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滚进锅里,元宵滚进锅里歇后语
滚元宵怎么做
怎么滚元宵
滚元宵的做法: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国从古至今传下来的习俗。
“北方吃元宵,南方包汤圆”,制作方法虽不同,但欢度元宵的氛围是相同的。
今天就介绍一下北方元宵的做法,如果你是吃惯了汤圆的南方人,不妨尝试一下北方的滚元宵,滚出团圆美满。
元宵与汤圆不论是从外观还是做法,都不大相同。
汤圆在“包”,元宵则在“滚”。
越是耐心,滚出的元宵就越完满。
以最简单的黑芝麻馅的元宵为例。
需准备熟黑芝麻、食用油、白糖以及糯米粉。
1.熟黑芝麻磨成粉,加入白糖,而后加入食用油,搅拌均匀;
2.待馅料成型,将拌好的馅料搓成小圆球,冷冻片刻使其稍硬;
3.准备一个大的容器,倒入糯米粉,并准备一碗水;
4.将馅料蘸水,放入糯米粉中,来回滚匀;
待外层都有糯米粉时,再次将元宵放入碗中蘸水,再放入糯米粉中滚动;
依据个人喜好决定滚的次数和元宵的厚度;
5.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入元宵,煮熟即可捞出。
24节气歇后语
导语:我国有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都有不同的气象特点。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蟹过立冬 —— 影迹无踪过年敲锅盖 —— 穷得丁当响 2. 懒汉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 3. 三九天 —— 动手动脚;
冻手冻脚 4. 元宵滚进肉锅里 —— *** 一个 5. 三伏天的高粱苗 —— 节节往上升 6. 三九天喝醋 —— 寒酸 7. 三九天喝凉水 —— 从里凉到外 8. 三九天穿单褂 —— 抖起来了;
威风不起来 9. 三伏天下霜 —— 不常见 10. 过了霜降收玉茭(玉米) —— 晚了三秋;
迟了;
晚了 11. 三九天吃冰棒 —— 寒了心 12. 干泥巴做元宵 —— 搓不圆;
没法做 13. 白露里的雨水 —— 到一处坏一处 14. 霜降后的蚂蚱 —— 蹦不了几天了 15. 包米面做元宵 —— 捏不到一块儿 16. 三九天谈心 —— 冷言冷语 17. 白露雨 —— 下一场;
少一场 18. 白露日子的雨 —— 到一处坏一处 19. 肉汤里煮元宵 —— 混(荤)蛋 20. 立夏的葡萄 —— 越结越多 21. 王小二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 22. 土地爷吃元宵 —— 吞不下去;
难吞难咽 23. 元宵掉进肉锅里 —— 说他 *** ,他还心里甜 24. 满天大雪飞舞 —— 天花乱坠 25. 立夏以后的烂毛笋 —— 直坏到骨节里 26. 十二月落大雪 —— 白天白地 27. 元宵掉进锅里 —— 说你是 *** 你心里更觉甜 28. 三伏天抓住一块冰 —— 透心的凉 29. 苞米面做元宵 —— 捏不到一块儿 30. 三九天桃花开 —— 罕见;
太离奇;
稀奇古怪 31. 三伏天吃冰块 —— 浑身清凉 32. 元宵滚进锅里 —— *** 一个 33. 三九天的叫花子 —— 又冷又饿 34. 夏至插秧 —— 晚了;
迟了 35. 财东过年 —— 拿肉堆 36. 茶壶煮元宵 —— 肚子里有吐不出来 37. 三九天种小麦 —— 不是时候 38. 三九天吃辣椒 —— 嘴辣心热 39. 糊涂锅里下元宵 —— *** 一锅粥 40. 过了白露的毒蛇 —— 躲进洞里 41. 三九天卖凉粉 —— 不识时务 42. 三九天不戴帽 —— 动动脑筋;
