶的特长,加上刘国梁发球神鬼莫测,发球之后的抢攻是他的得分法宝,他把速度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邓亚萍小时候采用了特殊的训练方法,因为她身材不高,退台后护台面积太小,她父亲在她身后摆了一张长条凳,一退台就被长条凳挡住,久而久之,她练就了近台快攻的绝技。
四、落点代表人物:男:马琳;
女:王楠如果把球台分成九宫格,不同的落点会有不同的效果,落点掌握好了,往往能够四两拨千斤。
对落点抠得最细的是马琳,他总能找到让你别扭的点,专打你的软肋,正如打蛇高手,总是能找到蛇的七寸,一击致命。
王楠左手横拍,她的拿手好戏是反手撕对方正手大角度,落点刁钻,让人措手不及。
五、弧线代表人物:男:许昕;
女:武杨小小的银球,在球台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给人充分的视觉享受。
看许昕打法,犹如欣赏一场表演,诡异的弧线层出不穷,令人拍案叫绝。
削球手对弧线的掌握高于常人,如今削球水平最高的当属武杨,看她不紧不慢的削球,以为这个球没有了,但就是能以意想不到的弧线稳稳地回到对方球台上。
六、节奏代表人物:男:瓦尔德内尔;
女:张怡宁两位堪称大师级人物,对乒乓球的理解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轻重缓急,尽在掌握,他们站在场上,就是比赛的把控者,你快他更快,你慢他也慢,总是能把对方带到自己的节奏中,让你如入蛛网,如陷泥潭,摆脱不得。
这个美国人在日本上错车,却改写了中国历史进程,他究竟做了啥?
历史极具戏剧性,有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能改变历史进程。
49年前,这个美国人在日本上错车,就改写了中国历史进程,他究竟做了啥?这个年轻人叫格伦·科恩,1952年8月25日生于美国纽约。
科恩自小聪明,却生性顽劣,有极高的运动天赋。
他11岁时获得美国乡间俱乐部游泳冠军,同时还是一位保龄球高手,12岁时科恩接触乒乓球,从此爱上这项运动。
图:美国的体育和国内区别很大,运动员没有工资,大多自己跟随教练学习,主要靠参赛奖金维持生活。
由于乒乓球在美国是小众运动,商业化程度也不高,科恩虽然也拿过几次冠军,但生活勉强够温饱。
改变科恩一生命运的,是1971年的一次上错车。
1971年3、4月间,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开打,科恩作为美国队二号种子选手,随队征战名古屋。
4月4日这天下午,一向独来独往的科恩,乘坐主办方为美国队准备的车,到体育馆训练,此时中国队也恰好在此。
这是中国队时隔2年再度参加世乒赛,而且中国队实力非常强,引得科恩驻足观看。
不过双方也仅是眼神交流,并没发生什么。
图:中美乒乓球队训练结束后,科恩走出体育馆,不巧的是,为美国队准备的车已经离开了。
科恩并没注意,径直走向了另一辆车,他以为那是接他的车。
当他上车后,傻眼了。
一车人都在看着科恩,科恩也颇感尴尬,双方大眼瞪小眼。
科恩上错了车,跑到中国队车上了。
对当时的两国人来说,互相都很陌生,此情此景,最怕空气突然宁静。
还好中国队员庄则栋主动和科恩握手、寒暄,率先打破尴尬局面。
图:格伦·科恩和庄则栋作为友好象征,下车后,庄则栋送了科恩一件礼物,一块印有黄山风景的杭州织锦。
科恩很想回礼,可全身上下除了乒乓球拍外,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东西,只得作罢。
这是令人难忘的奇遇,他们谁都没想到,一次意外上错车,此后将打破两国20年僵局,改写了接下来的历史进程。
图:左下角为格伦·科恩科恩下车时,手持中国织锦的场景,被日本记者拍到,从而引爆新闻。
当时的两国关系怎样,那是人尽皆知,一个美国运动员却从中国队车上走下来,还拿着中国队送的礼物,这是否意味着什么呢?大家议论纷纷。
第二天,科恩也特意挑选了一件衣服,守在中国队必经之路上,送给庄则栋,两人相拥一笑。
这一幕再度被记者跟拍到,这下坐实了两国将会接触的传言。
其实呢,当时的两国确实都有意接触对方,但谁也没迈出那一步,而且也不知如何迈出。
图:格伦·科恩在中国科恩的奇遇,正好为两国创造了绝佳机会。
记者问科恩:“你想去中国吗?”科恩回:“当然”。
于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球转大球的“乒乓外交”来了。
图:“乒乓外交”行动迅速,世所罕见。
名古屋世乒赛刚结束,以科恩为代表的美国乒乓球队就受邀启程,首次踏上了中国大地。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球打得非常成功。
可以说,科恩在日本上错车,间接改写了中美的历史进程。
科恩也无疑成了受益者,回国后的他,摇身一变成为美国最当红的明星,家喻户晓,各种乒乓表演、演讲、广告,让他接到手软,名利双收。
图:成名后的格伦·科恩科恩还间接提升了嬉皮士在美国的地位,这件事说来也挺搞笑。
科恩就是个嬉皮士,在中国被周总接见时,科恩问了周总一个问题:“您怎么看待嬉皮士?”当时嬉皮士在美国并不受主流待见,被认为是一群叛逆、不学无术的年轻人。
但周总说话很智慧,没有贬低,而将其认为是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传回美国后,在嬉皮士中反响很大,科恩的妈妈为此还特地寄了花感谢周总。
图:70年代美国嬉皮士2004年4月6日,53岁的格伦·科恩病逝。
在历史的大潮中,格伦·科恩是个渺小的存在,但他却创造并见证了载入史册的一幕,也算不枉此生了。
49年前,一美国人在日本上错车,却改写了中国历史,他到底做了啥?
这个人应该说的是美国人格伦·科恩(Glenn Cowan),这个名字可能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了,实际上这个人如果不是因为在49年前,他在日本上错了车,改写了中国历史。
格伦·科恩(Glenn Cowan)在1952年出生于美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因为当时的美国非常流行乒乓球运动,所以当时还不到10岁的格伦·科恩,也自然而然的玩上了乒乓球,但是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这一玩,就像是南美洲的蝴蝶煽动翅膀一样,在多年后,让中国刮起了一场“龙卷风”。
当时的格伦·科恩因为乒乓球玩得好,就参加了一场乡间乒乓球比赛,最后没想到还赢得了冠军,本来乒乓球只是格伦·科恩的一个爱好,玩玩而已,但是在格伦·科恩14岁的时候,他父亲去世了,整个家庭就垮了,也没有钱让格伦·科恩继续上学,格伦·科恩只能辍学,到处参加乒乓球比赛赚钱,而随着他打比赛的时间越来越久,他的实力也变得越来越强。
1971年,也就是49年前,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办,当时的格伦·科恩自认为球艺已经很不错了,于是也跟着美国队报名参加了,而格伦·科恩在日本名古屋等待比赛开始的时候,中国乒乓队也来到了日本名古屋,事情就是这么巧,有一次,格伦·科恩去上厕所,回来的时候,没注意到了自己上错了车,实际上,这辆车就是中国乒乓队的车。
当时场面一度非常尴尬,格伦·科恩上车后,看见一车的陌生人都盯着自己看,很是手无足措,而中国乒乓队的人也是一脸懵,莫名其妙就有一个美国人上了自己的车,要知道当时两国的关系是冰冻期,谁知道这个美国人是想来干什么的,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打破僵局了,这个人就是庄则栋,庄则栋当时是三届乒乓球单打冠军,在乒乓球领域很有名,格伦·科恩自然也认识,于是两个人握了握手,相视而笑。
知道是一场误会外,中国乒乓队开车把格伦·科恩送回去了,顺便还送给了格伦·科恩一块杭州织锦作为礼物,但是之后的时间却出乎了全球人的意料,格伦·科恩一下车,就被各路记者拍下来了,“美国队员从中国队的车里走出来”的信息瞬间就传遍了全球。
当事人格伦·科恩是没有反应,他觉得中国乒乓队送给了自己礼物,自己也应该回个礼物才是,于是第二天被回了一件运动衫,上面有“和平”的标志,以及“Let It Be”字样,这下各方媒体瞬间如潮涌的采访格伦·科恩,而格伦·科恩也表示想去中国玩,这就是当年非常劲爆的“乒乓球外交”事件。
而当时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一结束,格伦·科恩便和美国乒乓队赶往了中国,并且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来了两场友谊乒乓球比赛,而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当时的两国瞬间就外交“破冰”了,可以说如果不是格伦·科恩上错车这个误会,可能还需要很多年才能“破冰”,期间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说他改写了中国历史一点也不为过。
庄则栋与日本老婆有孩子吗
没有孩子。
庄则栋和佐佐木敦子是1987年结婚的,当时庄则栋49岁,佐佐木敦子45岁,婚后没有子女。
庄则栋和佐佐木敦子的结婚是经过邓小平批准的,条件一是庄则栋今后不能出国,二佐佐木敦子放弃日本国籍。
庄则栋,佐佐木敦子夫妇有过生育吗
没有生育,佐佐木敦子是老姑娘,和庄则栋交往前一直没有结婚,她不能生育,在他们结婚前就告诉庄了,庄不在乎,才有后来的跨国姻缘,甚至惊动了邓小平才得以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