冻冻脑筋 43. 八月十五吃元宵 —— 与众不同 44. 三伏天的高梁苗 —— 节节往上升 45. 三伏天的芭蕉树 —— 大青叶 46. 大雪未化又打霜 —— 寒上加寒 47. 天吉里家过年 —— 等不得俩 48. 三伏天絮棉袄 —— 闲时预备忙时用 49. 过了惊蛰的蛇 —— 又爬出洞了 50. 小满里的热头 晚娘拳头 —— 早晚一顿 51. 柳条篮子摇元宵 —— 滚蛋 52. 儿童过年 —— 又吃又喝 53. 三伏天喝杯酸马奶 —— 痛快 54. 三伏天的冰块 —— 见不得阳光 55. 墨汁煮元宵 —— 漆黑一团;
一团漆黑 56. 元宵掉进糨糊盆 —— 糊涂蛋 57. 豆腐脑儿泡元宵 —— 日浓;
日能 58. 三伏天的狗 —— 喘不上气;
上气不接下气 59. 哑巴吃元宵 —— 肚里有数;
心里有数 60. 杨伯劳过年 —— 躲躲闪闪 61. 过年三十瞑嗯月娘 —— 无嗯望 62. 正月十五卖元宵 —— 抱成团 63. 大风卷小雪 —— 吹了 64. 晴天下大雪 —— 明明白白 65. 面汤锅里煮元宵 —— *** 一个 66. 三九天扇扇子 —— 心里有火 67. 霜降的蚊子 —— 没几天咬头 68. 三九天穿裙子 —— 美丽又动(冻)人 69. 惊蛰后的青竹蛇 —— 越来越凶 70. 小满里的热头 蛮娘的拳头 —— 早晚一顿 71. 清明前后 —— 点瓜种豆 72. 三九天葛萝卜 —— 冻勒心;
动了心 73. 元宵不叫元宵 —— 白玩;
白丸 74. 长白山的大雪 —— 满天飞 75. 三伏天穿棉袄 —— 里外发热 76. 王小六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 77. 半空里下大雪 —— 天花乱坠 78. 腊月的大雪 —— 铺天盖地 79. 叫花子过年 —— 穷讲究;
穷有穷打算 80. 惊蛰后的青竹索 —— 越来越凶 。
二十四节气的经典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经典歇后语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九天送皮袄 —— 暖人心 端午节划龙舟 —— 载歌载舞 月亮坝里点灯 —— 多此一举 娃娃过年 —— 真快活;
不操心;
光图吃;
只讲吃;
蹦得欢 孩子们过年 —— 常盼那一天 暑天下大雪 —— 少见;
少有 大年初一翻皇历 —— 头一回;
头一遭 三伏天的冰雹 —— 来者不善 月亮里的桂树 —— 高不可攀 秃子跟着月亮走 —— 借光 大年三十看皇历 —— 没日子啦 叫花子碰上大雪天 —— 饥寒交迫 元宵里裹爆竹 —— 糖衣炮弹 纸糊的月亮当太阳 —— 偷天换日 茶壶里下元宵 —— 只进不出 三十斤干饭没吃饱 —— 十足的饭桶 三十晚上吃年饭 —— 没外人 踩凳子够月亮 —— 差远了 山尖上摘月亮 —— 办不到;
没法办 月亮跟着太阳转 —— 沾光;
借光 三九天的`豆腐干 —— 冷冰冰,硬邦邦 初七八的月亮 —— 半边阴 大年初一逮兔子 —— 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 大年三十晚上熬稀饭 —— 年关难过 癞蛤蟆躲端午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晾衣竿钩月亮 —— 差天远 穷人逃债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年三十的案板 —— 借不得;
不得空 年三十夜的年糕 —— 人有我有;
你有我也有 三九天穿裙子 —— 美丽又动人 月亮地里晒谷子 —— 阴干;
将就天 小秃跟着月亮走 —— 谁也不沾谁的光 天上的月亮 —— 看得见,摸不着 对着月亮攀谈 —— 空话连篇 大年初一看历书 —— 日子长着哩 过年敲锅盖 —— 穷得丁当响 过年吃团圆饭 —— 济济一堂 大年初一见于面 —— 尽说好话 大年初一贴福字 —— 吉庆有余 端午节后布谷叫 —— 过时啦 肉锅里煮元宵 —— 浑蛋 竹竿打月亮 —— 挨不上 三伏天喝凉茶 —— 正是时候 大年初一早上见面 —— 你好我也好 三伏天的爆竹 —— 一碰就炸 年三十夜拨算盘 —— 满打满算 三伏天的冰块 —— 见不得阳光 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 —— 一成不变。